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1月2日发布
值此《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并出版了《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号。本月21日将举行“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庆典暨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会。
这里发布的是《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的提要,以飨读者。
刊名: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
主编: 赵建忠
出版发行: 百花文艺出版社
印刷: 天津方正汇智彩色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选题策划:任少东
责任编辑: 刘开盈
装帧设计:王欣
开本: 880 X 1230毫米 1/32
字数: 384000
印张: 15
版次: 2013年8月第一版
印次: 2013年8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 36元
页码: 471页
ISBN: 978-7-5306-6347-9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号目录
前言 ┅┅┅┅┅┅┅┅┅┅┅┅┅┅┅┅┅┅┅┅┅┅┅┅┅┅┅┅┅┅┅本刊编辑部/1
天津红学历史成果选载
雪芹赋赞 ┅┅┅┅┅┅┅┅┅┅┅┅┅┅┅┅┅┅┅┅┅┅┅┅┅┅┅┅┅┅┅┅周汝昌 /5
理论·探索
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谈到《红楼梦》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 叶嘉莹/7
“第三种悲剧说”与“典型人物论”辨析——读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引发的思考┅赵利民/32
《红楼梦》脂评中“囫囵语”说的理论意义 ┅┅┅┅┅┅┅┅┅┅┅┅┅┅┅┅┅┅陈 洪/39
脂评中的情理观念 ┅┅┅┅┅┅┅┅┅┅┅┅┅┅┅┅┅┅┅┅┅┅┅┅┅┅┅┅孟昭连/48
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 一个学术史的分析 ┅┅┅┅┅┅┅┅┅┅┅┅┅余英时/61
红学的“学”:典范论与参考系——谈余英时红学观点的学术背景与视角┅┅┅┅┅周 义/82
红学流派的冲突对垒与磨合重构——兼评余英时红学观点的价值及负面影响┅┅┅赵建忠/91
热点·争鸣
欧阳健等著《红学百年风云录》序言┅┅┅┅┅┅┅┅┅┅┅┅┅┅┅┅┅┅┅┅┅朱一玄/114
与刘心武争鸣的态度、原则和意义 ┅┅ ┅┅┅┅┅┅┅┅┅┅┅┅┅┅┅┅┅ 郑铁生/117
“家族累积说”:《红楼梦》作者的新命题——由“土默热红学”引发的思考┅┅┅ 赵建忠/133
李少红重拍“红楼”质疑———答《今晚报》记者问┅┅┅┅┅┅┅┅┅┅┅┅┅┅张春生/145
文本·解读
追寻心灵文本——解读《红楼梦》的一种策略┅┅┅┅┅┅┅┅┅┅┅┅┅┅┅┅┅宁宗一/150
《红楼梦》文学语言论┅┅┅┅┅┅┅┅┅┅┅┅┅┅┅┅┅┅┅┅┅┅┅┅┅┅┅滕 云/159
《红楼梦》打破传统写法了吗?┅┅┅┅┅┅┅┅┅┅┅┅┅┅┅┅┅┅┅┅┅┅┅鲁德才/187
《红楼梦》中的隐线脉络┅┅┅┅┅┅┅┅┅┅┅┅┅┅┅┅┅┅┅┅┅┅┅┅┅┅汪道伦/197
论《红楼梦》叙述分层的作用及对晚清小说的影响┅┅┅┅┅┅┅┅┅┅┅┅┅┅宋常立/215
《红楼梦》后四十回叙事的意脉┅┅┅┅┅┅┅┅┅┅┅┅┅┅┅┅┅┅┅┅┅┅郑铁生/221
景不盈尺游目无穷——从金钏儿事件看《红楼梦》艺术构思┅┅┅┅┅┅┅┅┅ 李厚基/233
论黛玉的觉醒和宝玉的蛰眠——从宝黛诗文创作看宝黛形象的差异┅┅┅┅┅┅┅林乃初/245
曹操与王熙凤——关于典型形态问题的一个侧面┅┅┅┅┅┅┅┅┅┅┅┅┅┅┅罗德荣/261
闺阁风云:浅论《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继室┅┅┅┅┅┅┅┅┅┅┅┅┅┅┅┅付善明/273
抄检大观园初探┅┅┅┅┅┅┅┅┅┅┅┅┅┅┅┅┅┅┅┅┅┅┅┅┅┅┅┅┅任少东/280
论关于《红楼梦》的散曲┅┅┅┅┅┅┅┅┅┅┅┅┅┅┅┅┅┅┅┅┅┅┅┅┅门 岿/298
文献·钩沉
苕溪渔隐所见《石头记》旧抄本初探┅┅┅┅┅┅┅┅┅┅┅┅┅┅┅┅┅┅┅ 任少东/304
俞平伯致周作人谈《红楼梦》书札考评┅┅┅┅┅┅┅┅┅┅┅┅┅┅┅┅┅┅┅孙玉蓉/320
新发现程伟元诗一首┅┅┅┅┅┅┅┅┅┅┅┅┅┅┅┅┅┅┅┅┅┅┅┅┅┅┅林 骅/327
新发现明义书札与曹寅墨迹┅┅┅┅┅┅┅┅┅┅┅┅┅┅┅┅┅┅┅┅刘光启、云希正/329
《石头记》“庚寅本”购藏、鉴定及来源调查等情况说明┅┅┅┅┅┅┅┅┅┅┅┅王 超/334
译介·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英译(节选)┅┅┅┅┅┅┅┅┅┅┅┅┅┅┅┅┅┅┅杨宪益戴乃迭/338
永恒的困惑——走向世界的《红楼梦》┅┅┅┅┅┅┅┅┅┅┅┅┅┅┅┅┅┅┅宁宗一/349
《红楼梦》研究的主题学视角 ┅┅┅┅┅┅┅┅┅┅┅┅┅┅┅┅┅┅┅┅┅┅┅ 孟昭毅/359
《红楼梦》与后现代主义┅┅┅┅┅┅┅┅┅┅┅┅┅┅┅┅┅┅┅┅┅┅┅┅┅曾艳兵/366
津沽文化
津沽文化概说┅┅┅┅┅┅┅┅┅┅┅┅┅┅┅┅┅┅┅┅┅┅┅┅┅┅┅┅┅┅林骅 /381
“水,阴次之,则曰妃” ——从封号看妈祖信仰的产生与演进 ┅┅┅┅┅┅┅ 吴裕成/388
从大罗天到沈阳道——近百年天津古玩市场变迁 ┅┅┅┅┅┅┅┅┅┅罗文华/397
与天津有关的几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述 ┅┅┅┅┅┅┅┅┅┅┅┅┅┅王振良405
