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及其贡献
(佟屏亚,发表在《种子世界》2020年第14期)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西北制种基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高产优质玉米种子。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玉米和水稻、小麦一起并称为国人三大主粮且位列作物之首;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玉米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衷心感谢为中国杂交玉米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一、遗传学争鸣和玉米杂交种的培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1949年12月,中央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玉米育种家吴绍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会上作了“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提出发展玉米生产和品种选育的当前和长远策略。他的发言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全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全国很多省市的报纸和电台也先后转载和播发。
中央农业部采纳了此项建议,于1950年3月召开玉米工作座谈会,邀请科学家参加会议并制订《全国玉米改良计划(草案)》。参加制定计划的科学家有:吴绍骙、张连桂、刘泰、李竞雄、唐鹤林、陈启文、王志民等。这项计划确定在近期内采用简而易行的人工去雄选种增产措施和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从长远来说,要利用玉米杂交优势培育自交系间杂交种,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建议在近期内采用玉米品种间杂交种,时间短,见效快,可以迅速提高玉米产量。这个文件开创了我国在大面积生产上改农家种为杂交种、农作物利用杂交优势的新时期。
1950年8月,中央农业部发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选种留种活动,评选地方优良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据农业部统计,20世纪60年代全国共搜集整理玉米农家品种1.4万份,从中评选出优良品种近2000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43个。1954年7月,中央农业部发布“关于广泛开展玉米品种间杂交提高玉米产量的通知”;1955年4月,农业部再次发出“关于加强玉米品种间杂交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农业科研机构和农场着手调查本地玉米优良品种,开展品种间杂交和选优推广。最早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品种间杂交种是陈启文在山东解放区主持育成的坊杂2号,1952年在山东省推广面积200多万亩,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0%~30%。之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相继育成玉米品种间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应用的有60多个,全国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2 500多万亩。
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初期科学家迟迟不开展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呢?历史注定两种相背的生物学派此时在中国碰撞。摩尔根生于美国,摩尔根遗传学被一些人强行赋于“资本主义”性质;米丘林生于苏联,在李森科的渲染下米丘林遗传学荣获“社会主义”桂冠。50年代初在学习苏联“一边倒”的政治环境下,农业科技领域批判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武断地给扣上“反动的、唯心的、资产阶级的”帽子,从事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的科学家首当其冲。1952年10月,中央农业部在北京举办规模很大的“米丘林农业植物选种和良种繁育讲习班”, 历时4个月。参加人员为全国主要农业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共307人,连同北京有关单位旁听人员达1 000余人。苏联专家伊万诺夫主讲“米丘林学说”,特别指出搞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是“徒劳无益的工作,耗费光阴”;“近亲繁殖自交系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品种来”。指摘我国“许多农场和研究所还是以盲目性的杂交育种为主要工作,这充分表现了摩尔根主义还占着统治地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批判。全国的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工作转瞬间被迫停止。有些科学家还被扣上“坚持反动的、唯心的遗传学说的顽固分子”、“资产阶级用来欺骗工农大众的工具”等帽子,无端指摘,横加批判。
全国学术界开展对摩尔根遗传学“资产阶级方向”政治批判,摩尔根遗传学在大学教程里被取缔,从事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被视为异端邪说。这场席卷全国的学术批判迫使许多玉米育种工作者不得不改弦更张。
中共中央1956年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繁荣科学艺术的方针。1956年8月,在中央宣传部的指示下,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在青岛召开遗传学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从事米丘林遗传学研究和持摩尔根遗传学观点的50位科学家参加。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在遗传学上发扬百家争鸣的精神,打破片面狭隘的见解,使遗传学在中国能健康地发展”。在这次会议上,持不同学术观点的科学家围绕两种遗传学的主要理论分岐,热烈讨论,畅述己见,争论颇为激烈。
坚冰虽已打破,暖春仍未到来。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为摩尔根遗传学说正名,也为开展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工作开了绿灯。但由于长时期的行政干预和舆论导向,在科研机关的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家,乃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转过弯儿来。许多科学家挥笔著文,通过新闻媒介,廓清一些人强加给摩尔根遗传学的不实之词,大力宣传玉米杂交育种的科学道理和增产效果。中央农业部根据科学家的建议,1957年2月发布“关于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开展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的研究,争取在3~4年内选育出适于当地种植的高产杂交组合。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0年2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全国玉米研究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关于多快好省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和四年普及自交系间杂交种的意见”。
