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需实力 又需合力----评美国参院10月6日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10月9日(美东时间)发布
对于美国经济大国的形成和崛起具有重大影响的横贯两大洋的太平洋铁路建成已经142年了 中国“沉默”劳苦华工对于这条有着世界意义的铁路建成并提前通车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美国的利益集团以华工过于廉价侵犯了美国工人利益而煽动排华浪潮,188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1943年10月11日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为”。1943年12月17日美国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宣布废除《排华法案》。多年来, 美籍华人华侨和美国政界有识之士为美国国会通过为美国历史上排华行为正式道歉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决议和法案。
2011年10月6日, 美国参议院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报道称“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尽管这一法案姗姗来迟,也未能平息美国华裔的心灵创伤,还是具有象征意义, 表达美国民意的法律代表们意愿改变错误的人权记录和对华人的不友好政策,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中国实力增强的结果, 这主要是各种合力的作用,既有中国逐步强大和美国需要中国的作用, 更有美国华人坚持不懈的争取和美国政界有识之士协同努力的结果,仅仅依靠实力未必能导致参议院通过这类决议。
还要看到,这样的决议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 笔者期望美国政府和国会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来挽回影响,例如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决议为当年华工竖立纪念碑;为死难华工列出补偿费法案;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迫害华人华工真相等。此外,美国政府和国会需要从美国当年排华的错误导向中汲取教训,避免重犯当年制裁和排华的错误,如果一面通过决议为当年错误行为道歉,另一面继续重犯当年的错误, 那么这种决议的积极意义会大打折扣的。
附相关报道和笔者《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2006年10月)及《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序言 。照片7张转自上述报道,更多照片请见笔者关于沉默道钉的两本书(2006, 2010)
*******************
美国参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2011年10月09日 09:02:43
来源: 钱江晚报
新华微博
美国参议院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7日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法案通过后,布朗表示,尽管道歉并不能补偿过去这些歧视性法律为华人带来的伤害,但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仍然非常重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804.htm
美参议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排华法案有何内容
2011年10月09日 07:49:49
来源: 光明日报
新华微博
***************************
图为在美国的华人劳工。(资料照片)
美国参议院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7日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法案认为,这些法律与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的理念不符,与美国宪法精神相违。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
法案通过后,布朗表示,尽管道歉并不能补偿过去这些歧视性法律为华人带来的伤害,但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仍然非常重要。法因斯坦此前说,她希望道歉法案能让人们了解过去那段历史,为受到排华法案伤害的华人家庭带来慰藉。(光明日报华盛顿10月7日电/记者 余晓葵)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148.htm
***************************
美国华人反响
议案最早推动者之一、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7日对记者说,听到法案在参院通过的消息后他激动不已。他说,这一法案的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他说,法案在参议院通过之后,下一步就是推动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通过。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由华裔女众议员赵美心联合众议员朱迪·比格特与麦克·科夫曼提交。薛海培希望能在明年5月前促成其通过。
薛海培认为,推动国会通过道歉议案只是这件事的第一步,下一步他还希望推动白宫方面对此作出表示,并在华裔社区开展长期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华人了解自己祖先在美国的历史,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王丰丰杜静)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148_2.htm
******************
华人研究学者:让别人道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
2011年10月09日 08:49:00
来源: 广州日报
新华微博
华人研究学者:美国排华潮涌动时清政府也曾交涉 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
翻拍于旧金山的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展馆。华人使用摇槽淘金的老照片。 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匆匆去修建铁路的华工。资料图片
在百余年之后,在美华人族群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道歉。有美国华人领袖称,“这是美国华裔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天”。
这迟来的道歉为何意义重大?号称将“平等”作为立国之本的美国,为何在百余年前出台一个针对华裔的排斥法案?昨日(10月8日),记者专访了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请他为我们一一道来。
史料记载,华人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进入美国。1849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美国甚至世界各地因淘金热纷纷来到加州。华人也以极快的速度涌入美国。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告诉记者,到了19世纪后期,华人交纳的淘金税占美国淘金税总数的一半。
排华根源 失业+工人运动
为拉白种工人选票,各州推出排华法案。
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潮出现。排华思潮开始在美国白种劳工中抬头。美国工人认为,是华人劳工抢走了自己的就业机会。经济危机发生后,针对华人商店的抢劫、纵火和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加。
