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12月31日发布
从事美国历史的教学和研究,离不开对于美国历史发展线索和特点的考察。尤其是美国发展发展的特点考察的准确把握,关系到美国发展道路和模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这样的大问题。美国的发展不能例外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但是美国历史发展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同时,美国历史发展特点的阐述也是普及美国历史知识的基本问题,观点见仁见智但是事实只有一个,特点从事实中现出分晓。
我对于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的认识是有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的。1979年至80年初为外语系学生开设美国简史必修课,在前言中说到美国提到: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80年自编《美国简史》上册第1-6页)。1981年9月起为历史系77,78年级学生及分校78,79年级学生开始讲授《美国史专题》时,即采用《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中的基本观点和结构,1982年9月起为79,80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为期一年的美国近代史和美国现代史,则系统地阐述了这些基本观点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为本科选修课程编印了《美国历史纲要》近代部分(20多万字)和二战后部分(8万字)。1986年又为选修课改编了《美国历史纲要》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各上下两册,合70几万字。其间发表的相关文章有《美国历史发展的分期和特点初探》,《史学评林》,1983年第1-2期,(总7-8期),第71-79页。《论美国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学报》,1986年第4期,第47-56页,1986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年会论文稿,1986.6)。《论近代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第56-60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199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987年11月,笔者的《二十世纪美国史》书稿交出版社,1989年7月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导言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的第二节,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收入了1993年出版的《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的第一篇。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的《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中导言美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第二节内容是,近代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特点概述和《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的第一篇基本相同(年轻快速富有活力的新兴强国、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普及美国历史知识的重要内容。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怎么看美国的发展、美国的民主、美国的霸权。1993.3.27-1996.9.25应国务院人才交流中心之邀,笔者以《美利坚共和国的今与昔》为题作学术报告,前后共18批近千名干部听课(纺织工业部出国培训团、中国工商管理代表团、水电部出国培训团、租赁出国培训团、建设部房地产开发团、房产代表团、电力部农村电力代表团、建设部安全代表团、电力部火电代表团、高科技园代表团、交通管理代表团、水电部农村电力代表团、饭店管理出国培训团、电力管理出国培训团、纺织服装出国培训团、北京市外事办组织决策管理出国培训团等)其中美国历史发展特点是必谈话题。此外还为全国中学教师历史课程培训和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辩论团讲授美国历史的发展特点问题。
新世纪以来,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并没有发生特别重要的变化,尽管笔者对于特点的概述有所微调,但是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笔者在1999年4月笔者在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讲授《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共15讲,第一讲的内容是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1999年)》黄安年的博客 2007年8月8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695)讲授中概述美国历史发展特点为:1.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2.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4.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5.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笔者在《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讲演和文字稿中对于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作了更为完整的概况(二、关于美国崛起的特点,我在《美国的崛起》、《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两部著作和《美国经济发展史系列讲座》中认为,美国历史发展中,有着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五个明显的特点,而这五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特点恰恰成了美国实现现代化和美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文中对于特点用词的概述与《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1999年)》相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645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