清初天津诗人王瑛与曹寅交游初考 ┅┅┅┅┅┅┅┅┅┅┅┅┅┅┅┅┅宋 健/415
近代中韩交流史上的天津 ┅┅┅┅┅┅┅┅┅┅┅┅┅┅┅┅┅┅┅┅┅┅林海清/426
天津红学机构及研究情况介绍
天津红楼梦学会(附:天津“红学人物”)┅┅┅┅┅┅┅┅┅┅┅┅┅┅秦基琛整理/434
周汝昌红楼梦学术馆┅┅┅┅┅┅┅┅┅┅┅┅┅┅┅┅┅┅┅┅┅┅┅┅┅ 周贵麟/453
天津南市街红学会┅┅┅┅┅┅┅┅┅┅┅┅┅┅┅┅┅┅┅┅┅┅┅┅┅┅┅ 石敏/455
天津水西庄学会的红学研究┅┅┅┅┅┅┅┅┅┅┅┅┅┅┅┅┅┅┅┅┅┅ 韩吉辰/459
天津连喜葫芦基地穆彪创作的《红楼梦》作品 孟昭连/470
扉页:《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编辑委员会
前言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几所高等院校著名学者引领下的“天津红楼梦文化学会”便是一支活跃的学术团队。他们虽名之《红楼梦》研究,但却跨越中心,旁及津沽文化,聚拢了一大批新闻、出版、美术、工艺诸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究其实,是为重建天津文化脚踏实地地做点事。
古人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
文化的前驱、后学的努力,都自觉不自觉地在“积德”的道路上行进。当然,历史告诉我们,思想的自觉依然是具有关键作用的。新思想的启蒙者、传播者严复使天津文学第一次站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前列;维新派文学革新的主将梁启超著述“饮冰室”,名扬四海,功垂一世;辉耀桑梓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卓越的现代教育家张伯苓,把话剧艺术引进中国,首创津门,活跃南开。时代推移,薪火不断,今天又有一批同道者重新聚合,再张旗鼓,创立“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同时创办《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作为会刊。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天津红学及文化研究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举措。
天津是一个多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学者概括为雅文化、俗文化、洋文化。“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的地缘优势使之然也。自北京定都,便拱卫京畿,沟通南北漕运、海运,形成“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的地理人文环境。盐商率先建造“水西庄”,吸引南北学人,聚揽当代名士。随着近代工业在天津率先兴起,社会百流,五方杂处,市民群体,生计奔波劳碌之余,娱乐身心,繁荣了通俗小说、戏剧、曲艺;现代教育和报业两大支柱产业,加速了天津向现代化的转型,拓展了津沽文化。
前贤为重建中国的新文化甘于寂寞、献身于学术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人的追求。新建的“天津红楼梦研究会”将遵循孔子教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远离浮躁,远离名利,洗刷贫困的思想,摒弃人为的炒作,为天津文化的繁荣发展默默地耕耘。
创办“《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的目的是以文会友,不忘老学者,结识新文友。“不遇亲者而谀之,不遇疏者而略之”。
“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坚持百家争鸣,发扬清新学风;倡导严谨创新,鼓励多元研究。“学刊”以学术为鹘,唯有求新,才能进步。因此,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的发现与传播是“学刊”之要义。同时,津沽文史的笔墨也会丰满版面,先睹学人。
适逢盛世,有为今日。《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将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愿诸同仁共同打造,奋力前行!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本刊编辑部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编辑委员会
学术顾问
宁宗一 陈 洪 鲁德才 滕 云 冯尔康
林 骅 孟昭毅 乔以钢 沈立岩 赵利民
主 编
赵建忠(法人代表)
栏目执行主编
任少东(红学文献)
郑铁生(红楼文本)
吴裕成(民俗文化)
罗文华(文物古迹)
王振良(图书典藏)
何树青(学人觅影)
编辑部主任
任少东(兼)
编辑部地址
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文学院(邮编:300387)
电子邮箱:tjsdzjz@163.com 联系电话:13920420904
主 办
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
照片14张,取自该书,另一张取自文艺报版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红学与津沽文化研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年10月18日09:53 来源:中国作家网侯新宇