“美国工人的运动也影响到政界。政客们为拉白种工人的选票,在各州乃至联邦推出限制、排斥华人的法案。”潮龙起介绍,除了被当做经济危机的“替罪羊”,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也是他们被抵制的重要原因。
废除法案因世界局势
太平洋战争,美国需要中国作为盟国。1943年2月,《排华法案》被废除。
《排华法案》为什么会废除?潮龙起介绍,这与当时的世界局势分不开。
194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中国作为盟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期影响中美关系的《排华法案》问题引起美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43年2月,延续了60年的《排华法案》被废除。
尽管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将《排华法案》称为“历史性的错误”,但此后的近70年时间里,美国国会或总统都没有对这部违反美国宪法,违背美国立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精神的《排华法案》表示道歉。
道歉不是“良心发现”
现在华人力量壮大了,再也不容小觑。
“但应该看到,这可不是美国政治家的‘良心发现’。在这近70年当中,一系列因素推动了今天的道歉。”潮龙起介绍,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民权运动兴起,少数族裔开始伸张自己的权利。“排华潮”从法律上和社会氛围上都被打破。
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华人群体在发展和提升。他们从“劳力阶层”逐步转变为“知识阶层”,从低等行业上升到实业与金融业,从不敢“发声”到参政、争取政治权益。
………………………………………………………………………………
反映资本家剥削华工的漫画。
翻拍于旧金山的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展馆,参与修筑北太平洋铁路的华工老照片。 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另一方面,进入美国的新华人移民也不再是“猪仔”。潮龙起介绍:“到现在,美国共有400万华人,是亚裔移民中的最大族群。这些华人移民有的来自中国内地,有的来自港澳台地区,有的来自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的技能、拥有的财产都有明显的提升。”
“让别人道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19世纪后期,美国排华潮涌动时,清政府也曾与美国交涉。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现在华人力量壮大了,再也不容小觑。”
被针对 只因树大招风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为何如此针对华人?这里面也有‘树大招风’的因素。”潮龙起介绍,在19世纪后半期,华裔是在美亚裔族群中的第一大族群。到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之时,在美华人的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人。“当时就有美国媒体担心‘黄祸’,民间的工人运动甚至直呼‘中国人必须滚出去’。”
习相异 分歧导致排斥
“从生活习惯方面来说,华人还留着长辫子、喜欢聚居,这和美国本土居民截然不同。很多美国本土居民不了解华人,从而产生偏见,进而歧视、排斥华人。”潮龙起说,另外,美国的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美国人也害怕华人奉行的东方文化对此发起挑战。
“《排华法案》及其补充法案剥夺了中国人的移民权,也剥夺了在美华人的基本生存权。”潮龙起说。比如,不允许华人的妻女来美团聚,导致在美华人几乎全是男性。中国人最珍视的家庭被残忍分隔。
1885年,也就是《排华法案》出台后的第三年,美国怀俄明州发生了“罗克斯普林斯大屠杀”。由于华工工资低廉,当地矿山大量雇用华工,导致大量白人劳工失业。
罗克斯普林斯在1885年9月2日发生排华暴力事件,28名华人劳工死亡,15人受伤。75所华人房屋遭到烧毁。
在《排华法案》实施的61年间,华人进入美国的通道几乎被封死,已经在美居住的华人也受到各种刁难或被遣返。
“到了1910年~1920年期间,在美国的华人人数下降到6万多人。”资料显示,到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之时,在美华人的人数约为7万余人。(文/记者黄茜 通讯员卢健民,除署名外)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
■专家观点
通过道歉议案有利美国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表示,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是一项恢复历史公平和正义的积极举措,同时也对促进美国多族群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首先,排华法案问题是中美关系一个特殊的历史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当时中国晚清官员懦弱,多次交涉无果,几十万华工在开发美国大西部过程中饱受奴役,之后却受到美国排华法案的长期打压和歧视。如今,美国参议院通过道歉议案,恢复历史公正,对促进中美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美国自身,通过道歉议案也有其重大意义。美国是一个多族群移民国家。有美国社会学家表示,族群关系永远是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问题。“但美国至今仍存在种族问题,这是奥巴马自己也承认的。因此,通过道歉议案对今天美国多族群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大有裨益。”
这次参议院通过道歉议案,与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渐增也不无关系。“近年来,中美关系越来越对称。美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中国。这一点对于议案获得通过也会起到心理上的推动作用。”
美国华人组织还将推动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通过(由华裔女众议员赵美心联合众议员朱迪·比格特与麦克·科夫曼提交),争取在明年5月前获得通过。(记者 王希怡)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489_3.htm
*****************************
美修铁路华工多是江门人 每根枕木下都葬着华工尸骨
2011年10月09日 08:54:03
来源: 广州日报
新华微博
1.5万名华工十分之一以上死在铁路线上 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华博馆内的塑像,再现了当时华侨在候审所被“问口供”的场景。
口供纸。
39000多件华侨文物见证五邑先侨血泪史
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那里有一座华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39000多件华侨文物,见证了五邑先侨们在异国他乡生存闯荡的血泪史。昨日(10月8日),记者来到华侨博物馆一探究竟。
“当时华侨出国,主要为了生存。”江门市华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解道。19世纪中期,中国内忧外患交迫,加上五邑地区人多地少,民众生活非常艰难,当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的消息传来,于是一批又一批五邑人前赴后继漂洋过海谋生。
“美国修建铁路雇用了约1.5万名华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江门人。” 华博馆工作人员讲解道,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华工们还要忍受白人监工的暴力鞭打,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华工死在这条铁路线上。“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尽管华工为加州黄金的开采和铁路的修建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美国白人对华侨的歧视、排斥却有增无减。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开始限制外来移民进入,排华运动愈演愈烈。