蓄之既久,其发也速。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家刘泰、刘仲元等驾轻就熟,培育出的春杂5号至春杂12号等8个玉米双杂交种,先后在河北、山西、辽宁等省示范推广,增产显著。继之,北京农业大学李竞雄、郑长庚等人发表了从事6 年玉米杂交种选育的研究报告,并推出10多个优良玉米双交种。其中农大3号、农大4号和农大7号等双交种,在河北、山西等地区示范,比当地品种增产30%~50%。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启文主持选育的双杂交种双跃3号、双跃4号,发展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双杂交种之一。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杨允奎主持选育的双交1号、双交4号、双交7号、矮双苞、 矮三交等,在四川省雅安、温江、乐山等地区种植,增产显著,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上世纪50年代全国共育成玉米双杂交种50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17个,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种增产22%~27%,比农家品种增产30%~33%。特别是玉米双杂交种双跃3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遍植全国19个省(区),种植面积最多时达3 000多万亩。
中国第一个玉米单杂交种是河南省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宋秀岭20世纪70年代主持选育的。新单1号的育成为玉米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经验和新途径,特别是在国内首创利用二环系培育自交系的方法,为后人拓宽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道路。它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迈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
二、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事业的发展
培育玉米杂交种的自交系必须年年繁殖、岁岁制种。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事业的兴起对玉米育种事业的促进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农作物异地培育,就是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把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这样南北方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繁育进程。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促成了我国农作物南繁规模的兴起,对发展农作物育种和种子繁育事业起重要作用。
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研究和创立是从玉米育种工作开始的。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从杂交、选择、评比,直至应用到大田生产,至少需要7~8年。20世纪50年代,河南农学院的吴绍骙教授在地处中原的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程剑萍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柳州进行玉米杂交育种试验。他们彼此交换育种材料,互相帮助种植。这件事启发吴绍骙思考:我国疆土广袤,气候悬殊,从北向南跨越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直至热带,在北方大地还是万里冰封的严冬季节,南方原野已是郁郁葱葱的春暖时光,如果能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把北方的玉米材料及时送到南方繁殖,不是可以大大加快玉米种质创新、加速种子繁育进程?
在吴绍骙(河南农学院)、程剑萍(广西柳州农业试验站)和陈汉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下,1956~1959年开展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课题。结果表明,北方的玉米材料可以在南方正常生长,并成功地培育成自交系,把自交系引种到北方仍能正常开花结实;异地培育可以加速玉米自交系的世代繁育,并不影响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自交系配合力能继续保持下来,用自交系配制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均表现良好的增产效果。为进一步查明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吴绍骙等继续在两地对所培育的自交系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发现:①同一自交系在两地自交数代后,再同时在郑州种植加以比较,两组的植株形态没有明显的差别。即在南方选育的材料移至北方后仍可以正常生长。②不同植株选出的自交系在配合力上存在着差别,但同一自交材料不因异地培育而受到影响。这就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否定了所谓的“环境可以改变遗传性状”的理论,从而为玉米和其他作物开展异地培育铺平了道路。
1960年1月,河南农学院吴绍骙等人联名发表“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理论依据及其结果。1960年2月,在“全国玉米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吴绍骙作了“关于多快好省培育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工作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见”的报告。1961年1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上,吴绍骙在“对当前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三点建议”的发言中,正式提出“进行异地培育以丰富玉米自交系资源”的可行性建议,认为“利用南方生长期长,一年可以种二代甚至三代的有利条件,把北方在生产上利用的玉米自交系移植到南方,以加速繁殖系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办法。南北协作进行玉米自交系的异地培育,不仅缩短自交系培育年限,同时通过协作也丰富了南方的玉米自交系资源,从而为配制出更多的丰产杂交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玉米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中央农业部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肯定。从20世纪60年代起,北方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开展玉米异地培育工作。在广东的广州、广西的南宁以及云南的元江和西双版纳,特别是海南岛的崖县(后更名三亚)、陵水、乐东等县,繁殖的玉米材料都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到70年代末北方很多科研单位先后在海南岛建立永久性的育种和繁殖基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利用祖国的“天然温室”进行育种材料加代和良种繁育,最多年份时南繁人员达到20万,常年用地面积在5万亩以上。