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遗落民间的文献

已有 2896 次阅读 2013-6-13 17:3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文献, 遗落民间, 解放区编小学, 《国语》课本

遗落民间的文献

 ——一册解放区编小学《国语》课本

 

推荐周先慎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613发布

 

《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05日 第14 版刊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周先慎教授撰写的评论文章《遗落民间的文献——一册解放区编小学《国语》课本》

 文中称杜春耕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红楼梦》文献研究家和收藏家,但他所注目的范围却大大超出红学研究领域。几年前,我们一起在大同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出去淘宝,在古旧书摊上购回来一册单薄而又破旧的1948年解放区编印的初级《国语》课本。”“这本薄薄的小书从内容到形式确是很有特色,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照片三张。

 ***************************8888888遗落民间的文献——一册解放区编小学《国语》课本

周先慎中华读书报》(20130605  14 版)

   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观察和认识某些事物时常常是别具眼光。一张日常购物的流水账单,过了50年,当事人在清理旧物时很可能当作废纸扔掉,但历史学家却会将它看作是考察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生活和人民生存状态的珍贵史料;一本不起眼的旧书,时过境迁,文献学家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出蕴藏其中的文献价值。

   杜春耕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红楼梦》文献研究家和收藏家,但他所注目的范围却大大超出红学研究领域。几年前,我们一起在大同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出去“淘宝”,在古旧书摊上购回来一册单薄而又破旧的1948年解放区编印的初级《国语》课本。我大致翻阅了一下,随口说:“这书编得很有特色,可以写一篇文章来介绍。”春耕先生说:“这任务就交给你吧。”在会后他果然很快就将全书复印件给了我。不觉过去很长时间,我虽领命而迟迟未能践约;但朋友的嘱托没有兑现,在我始终是桩放不下的心事。既然时时惦记这件事,就抽时间将这册复印件重读一遍。读完以后,觉得这本薄薄的小书从内容到形式确是很有特色,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这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组织编写的供初小一至四年级使用的《国语》课本,全套八册,这是其中第四册,是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用书。书的纸质很差,学生学习时批注在书眉上的毛笔字都浸透到反面。封面已破损脱落,是用小学生习字的废纸重新粘糊起来的。但是,战时经济生活的艰苦所带来的课本印制的粗陋,却丝毫也不能掩盖它内容的精粹和编排的精心。

   翻看这书的内容,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课本里讲到的事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生活于解放区的农村孩子们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所关心的、愿意知道也是应该知道的。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内容。有关于生产和生活常识方面的:如讲怎样锄草、沤肥,讲气候与庄稼的关系,讲铁锈是怎样形成的等等;还有讲卫生,做大扫除,消灭苍蝇、虱子、臭虫和跳蚤以及有病要相信医生等。也有关于学习和学校生活方面的:如讲家庭负担重的孩子们如何组织牧童识字组,家里卖饼子的孩子如何一边卖饼子一边在沙盘里练习写字和算账;还有讲小学生演剧以及如何利用礼拜天帮助军属干活等等。当然也有关于政治时事方面的:如介绍当地的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讲青年民兵参战立功,青年工人努力生产支援前线以及表扬儿童团智捉俘虏等等。

   课文中唯一称得上大题目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也不是讲空洞抽象的大道理,而是结合当时正进行的解放战争形势来讲解,浅显明白,易为孩子接受。总之,书里讲到的内容具体生动,都是孩子们的身边事、心里事和希望知道的事,不仅能使孩子们从中学到许多生字和词汇,增长许多知识,而且还因为有情有景而成为他们以童稚眼光观察生活和认识社会的窗口。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是这册《国语》课本最鲜明的特色。在《编者的话》中,第一条就说明本书是按春季始业编辑,内容尽量求得与季节适应,但因边区幅员广阔,各地农时先后相差很大,教师使用时应因时因地加以变通。连这样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足见编者对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不仅非常自觉,而且是全面贯彻的。

   应该说,在选择课文内容时,一般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不难做到。但本书编者还有更为重要也是难能可贵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出发,联系他们生活的实际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语文工具。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编写语文教材也具有启发意义。

   国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增长学生知识和富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但国语课毕竟不是科学常识课、政治课,也不是道德教育课。语文只是一种工具,语文课(特别是小学生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多识字,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并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看看这册书的内容设计和练习的编排,编者在这方面确实花费了许多心思。课文中有在农村非常实用的领条、收据、日记、书信和记账等文字形式。相应地在练习中就安排了有关的作业,如:“一、写一个向村政府领十张油光纸的领条。二、写一个收到县政府送来五斗米的收据。”在练习中还有特列的一些强调实践的项目,如“谁会讲?讲一讲”,是让学生用一些新学的词或表达方式来讲话的。还有一个项目干脆就叫“做”,做什么呢?试看练习三中“做”一项所列的两条:“一、利用星期日帮助军属秋收。二、试记一记帐。”“做”就是让学生实践,前一条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践,后一条既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践,也是掌握语文工具的写作实践。练习六中“做”所列的两条是:“一、把三十五、三十六两课的内容(相信医生,破除迷信)讲给村里人听。二、做一个寒假生产计划并把它写出来。”都是生活中实际运用语文(口头的或文字的)的实践活动。可以肯定地说,实践性,由于增强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血肉联系,必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编者还尽量地注意到了课文内容和编排上的趣味性。在编排上,每一页在课文下面单划一栏,列出该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在全书的最后,再按笔划的多少列出全册的生字,便于学生复习和检索。有的课文还在上部或下部配有插图,做到图文并茂。

   这册课本使用的效果如何,我们无法得知,但阅读感受告诉我,实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直到今天也还应该是我们编写初级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同时,因为它贴近生活,因而也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书中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我们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战争条件下解放区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充满生气。

   这是一份遗落在民间的文献,是教育的文献,也是历史的文献。类似的不具有“文献面貌”而实际上却具有文献价值的文献在民间一定还有不少。这是值得我们用心去搜集和研究的。

1,

2,

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99156.html

上一篇:101岁学术老人刘绪贻撰文痛悼任东来教授
下一篇:修錶纪
收藏 IP: 221.194.157.*|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