口供纸——排华时期的独特产物
“《排华法案》通过后,华工出国谋生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必须经过层层审核。后来,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使情况出现转机。”据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旧金山大地震使当地政府存放的档案和资料毁于一旦,许多华人利用重新到移民局填写资料的机会,成为美国公民。为了应对美国移民局的审查,华侨们编制了一种“一问一答式”的移民培训资料,“口供纸”这种独特产物应运而生。
据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华侨出国,要先由国外的亲友在当地移民局提交一份详细资料,官员会根据所提交的资料对申请者进行盘问,只要有一个问题回答不对(又称“爆纸”),申请者就不能进入美国。华侨们集中在旧金山的天使岛候审所等候接受歧视性的身份甄别,他们不仅要赤裸着身体进行体检,还要不停地被问问题。
据了解,目前华博馆收集到最早的口供纸写于1902年,而最长的口供纸则有7米长,上面记载了800多个问题。
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口供纸是江门五邑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华侨历史文物,它是美国排华的一个见证,贯穿了《排华法案》存在的整个时期。”
美国侨领致力废除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的废除,著名美国侨领司徒美堂可谓功不可没。
祖籍广东开平的司徒美堂年仅12岁时便只身远渡重洋去美国闯世界,旅居美国69年期间,他领导当地华侨团结互助、除暴安良,深受拥戴。司徒美堂曾多次以致公党的身份代表美洲洪门广大华侨兄弟,多次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请求他提请国会讨论废除不得人心的《排华法案》。
罗斯福任司徒美堂所创立的华侨社团安良堂的法律顾问十多年,同司徒美堂结下深厚情谊。司徒美堂的来信言词恳切,使他深受感动。
1943年10月11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一份议案,要求尽快废除《排华法案》。同年12月17日,国会讨论通过了这份提案,罗斯福立即签署总统令,正式宣布废除实施了61年的《排华法案》。(文/图:记者华莹、黄国金、黄文生)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596.htm
**********************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
(2006年10月)
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成,这在美国和加拿大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密不可分。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62年正值美国内战的关键时刻,林肯总统做出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重大决策,137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华工。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1871年,成立不久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修建一条像美国那样贯穿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几经周折,1880年4月破土动工,但是进展缓慢。1881-1885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发扬建设美国铁路的艰苦奋斗精神,仅凭铁锤、钢钎等简陋工具,穿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难以逾越的山脉,终于在1885年11月7日在克莱拉奇地区打下最后一口道钉。贯通加拿大全境的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的国家统一,推动加拿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美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无名的筑路英雄,就像无数沉默的道钉那样,铺就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从事高强度、高风险工种,其中许多人因疾病、高寒、超强度劳累,以及塌方、雪崩、坠岩等工程事故而殒身异乡。在美国,他们不仅酬金极其微薄,而且还遭受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铁路先驱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用自己的血汗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877年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书,就是当年美国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表明没有中国华工的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国华工在众多劳工中,最为勤劳苦干,最为出色,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美国政府和铁路部门给予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勤俭奋斗的精神、自由移民国家政策、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以及《独立宣言》所倡导的人权价值观,华工应当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客观的评价;作为迈向现代化、建设北美家园、与各族移民和谐相处的楷模,中国华工是当之无愧的。
华工对于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开发的贡献,并不限于建设北美大陆铁路。他们积极投身于北美社会的各行各业,顽强不息、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爱达荷、犹他和新墨西哥等地和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等西部地区,华工开发金矿和其他有色金属;参加加州等其他路段铁路的修建,疏通河道、排涝改造加利福尼亚的低洼地、修筑堤坝、变沼泽地为农垦地;种植谷类等农作物和豆类等菜蔬,种植瓜果和栽培葡萄、苹果、核桃、樱桃、橙子等果树,使加利福尼亚成为果木园;此外,他们在发展捕鱼业、毛纺、制鞋、制帽、烟草、服装、冼衣、餐饮等行业中也起了独特的作用。早期赴加拿大的华工也不例外。华工在第一次北美移民潮中,无论是开矿、修路,还是务农,是名副其实的促进西部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东西文化交往的纽带。
然而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美国加州等地掀起了排华浪潮,华工的廉价劳力居然成了排华的主要依据。188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在加拿大,随着太平洋铁路的顺利通车,也在1885年规定对华人入境加征“人头税”的歧视性法案,1923年更通过了禁止华人入境的排华法案,排华浪潮席卷加拿大。在风云变幻,黑云压城的极其恶劣环境下,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华侨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北美社会中,忍辱负重艰难生活,努力和美国、加拿大主流社会相适应,度过难关,继续奉献美国、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社会。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汲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面向未来。