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导师“农忙季节”答辩小议(2004年5月)
黄安年文
(按:《研究生导师“农忙季节”答辩小议》一文发表在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
***********************************************
一年一度研究生答辩的“农忙季节”又到,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这个季节比研究生还要忙得多,因为对于一位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来说,在攻读期间只有一次,而且在我国情况下其通过率接近100%,所以与其说是过关的紧张,不如说是收获的喜悦。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则在“农忙季节”参加答辩就远不止一次,有的一天就要安排几场,甚至在整个“农忙季节”前后参加十几回二十来回,所以实在是十分辛苦的季节。
一位导师如果每年在自己名下的博士生、硕士生各有三名要安排论文答辩,则总共就有6人,这6篇论文平均硕士学位论文每篇不少于二三万,博士学位论文每篇不少于七八万,合计就有40来万字,光写评语就要6份内容不同字斟句酌的短文。同时还往往要参加相应的“交叉”答辩、“友情”答辩和“匿名”评语,如果也以6份来计算,不就又要40来万字了,这又要写类似的评语6份。此外,还有在职硕士学位论文和在职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作为研究生导师往往还同时是学士学位论文的导师,尽管要求不像研究生论文那样严格,至少也得在程序上过得去,以显示导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这样合计下来不下百把万字的不同类型和和内容的学术论文需要仔细看、仔细评议、仔细鉴定。
“农忙季节”是有季节性的,就是说错过了答辩最佳时间,就耽误了研究生取得应届相应学位的时间,自然无论是行政主管还是导师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发生。
“农忙季节”的答辩,经常遇到下列问题:
第一,如何保障答辩的顺利进行,是导师们最关心的,因为好不容易研究生花了一笔不薄的钱,如果答辩通不过对导师来说也难以交叉。所以导师不仅要为研究生论文基本质量“把关”,“达标”,而且要在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上煞费苦心。
按理说,论文答辩的评议是匿名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并非易事。首先谁来确定匿名评议名单本身就是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充其量由学院或系操作研究生答辩的工作人员及其主管来确定,而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谁是最为对口的评议专家和答辩委员,所以名单的确定实际上往往并不对导师“匿名”,只是研究生可能不知其详。如果考虑到答辩的“顺利”,则往往难以避开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交叉”,导师间为各自研究生的论文相互答辩,或者请能够“确保“答辩过关的“友情”专家参与,在一般情况下,上述情况在“农忙季节”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以往经验说明,把好论文答辩关,切实防止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交叉”和“友情”现象是重要的关键,也是确保答辩质量以至避免出现论文不规范、存在抄袭嫌疑等人们不愿看到现象的关键一步,但愿今年的情况会略有好转,如果学校主管当局不严格监管、导师们又习惯于以往模式,难免依然如旧。
第二,对于一位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导师来说,严格把好评语关是又一个关键,即使排除“交叉”和“友情”现象,认真坚定每一篇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的论文往往是自己所不大熟悉或者很不熟悉的领域,而时间的限定往往自己要仔细看一两遍都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到真正“认真”呢,其评语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更有甚者有的答辩委员会为了“节省时间”,往往让研究生起草好答辩委员会决议的现象,这样的决议的质量能够确保吗?
第三,“农忙季节”不仅考验导师的学术精力而且检验导师的身体素质。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要不怕疲劳地应对不同对象的连续作战,对于导师们的身体素质不能不是一大挑战,“农忙季节”期间恰恰是学年考试和结束的紧张时刻,忙得导师没有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而“答辩”饭之类的应酬也检验导师的肠胃,往往打乱导师的正常生活秩序。
如果这样的“农忙”确实做到保值保量倒也罢了,问题在于在“农忙”“黄金”季节往往出现了质量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究竟在导师还是在“农忙”机制呢。依笔者之见,“农忙季节”是人为的,事在人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如同农作物不是同步成熟一样,论文水平和质量是很不相同的,从质量第一出发,实行成熟一个收获一份的办法,打破“农忙”的行政规定,不失为确保质量的一项措施。立下规矩,首先严禁“交叉”答辩,也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现在盛行电脑操作,只要将答辩委员的名单录入“农忙”名单,在校、院系两级别主管部门就可以主动防止可能出现的弊端。还有严格限制导师多带研究生数量也可以作为一种"量化"的硬指标,设想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达到批量生产的"大跃进"程度,其质量也可想而知了。
话说得重一点,如果论文答辩在事实上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利益集团,那么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真的恐怕难保了。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