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图书馆的黄河古地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6月20日发布
在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图书馆古籍方志馆外的走廊上,挂着一幅黄河古地图长幅画卷的复制品,其真迹保存在该图书馆。6月17日, 我们40位来自新浪网和科学网的网友和博主参观了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古籍方志馆后,专门观看了黄河古地图,图书馆馆长亲自为我们讲解。
这里所说的保存在地里所图书馆的黄河古图并非网上流传的目前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的黄河图[中国古地图--清朝--黄河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6489150100ozab.html
《黄河图》原是清朝内阁大库旧藏文献,1909年由清廷拨交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初期名称)珍藏。1936年随文物南迁,转存南京故宫博物院,1947年后民国政府将其运往台湾,现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黄河图》绢底彩绘,一长卷,纵横80厘米×1260厘米。地图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该图精细地绘画出西起陕西省南部渭水与黄河交汇口、东至江苏省北部入大海的黄河,突出反映治理黄河的水利工程及两岸地理风貌。绘图人着重采用俯瞰地形地物的形象画法,绿色的山地,褐色波纹的黄河,与地面上的城池、塔院、寺观、舟船等人文景观构成完整的地图画面。图中的河道自西向东,犹如一条巨龙,手法较为夸张,故其精度不高,但尚能如实反映黄河两岸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城池绘画细腻,各城池当时形状及内外建筑均用真形表示。山峰、河流、湖泊、城镇、名胜古迹、堤工、闸坝等文字注记多达1440余处,城池之间的距离偶尔也有标明。此外,东端黄河入海处,在海上画出了太阳、彩云、波涛、岩礁等内容。显然,这是一幅典型的地图与绘画相结合的传统形象化地图。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DITU200904028.html] 图书馆长告诉我们,这幅专门描绘黄河流向及其沿岸的每个河口、河闸、设施均有详细标明,记叙了明中后期的黄海两岸资源生态环境的状况,极具研究价值,绘画者署名古越山阴刘士林绘图。古越山阴系今浙江绍兴,对刘士林我们所知甚少,有关高巨幅画卷的创作过程,仍然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下面的照片19张是笔者摄像时的截图片断。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1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