中国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历史的经验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华人华侨开发和建设北美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加的发展是美加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移民政策是关系美加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华工开发美国西部和加拿大所做出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某些私利集团在国会通过了历史上对一个国家居民的排斥法令,违背了对于自由、民主、人权的承诺。美加人民要求公正地对待中国移民,有远见的政治家开始重新审视对华移民政策。1905年底,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第五个年度咨文中承认,“排除华人移民歧视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国家过去对中国非常不公平,而且已经做了错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中结盟对法西斯侵略国家作战,在美国陆军服役的华人超过1.3万多人,占美国华人总数的17%,是美国各族裔参军人数百分比最高的族裔之一。加拿大的华人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欧亚各个战场出色服务。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加深了华人华侨和美加人民的情谊,也促成了美加政府先后废除了排华法令,给华人华侨以公正的待遇。1943年10月11日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为”。1943年12月17日美国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宣布废除《排华法案》。加拿大政府也开始了纠正排华的错误,1947年6月17日加拿大国会通过废除排华法案。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政府就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
排华在美中、加中关系友好交往史上是一幕令人很不愉快的插曲。雨过天晴之后,中国华人华侨开始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新生活,迄今数以百万计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积极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社会。美国、加拿大华人、华侨社会生活、结构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华侨数量大增,在美国2002年时已达到250万,其中70%以上为第一代。2005年,华人已经成为加拿大第一大少数民族。今天,传统的唐人街已不再是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而是新移民甫抵新大陆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在美国约300万华人华侨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已占三分之一强。华人华侨中具有高学历者的比例超过了其他族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北美主流社会的科研教育界工作,在工商企业界创办公司也渐成气候,并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于世的杰出代表。美加华人在认同和努力融入美加主流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愤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不仅“叶落归根”而且“落地生根”,为在丰富多彩的北美多元文化生活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东西方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为建设北美发展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促进了美中加中文化交流和美中、加中关系的和睦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中国领导人也一再给予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以充分评价。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19世纪中叶,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同铺设了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度赞扬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功绩。这段历史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加许多城市和社区都为沉默的道钉立碑,纪念这些“籍籍无名”华工开路先锋的丰功伟绩。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3000多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以表彰建设铁路的华工的功绩。碑文写着:“中国建筑工人所做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部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也许这碑文能告慰于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
跨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均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加拿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和继续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中美两国、中加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这是美加中人民和社会各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期望。100多年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中加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中加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本画册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较为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19世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海外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北美建设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画册的出版将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
本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画册希冀图文并茂,寓叙事于图片。画册的附录包括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图片来源和注释,后记说明画册编著过程及感受。为适应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本画册中前言、引言、附录,力图兼顾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限于篇幅,在编辑出版时我们不得已舍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加华人生活巨变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黄安年
