|||
目睹蓟城纪念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月29日发布
三个月前,老吕为怀念刚刚离世的黄宗汉学术文化老人,准备写篇的文章,涉及他对北京宣南文化的提倡和重视,看到本世纪初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出版的几本《兰台参阅》杂志增刊号,封面是纪念北京建城标识物《蓟城纪念柱》,耸立在广安门滨河公园北侧,初建于1995年10月,扩建于2002年1月,侯仁之先生专门撰文《北京建都记》。
我们生活在北京已经60年,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建都的标识物,心里很是不安,希望有机会来这里看个究竟。
正好今天我来在大观园南门附近的中国铁路出版社办事,老吕则来大观园,巧遇小雪难得看到雪景。午饭后我们一起来到附近的在广安门滨河公园北侧看纪念北京建城标识物《蓟城纪念柱》。到铁道出版社办事的李炬先生和陪同老吕的大观园徐菊英女史也一同前往。起先我们很快找到了金中都宫殿旧址,但是问了多位路人并不知道这《蓟城纪念柱》在那里,一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告诉我们在金中都宫殿旧址北面过三座桥的北端。有点路,可再坐车去找更不方便,于是漫步半个小多时光景终于找到,路标上并未写明是《蓟城纪念柱》,而是什么“蓟碑霞蔚”。这蓟城纪念柱,作为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位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下面的照片5张,今天下午2:30拍摄于蓟城纪念柱》现场。
1,
2,
3,
4,
5,
********************************************
北京城之营城建都,历史典故逸趣横生(2014.10.16)
海阔凭鱼跃(济南)2014-10-17 18:24:16
643
【北京建城始末】
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封周宗室召公于北燕;后来燕候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所有从西周到春秋时代,北京都一直叫蓟城。
从晋朝开始,北京改名叫幽州,现在保存的最早寺院潭拓寺就始建于晋朝。
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吞并燕云十六周后即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因为其陪都建立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又叫“燕京”。这一时期皇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现位于宣武区的天宁寺塔正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并将燕京更名为“中都”。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参照北宋汴京城的规制,除北城垣未动之外,东、西、南三面均加以扩大,略呈正方形。中都的皇城是在辽南京(燕京)城内的子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金中都大安殿的遗址就位于今广安门滨河路的金中都宫殿纪念阙下。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燕京,并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了元大都。元大都城的城市规划恪守传统儒家的的都城设计方案和《周礼·考工记》提出的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元大都的皇城,坐落在都城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宫城和御苑。西岸建有隆福宫和兴圣宫,以及西苑等。太液池中,另有两组建筑群,一是万岁山上以广寒殿为主体宫殿,二是建在瀛洲上的仪天殿也就是今天团城的位置。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从全城看来呈“凸”字形。是以一条纵贯南北,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之北的钟鼓楼则是着条中轴线的终点。此时的北京城分内城、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位于内城之中)。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
清代沿用了明代的内外城和皇成及紫禁城,位置没有变动.只是外城的广宁门与清道光的名字约宁,“宁”字犯讳,所以把广宁门改为广安门. 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北京城之营城建都,历史典故逸趣横生。主要的历史典故和趣味故事可以罗列如下:
1、【白云蓟丘】
2、【蓟碑霞蔚】
3、【蓟门飞雨】
4、【木樨鱼趣】
5、【铜阙微澜】
6、【蓟门烟树】
7、【石幢燕墩】
8、【天宁塔影】
1、【白云蓟丘】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北魏大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如下描述:“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郦道元更加明确指出,这座古老城市就以蓟丘来命名,蓟丘位置在城西北角。一个城市竟以长满蓟的土丘定名。说它在“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是后世人把元大都当成了蓟城,造成错指。
实际上,蓟丘在今白云观以西、会城门东南一带(古蓟城之西北隅)。
又如我国著名书法家、清华大学中文语言系教授韩家鳌先生《晚志》所云:
儿时嬉闹浦江边,
壮岁追梦蓟山前。
老去犹贪秋日好,
敢将衰朽对残年?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作诗《轩辕台》里描述蓟丘的诗句,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2、【蓟碑霞蔚】
蓟城纪念柱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位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北京建城记》全文: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载,孔子授徒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在蓟之西南约百里。春秋时期,燕并蓟,移治蓟城。蓟城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地近华北大平原北端,系中原与塞上来往交通之枢纽。
3、【蓟门飞雨】
蓟门飞雨石碑坐落在茂林居小区里,中国水科院南院。
据考证,蓟门位于大约当今宣武门外大街西侧一带。垂直“南行约一里”便进了牛街北口,蓟门在古燕都城中靠近大悲阁。据《析津志》载:“蓟门在古燕都城中,今大悲阁,南行约一里,基枕其街盖古迹尔”。辽圣宗因避雨曾入大悲阁,因改名圣恩寺,成为“蓟门飞雨”的来源。后来,大悲阁圮废,蓟门地名也不存在了。
明代,姚广孝曾作《蓟门行》:“云树依依接远邱,
时来飞雨洒征裘;
不知铜马坊何在?