确认采用异地培育方法可以利用南方优越自然条件,加速世代繁育,不仅使早代自交材料和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迅速稳定,而且增加选配新组合,鉴定杂交种,加快优系和组合的繁育和复配进程,大大缩短育种年限。1972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林部“关于当前种子工作的报告”,确定农作物南繁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和新品种的加代繁殖上,进一步把此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推进了我国农作物南繁事业的发展。全国过去60年推广的7 000多个农作物品种,80%都是经过南繁加代选育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业界人士概括南繁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起的四大作用: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研究员写信“为吴绍骙请功”,附上有关吴老主持研究异地培育的有关资料,1988年1月9日送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大约在1个月后,农业部科学技术司收到该办公厅转去的“为吴绍骙请功”信件,并立即以农(科)函字88第9号红头文件函复:“收到为吴绍骙请功的信。关于异地培育的研究,建议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手续组织申报。”全国人大办公厅给河南省人代会发去全文复印件。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树德说:河南有宝不识宝,还是北京的专家看出来了。他批示:将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同志“为吴绍骙请功”一文及其附件,印发河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各位同志阅,并建议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报奖。
1989年3月,吴绍骙教授主持完成的《异地培育研究及其在育种和种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组鉴定,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李竞雄满怀激情地写下了鉴定意见:“中国独创,世界无双!”此项成果荣获199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科技成果奖。河南省有关部门为吴绍骙教授铸造铜像,立碑志铭。
中央农业部2016年1月4日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协助收集南繁历史资料函。总结南繁成绩,传承发扬南繁精神,决定对南繁6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编辑出版《中国南繁60年纪念文集(1956~2016年)》。
三、建立玉米制种基地为农民生产优质良种
杂交玉米种子是具有天然性和再生性永续利用的资源,年年制种,岁岁盈利,被誉为“黄金产业”或“常青产业”。当历史的车轮迈进新世纪,河西走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促使玉米制种业大举西迁。以科技、品种、品牌为依托,冉冉升起的颗颗靓丽的种业明星,成为撑起中国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新世纪10多年来,形成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为主、以及新疆平原地区,发展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制种量的80%以上。
玉米制种业被诩为“阳光产业”。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企业,基地连农户,种子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塑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相关产业发展。玉米去雄需要大量农工,促进了劳动力流动和增加了就业机会。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引进,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玉米制种产量成为评价杂交种的标尺。例如每亩玉米制种产量400公斤至500公斤,则明显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受到种业老板和制种农户的欢迎。
玉米制种业凸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益的农民说:搞玉米制种,不愁种,不愁卖,种得是放心田。最重要的是,春种,签约的制种公司给农户赊销种子、化肥、农膜等;夏管,有技术员盯在地里为农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秋收,有制种公司上门拉运。以订单和契约形式组织生产种子,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初步实现了有效对接,弱化了农户的市场风险。玉米制种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 0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同时,有效带动了包装、运输、建筑、服务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玉米制种业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基础,是种子市场竞争的焦点,也是中国玉米种业与国际种业接轨的支撑。立足于全国农业宏观发展的高度,玉米制种业纳入中央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议事日程。200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2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再次将建设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摆在重要地位。
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一直稳居全国第一,特别是以河西走廊为主的15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每年产种量约占全国玉米生产用种的60%。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凉州区、肃州区、高台县、永昌县、古浪县等一市七县区,2013年8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为此,甘肃省政府专门出台《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甘肃省将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玉米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选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15至20个,培育5至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