写于2006年5月10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全线贯通137年周年之际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原载《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中文版)
(说明:《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图片画册,2006年10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文版、英文版分别公开出版,学术交流网2006年10月27日发布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0100&cid=21)本书的2006年4月4日前言修改稿中还写有如下一段话:“画册还反映了华裔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与美国人民并肩战斗打败侵略者的情景,汇集了近晚以来的美加华裔优秀代表,包括被誉为华人中的马丁·路德·金的王清福,1932年美国跻身好莱坞的华人艺术家黄柳霜(Anna May Wong),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振道、丁肇中、朱隶文、崔琦、李远哲,著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美国华人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丘成桐,美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和卢杰,在经济领域,苹果电脑创始人王安,来自台湾的美国华人Yahoo 创始人杨致远,华裔女青年——“越战纪念碑”设计者林璎,著名画家丁绍光,青年华人作家《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美国第一位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华人冰上舞蹈世界冠军关颖珊,发现当年华工工资账本的铁路华工后裔赵耀贵,为推动加拿大平反排华法案及人头税83岁华人老翁黄金焕,以及靠自力救助还原当年无名华工墓碑,重建百人墓的侨界领袖,华工后裔的国会领袖,毕生为人头税平反的二战退伍老兵等等,以期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地还原历史面貌。”由于篇幅限制,最后出版时内容中删去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部分。)
《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序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9月20日发布
2009年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140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的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特别聪明才智的华工。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近代工业化的标志性产物,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迅速崛起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奉献精神应为人们所了解,并给美国和中国人民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成为美中人民友好交往、协同发展的难得教材。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些沉默无语的“道钉”。
在谈到推动美国崛起的诸因素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外来移民对美国崛起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不提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时铁路先行的作用,其中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1869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的建设北美世界的农民工----华工和美国的崛起有着不解之缘。
但是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汇合处的庆典上,人们分享欢乐时,竟然没有华工的身影。招募华工的倡议者查尔斯·克劳克感到很尴尬,便在萨克拉门托的一次庆祝会上以一句话提醒大家:“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卓异的忠诚和勤劳。” 这一讲话被誉为美国移民史中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历史是不该被遗忘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成千上万铺路的“沉默的道钉”——华工。正是万余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在关键时间、关键路段,在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关键岗位上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历史终于给勤劳纯朴、不畏艰险的中国工人以公正的评价。太平洋铁路贯通50年后,在犹他准州奥格登金色道钉5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辆彩车上站立着当年被选中参加最后铺轨的八位中国工人中的三位,表明历史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华工对太平洋铁路建成的历史贡献一直为学术界所称道。有论著称,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完成“全为华人之功”,华工是“美国开路先锋”,“如果没有炸药知识并重视炸药的使用,如果没有中国人在令人目眩的高空贴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上干活,如果没有中国人用生命闯过了白人难以忍受的艰苦难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的路段决不会建成。即使建成,时间上也要拖得很久。”“修筑这条铁路所要克服的障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要“同山中的暴风雪和沙漠的酷热作经常性的斗争”,“这些困难的克服”,要归功于包括华工在内的数千劳工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施工中“最沉重的部分都落在他们强壮的肩膀上”,“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发觉中国劳工比加利福尼亚本地劳工更为得力,更能使公司获得巨大利润。这使后来承包美国西部地区铁路工程的资本家竞相仿效,引入更多的中国劳工。”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中最艰难的一段被称作“19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连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也说,正是有了这条铁路,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过去即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从纽约到旧金山也要走六个月,而现在只需要七天”。