惟见桑干水自流”。
李东阳也有《蓟门作》:“蓟门城外访遗踪,
树色烟光远更重;
飞雨过时青未了,
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
望断西村有数峰;
坐久不知迟日暮,
隔溪僧寺午时钟。”
诗中所叙蓟门景色仍在金中都城中,但其景名逐渐由“蓟门飞雨”演变为“蓟门烟树”。
4、【木樨鱼趣】
5、【铜阙微澜】
6、【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但此处并非蓟门。汉代以后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已无非议,那为何又称此处为蓟门呢?《水经注》说:"蓟城西北隅有蓟丘",指的当是原白云观处之土丘。邹说:"蓟门在旧城西北隅",把"旧城"误解了,其实应指金中都(元大都建成后,称金中都为旧城)。明代的《长安客话》索性说:"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丘。"显然是错误了。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以此为依据,故把"蓟门烟树"碑立在这里。《八景图》记说:"门之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漂渺,游人行旅,往来其中,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最早见于唐代大历年间诗人李益,生前在客游燕赵期间,曾有题为《秦城》的七绝一首,诗云:“惆怅秦城送独归,
蓟门烟树远依依。
秋空莫射南来雁,
纵遗乘风更北飞”。
诗中“秦城”,地在京城南宝坻县南十里,传为“秦始皇所筑”故名。诗中说的“蓟门”,当时指的唐时幽州藩镇城,亦后来辽金故都城之前身。不过在金中都城中,则又真有称为“蓟门”的一处地方。《金史》记: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世宗对臣下说:“朕前诣兴庆宫,有司请由蓟门,朕恐妨市民生业,特从他道”。可见当时的蓟门是个繁华所在。
清代,乾隆皇帝好古,寻访古迹,指元大都西墙残门为蓟门。写诗:
“苍茫树色望中浮,
十里轻阴接蓟邱,
垂柳依依村舍隐,
新苗漠漠水田稠。
青葱四合莺留语,
空翠连天雁远游。
南望帝京佳气绕,
五云飞护凤凰楼”。
乾隆写了诗还觉不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碑于此,并在碑后赋诗:“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填入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它确切地描述了蓟门当时盛况。其实,历史上的蓟门不在元大都西城墙北部(今学院路西侧土城),而是在今宣武区界内的原金中都城中,今之“蓟门烟树”不过是借题发挥。为了后人怀古之情,1949年后,据史料和乾隆的诗,在学院路西侧土城又建起雄伟壮观的城门和碑台,蓟门烟树碑重新高高耸立;修造古朴典雅的楼、馆、廊、青砖灰瓦,别具风采,种植了花木草坪,再现“芳树重重拥蓟门,苍茫烟翠满郊原”的景色。
7、【石幢燕墩】
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铁路桥南侧。始建于元代,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燕墩上竖有清乾隆皇帝御制碑一座,是北京著名碑刻之一。
清代杨静山的《燕墩》诗中有云:“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这一景是民间燕京八景中还存在的一景,实属罕见。
8、【天宁塔影】
http://360.mafengwo.cn/travels/info_weibo.php?id=321705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