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招生规划和研究生就业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7月19日发布
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都是不包分配的,但是他们的规划确是指令性的,而且一般都是扩招的多,尤其是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是分配到院校,落实到导师人头上的,而院校和导师并不承担管分配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导师越招越多,越多分配越难的情况就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院校认的是名导而不认社会需求,名导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方向和社会需求并不一致,加上名导的指导时间远不达标,那种上大课式的指导、限定见面谈话“一刻钟”,社会兼职和学校兼职过多,导致甚至不认识研究生、一个导师三年指导在读研究生几十名,论文答辩在“农忙时间”和热中于“友情”答辩委员会,您想这样的质量有保障吗?搞得不好,导师名气越大,却越不好好指导的情况出现不足为奇了。
**********************
中国青年报: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并不奇怪
2012年07月18日 07:14:5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研究生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已经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中国之声”7月16日)
对于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读研既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也是一种“曲线就业”方式。但现实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业筹码增加了,就业反而愈发困难了,就业“曲线”越绕越远。这种现象看上去有些奇怪,略加分析又在情理之中。
其一,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终究是平凡的工作岗位远多于高端的工作岗位,社会对普通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于是我们看到,不仅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硕士生,而且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同时还看到,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却是各地都面临着“民工荒”。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依次递减,都是基于同一个道理:工作岗位越高端,所需就业人数越少。
其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太让人不放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问题,但情况不仅没有改观,反而变得越来越糟。人们通常用“一把茶壶九只杯子”来形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其实这是几年前的情况,现在何止“九只杯子”。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看上去多读了几年书,实际上只是多上了一年半载的课,然后就东拼西凑地写论文、东奔西走地找工作,如此,很多研究生的学识、能力并不比本科生强多少。笔者就曾遇到一名新闻专业的博士生,让他写一篇时评,不会写;让他编一篇时评,编不好。说起新闻理论来确实头头是道,可是你应聘的单位不是新闻研究所啊。
其三,对于研究生来说,辛辛苦苦多读了几年书,怀里揣着硕士、博士文凭,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值自然较高,但基于前述两点原因,结果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本科生就业更容易放下身段,自知学历不高,没资格挑三拣四,他们更愿意找个工作先干着。有些研究生则以高层次人才自诩,不肯随便“屈就”。而对用人单位来说,招用研究生不仅要支付更高的薪资,而且觉得研究生的工作热情、可塑性反而不如本科生,当某项工作本科生即可胜任,何必要招研究生呢?
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虽然并不奇怪,但不等于说这种现象正常合理,它更像是一记警钟:一方面,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太大了,与其把宝贵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投入到研究生教育,不如多投入到基础教育中去;另一方面,高校要有责任感,要对学生负责,不能为了自己的排名盲目扩招,把那么多学生招进来又无力好好培养他们,让他耗费三年青春时光却又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对教育不负责任。(晏扬)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7/18/c_112461186.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