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号。该刊由红学专家赵建忠任主编,同时聘请天津资深学者为学术顾问,由红学、民俗、文物、图书古籍等专家组成编委会。《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的面世,为红学和津沽文化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研讨的平台,也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红学与津沽文化的窗口。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号主要选载了当代天津学人的红学成果。“天津学人”既指天津出生或籍贯是天津的红学研究者,也包括长期在津工作的红学研究者。该刊还选用了周汝昌的《雪芹赋赞》,随文书影“借玉通灵存翰墨 为芹辛苦见平生”系其墨迹,正是他为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奋斗一生的真实概括。此外,长期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叶嘉莹,其论文系统评析了王国维红学的得失,在红学界深有影响,赵利民的论文也是针对王国维红学而发,主要对学界“误读”的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观点进行了重新阐释。陈洪的论文则从古代小说批评发展史的角度,论证了脂评中“囫囵语”的理论意义。还有出生在天津的美籍华裔学人余英时的论文《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曾在红学界产生很大反响。赵建忠从红学流派的“冲突”与“磨合”角度立论,在肯定余英时论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南开大学朱一玄论文是为欧阳健等人所著《红学百年风云录》作序,表现出对不同观点兼容的胸怀。郑铁生的论文系其专著《刘心武红学之疑》“自序”部分,属于红学“热点”问题,这方面还有张春生针对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论文。在文本方面,滕云系统探讨了《红楼梦》的语言现象。鲁德才先生分别从《红楼梦》“叙事人称选择的困惑”、“因果循环结构模式的因袭与突破”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汪道伦先生的论文对《红楼梦》的“隐线脉络”进行了研究。《红楼梦》人物分析方面,李厚基透过金钏儿这个“小人物”,进入《红楼梦》的整体宏观艺术构思。任少东的论文《苕溪渔隐所见石头记旧抄本初探》,对《痴人说梦》所记《石头记》旧抄本进行了深入考辨。《石头记》“庚寅本”近期在红学界引发热议,其购藏者王超在论文中描述了发现经过及文物专家、红学专家鉴定情况。宁宗一的论文指出:《红楼梦》的哲理内涵既概括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同时我们也会从世界各民族读者中听到这种对人类呼唤心灵自由的共同声音。孟昭毅的论文认为《红楼梦》的主题与“失乐园”相关,从历史的长河、从社会的发展分析看,这样的主题具有某种永恒性。曾艳兵的论文指出《红楼梦》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后,进而与“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关联起来,对类似文学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说,《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号虽然只是选择了当代天津学人的红学成果,但仍然可以窥测到中国百年红学的发展,以及当代《红楼梦》研究已达到的高度。尤其是几篇探讨红学发展的论文,思想交锋激烈,启人深思。
《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还特开辟“津沽文化”专栏。林骅的论文对津沽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出相应评价,指出天津在短短的几百年中由一个小码头迅速崛起为全国大城市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三个层面的文化:一是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雅文化;二是随着近代开阜而带来的洋文化,即所谓租界文化;三是为了迎合五方杂处的广大市民阶层而形成的俗文化,即所谓码头文化。论文还探讨了这三种文化与中国近代文学、文化的关系。此外,吴裕成的论文从妈祖称号的视角,对妈祖信仰的产生与演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他指出妈祖崇拜的历程既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又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津还被海内外收藏家誉为“聚宝盆”,古玩旧物的收藏和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改革开放后,天津成为各种收藏品跨地域交流的中心,是全世界中国古代金铜造像的集散中心,是中国玉器、古典家具重要的集散中心,还是各地新旧工艺品的重要集散地和经销窗口。罗文华的论文《从大罗天到沈阳道》,系统梳理了近百年天津古玩市场的变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10-18/178017.html
(原载文艺报2013年10月18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