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盘点2006年——在美国一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2005年12月9日-2006

已有 2657 次阅读 2012-2-20 10: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活, 美国, 2006年, 工作经历

盘点2006——在美国一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2005129-200612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220发布

 

(:本文说的是六年前的在美一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在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61201首发,现在博客上发布)

2006
年美国行将结束。这一年正是我们两人跨入人生七十之年。来到美国第三次和子女团聚,看到子女在美国奋斗不息,与时俱进,颇感欣慰。和2003-2004年那次美国之行相比,这次孩子又搬了房子、添了儿子、换了位置、买了车子、多了票子,可谓锦上添花,阖家欢乐。2005年底正逢老伴的叔母90大寿,我们专程到北加州的硅谷库比蒂诺和老人团聚半个月,在那里和堂弟妹们朝夕相处,亲人情意浓重。

20051222我们从加州来到康州丹伯里市的里奇伯里丘社区新宅,孩子则是129刚从纽约州威郡的索默斯镇胜古山庄搬来这里的,这个新社区和原来的胜古山庄不同,那里是美国老年白人的乐园,很少华裔,也极少婴幼儿,显得生气欠佳。而这里则大都是人到中年的中产家庭,亚裔(华裔和印度裔)、西裔占合2/5
左右,有许多的婴幼儿和青少年,充满生机,可谓儿童的天堂、成年的战场和老年人的家园。我们的左邻是大陆华人国际婚姻家庭(女婿是美国白人),右邻是印度裔家庭,前面一家是美国白人家庭,后面一家是西裔家庭,对马路一家是来自广东台山的ABC家庭,在不到100户的社区中十分典型地反映了社区的多民族团聚的和谐生活。平时偶尔有机会出来散步活动除草或扫雪时聊天拉家常,谈到各自来源国的生活习性。在社区的10家华人家庭更是联系频繁,这里有来自北京、上海、河北、福建、湖北、台湾等地的华人,有和子女住在一起的绿卡持有者,有每年来半到一年照顾第三代的老人,也有个别专门雇佣的驻家保母,华人间仅仅参与婴幼儿的生日聚会一年中就有五次之多,在这里的生活体验对于深入我了解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尤其是华裔新移民的新变化很有帮助。

美国的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生活在这里社区里也体验了美国的社会日常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医药卫生,文化教育,节假日活动等等。在这个环境质量上乘的地区,我每天早起(冬6点夏5点半)晚睡(11点半到12点半),午休一个小时左右,却从未生病,每天坚持户外散步近一个小时呼吸户外优质空气,而从事吸尘等家务劳动及除草扫雪养花种菜等户外活动,对身体保健大有裨益。在这里有时间练习孙子兵法,虽然谈不上精深,但因练得多了观察细微了,会有着自己的独到体悟,对于兼收美中两国的教育理念,摸索适合两个小外孙特点的婴幼儿教育法,体验婴幼儿心理学和护理学,沟通三代人的情感都有了新的感受。

在美国,对于祖国大陆的一般信息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及和国内亲友电话沟通,了解的信息并不亚于国内,因为美国的资源信息渠道多元化对于信息的独立判断颇有帮助,这是在美国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获得多元信息资源的最大优势,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不可否认各国的信息媒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判断,美国也不例外,但是在信息多元化和资源共享方面美国的优势是明显的,我说的不仅是英语信息同样包括华文信息,因为在这里可以自由地获得来自香港、台湾、美国各地的华文华语信息,并不需要向政府申请登记受到严格控制。在这里不是通过限制用户收看而是通过观众和读者自由获取资源信息的自我判断。对于学者来说,获取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会对我们的学术判断带来困扰。


我在《学术边缘化和边缘化后的学术——一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一文中提到:近三年的对美国的观察,使我对于新世纪的美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深入研究克林顿、布什总统任期的内外政策增加了很多感性认识和积累了相应的资料。同1991-1992年间来美国学术访问相比,这三次美国之行的身份和视角不同,观察更加务实,也更加容有助于了解一个真美国。(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20061028