1998年我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上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1998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长篇论文,以充分的历史文献资料论述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中,华工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取得了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华工在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然而令人愤慨的是,中国劳工在当时受到了酬金微薄、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一些有良知的美国人的不平。今天,正确评价华工的贡献和揭示他们的悲惨遭遇,还他们一个公道,将有助于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2006年,我编著了大型历史图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中英文版同时出版),该画册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19世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海外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北美建设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画册希冀图文并茂,寓叙事于图片。画册的出版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在跨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均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加拿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和继续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中美两国、中加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这是美加中人民和社会各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期望。一个半世纪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中加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中加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30周年,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国际事务严峻挑战,美中两国之间再次携手共进,回顾140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合作共建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去年以来,山东齐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告诉我,准备拍摄北美铁路华工的系列记录片或进行专题报道,我尽己所能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及建议, 希望这些影视记录作品能够早日和观众见面。
笔者曾多次呼吁加强对于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学术网络开发和系统研究工作,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笔者希望看到社科院、教育部等主管科研部门做出积极反响。国家科学院的信息研究部门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研究开发,将会事半功倍。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实际上也应该是投资上亿的“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涉及清政府时期的涉美和涉及英属加拿大的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列入研究计划,还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涉及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集和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迄今我们的华工究竟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参加了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还不甚了了,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此也极少涉猎。
我国近代农民工最早出洋并取得最大成效的莫过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他们对于建设北美家园的贡献最大,然而又是弱势集团,如何维护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我们在研究农民工问题上需要特别重视的课题。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铁路的研究涉及对于华工遗族的追踪调查,这是口碑史料的重要内容,需要有专门部门负责牵头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内的而且需要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协同配合,笔者在美国曾去过麻州北亚当斯探访在高校任历史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告诉我在北亚当斯就有一些安葬华人的坟墓,上面写的是英文名字,中文名字叫什么需要考证,其中有些人可能是太平洋铁路建成后来到这里的。
从事美中关系史研究不仅要考察研究政治和文化现状,而且要研究历史上美中两国人民的交往,像具有标志意义的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立项题目,我们的各类社科项目和美中关系史研究会的研究者需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大型图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展现给读者的是珍贵历史图片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本书《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则主要是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文字研究成果和资料辅以必要的图片。该书不仅集中了笔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充分阐述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历史、现实意义,呼吁学界和媒体以“道钉”精神来探寻140年前中国建设北美家园农民工们的历史贡献和默默无闻的奉献。
本书收录了31篇文章。开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贡献》详尽论述了建成与华工的关系。第2-16篇是对《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的详细说明和补充,限于篇幅画册中言犹未尽的部分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尤其那些资料来源对于进一步研究有着借鉴意义。第17-27篇说的是笔者对铁路华工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建议。第28-31篇则附有四位专家对于笔者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成果的批评。
蒙白山出版社积极支持出版本书,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献给140年前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写于2009年6月,修改于2009年7月
(原载《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1-5页,白山出版社,2010年版,又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第203-208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6476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