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转载]清华园里的近春园(一)

已有 6555 次阅读 2011-4-21 16:19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清华园里, 近春园 |文章来源:转载

清华园里的近春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421日发布

 

清华园里有座著名景点,有介绍称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从此沦为荒岛达120余年。”“1913年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此一景点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

 

 近春园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而建有“荷塘月色亭”。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孙玲姿撰文)

 

在近春园内,还有闻一多的纪念碑哈纪念亭,邓小平亲笔题词“晗亭”纪念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等。

 

值此清华校庆一百周年之际,近春园将面貌一新。这里发布的许令仪老师传来的《从熙春园到清华园》幻灯片,(一)26,(二)25,另外两张取自网上。

 

******************

近春园:

  北京清华园一处著名景点,位于清华大学西区,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广义上的圆明园的一部分)因慈禧太后欲兴土木修新园而被拆除以提供建筑材料,从此沦为“荒岛”达120余年。

  1913年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在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时代,近春园原本不是清华园的一部分)。

  此一景点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

http://baike.baidu.com/view/804325.htm#sub804325

******************8888

清华大学“近春园”简介

2011032220:11

  从工字厅西门往西不远就是近春园。近春园的核心景观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及其包围着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默念着朱自清的名句时,游客们还可以在近春园东山上看到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而建的 “荷塘月色亭”。

http://news.sohu.com/20110322/n27994718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35756.html

上一篇:高度重视人体和食物中的微量放射性物质
下一篇:就学术交流网运行九整年致读者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4 王修慧 徐耀 王芳 岳金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