2006
年在美国东部期间,我们南下佛罗里达奥兰多游览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迪斯尼乐园,北上密执安州底特律参观世界闻名的汽车城,我们还在密执安州的Lake Orion 、马萨诸塞州的North Adams等地和我的已在美国20来年的80年代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的美国史研究生相聚,促膝长谈,对于深入了解改革后来到新美国的新一代留学生的艰辛和欢乐大有帮助。此外,我们还专程参加在麻州北斯普林菲尔德举办的Big-E(商品博览会),几上纽约大都会,五进百事可乐总部雕塑园,几十次往返怀特普莱斯市和丹伯里市,参观丹伯里铁路博物馆、出席西康州华联会春节联欢晚会、走访丹伯里公共图书馆,再上庄严寺,去附近大MALL采购商品,去农场采集苹果,去畜牧场参观动物饲养,去幼儿园参观访问,偶尔也应邀去教会活动了解华人教会生活,结识新朋友等。我们还接待来自大陆和美国各地的朋友们,一年中生活节奏既紧张又轻松,既很有意义又极个性化,正是由于退休才有充分的时间和老伴朝夕相处,和女儿外孙有更多的共同生活机会,这种天伦之乐兴许是某些尚未退休的学者教师们所少有的。

作为已经边缘化的退休教师,已经多年没有官方的立项学术研究任务,但是却做了一些和学术研究和普及学术相关的工作。笔者在前文中说过:对于被边缘化了的学者而言,需面对现实,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保的良好心态,岗位变了,角色换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变,学术创新,教育奉献不变。”“更换了一个角色,从被管理教学、量化研究所左右,转向独立自主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由必然转向自由,可以说由被边缘化的学术转向了边缘化后的学术。这些年来,笔者对于这种边缘化后学术有着自己的欢乐,回顾退休这几年才是自己真正学术独立而自由的几年,做自己喜爱的事,写自己喜爱的书和文章,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课题,过着自己喜爱的生活,交往自己喜爱结交的朋友,评论自己关注的话题。

2005
12月初临出国前应出版方的要求接受编著大型历史画册的任务,不得已推迟了原定的研究计划,2006年在美国集中精力夜以继日地进行资料收集和编撰《沉默的道钉》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册,这是全部在网上收集资料研究构思和编著的,对我来说也开拓了一种新的知识性、可读性、学术性兼顾的写作思路,把学术研究和历史普及有机结合起来,现在画册已经由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月分别以中英文两个版本正式出版面世(售价中文版人民币150元,英文版人民币220元),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2006
年笔者继续倾注精力办好学术交流网,除了技术原因外保持每天不间断地发布新信息。20051296累计登陆人次为1097765人次,累计发布文章和信息16567份(篇),到20061216累计登陆人次为2690100人次,累计发布文章和信息20402份(篇),就是说,一年中累计登陆人次为超过160万人次,平均每天登陆人次为4500人次左右,和前三年半的情况相比登陆人次大幅度增加了。需要说明的是学术交流网虽然开放但并非自由论坛,网友并不能在网上任意跟贴评论,这样的学术性网站能够在一年中保持平均每天有四千多人次访问量,是件可喜的现象。一年中总共发布的文章和信息有3835份(篇),平均每天发布11份(篇)文章和信息。

在发布的文章和信息中包含笔者个人撰写的一些文章,其中以前发布过的文章重新发布的或部分补充版文章没有包括在内。这些文章共195份,其中有美国问题观察文章80份、教育改革问题文章23份、学术评论问题文章56份、美国问题研究文章11份、世界历史研究文章45份,其中部分文章已经公开发表或者为兄弟学术性网站转载。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是一个学术性、公益性、非赢利个人网站,本着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宗旨,迄今已经整整四年又七个多月了,网上发表的文章和信息超过20400份(篇),登陆人次累计已经超过269万,笔者在美国期间,学术交流网提供了更多的多元化信息管道供网友判断和评说,需要说明,转发的许多文章并不表明学术交流网认同转发文章的观点,笔者主张在了解资源信息方面人人拥有知情权,只是这个知情权要符合宪法和道德、学术规范。同时还要说明,在学术交流网上发布的包括首发在内的全部文章和信息并不支付稿酬,学术交流网是笔者自掏腰包创办和运行的,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此外,作为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的工作在2006年同样没有放松,和杨生茂老教授、刘绪贻老教授一起完成了2004年前(含2004年)中国美国历史的论著和博士论文的推荐工作。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06年笔者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已有20篇。

2006123(北京时间)笔者将回到阔别一年的北京,在美国一年的生活相当的充实,现在回家的感觉真好。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61201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0462&cid=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539382.html

上一篇:空置多年天通大厦转商品房每平米1.4-2.1万起价
下一篇:冯其庸《解梦集》(《瓜饭楼丛稿》卷九、十)提要(一)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