张掖市是甘肃省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集中地区,2010年以来,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产种子4.5亿公斤,约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各量的40%,2018年全市生产玉米品种组合930多个。至2018年,全市注册玉米种子企业62家,其中投资千万元、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5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21家。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美国先锋、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4家种业公司入驻。中种集团、登海种业、敦煌种业、北京奥瑞金、德农种业、辽宁东亚、正大种业等11家企业落户张掖。全市建成现代化农作物种子加工中心22个、标准化育苗中心6个,果穗烘干线60条、籽粒烘干线64条、加工包装线38条,加工能力达到5亿公斤以上,形成集聚效应明显的制种优势产业群。2017年4月大型种业记录片“种业中国˙张掖故事”在央视7套专题播出,大大提升了张掖玉米制种业知名度。
新疆地区农业机械化作业超过80%,特别是集约化生产建设兵团,玉米制种规模化、机械化,实现了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机械去雄和机械收获,发展成为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后起明星。据农业部资料,2010年全疆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仅7家,到2015年,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就有15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有64家。2000年时新疆玉米制种面积不足10万亩,2015年发展至100万亩,约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的20%,新疆从事玉米制种企业有100多家,其中2/3以代繁种子为主。2013年7月29日,农业部发文认定26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其中有新疆的昌吉州、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以及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师共10个。新近几年,杜邦先锋、孟山都、德国KWS公司先后入驻新疆;登海种业、东亚种业、北京奥瑞金公司等接踵在新疆落户,还有78家种子企业建立了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品种审定营造西北制种基地繁忙形势。春节过后,种业老板紧急奔赴西北制种基地直面“制种关”!无论新审定品种还是购买产权品种,都要千方百计地繁殖种子进入市场。种业老板禀承前瞻性判断,尽可能做到精准把控。就全国玉米种子市场总体容量而言,有一个需求的限量值,每年约需玉米种子10~12亿公斤。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资料,随着全国玉米面积的增长,新世纪以来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加,从每年200多万亩增加到300万亩至400万亩,2012达到435万亩;随着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创新与普及,种子从每穴3~5粒减至1粒,每亩用种量急剧减少,这就要求玉米制种过程精益求精,确保玉米种子发芽率达到98%以上。2013年玉米制种面积减至382万亩,2014年减至295万亩,2018年再减至237万亩,是全国玉米制种面积最少的一年。
2019年8月2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关于切实抓好政策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的通知》(农种种函〔2019〕22号)。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制种大县奖励、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制种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和项目,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提升基地条件和生产能力。
四、玉米品种审定与种子产业崛起
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始建于1982年,在当时种子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审定的品种数量较少。科学家育成一个玉米品种需要6~8年,从参加区试到通过审定还要经过3~4年,初衷是为了保证品种质量和种植的适应性、安全性。据报道,我国玉米品种已经完成5~6次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已达96%,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增长到90%以上。研究认为:玉米高产优质杂交种在玉米增产中起到40%~45%的作用。
玉米品种审定需要过三关。一是“指标关”。在当时,国家区试容量有限,每年能够获得参加区域试验资格的品种极少。全国每年不足三分之一的新品种拥有试验资格。二是“数据关”。根据当时的审定标准,供试品种产量表现仅超过对照品种尚未及格,还必须超过该组参选品种的产量均值才符合要求。三是“投票关”。根据审定流程,供试品种必须获得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的专家组投票通过。在严格标准下,品种审定难度增加,通过审定的品种很少。一个玉米新组合需要排队几年、十几年才有参加品种区试的机会。
据《全国玉米审定品种名录(2000-2008)》资料,国审和省(区市)审定玉米品种共3595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340个,省(区市)审玉米品种3255个。2001年制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进行修订,核心是提高品种审定门槛,同时进行了拓宽试验渠道探索。
随机检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统计表》有关年份报道的每年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前5名为例,显示玉米审定发展的新形势。
1984年:全国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玉米杂交种37个。位列前5名的有中单2号(2637万亩)、四单8号(1179万亩)、吉单101(1128万亩)、丹玉6号(735万亩)和郑单2号(632万亩)。
1994年:全国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玉米杂交种42个。位列前5名的有丹玉13(2891万亩)、掖单13(2407万亩)、掖单2号(2358万亩)、中单2号(2150万亩)和掖单12(1019万亩)。
2004年:全国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玉米杂交种59个。位列前5名的有郑单958(4295万亩)、农大108(2720万亩)、鲁单981(1143万亩)、四单19(1109万亩)和豫玉22(980万亩)。
2014年:全国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玉米杂交种64个。位列前5名的有郑单958(5406万亩)、先玉335(4061万亩)、浚单 20(1694万亩)德美亚1号(1230万亩)和伟科702(942万亩)。
2015年国家农业部实施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放宽玉米品种审定进入渠道,通过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满足企业品种审定需求。这项措施激发育种人员快速释放科技创新积极性,新品种审定进入了“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快车道,玉米品种审定突显“大跃进”新形势。2016年审定品种(国审+省审)550个,2017年审定品种1069个,2018年审定品种1700个,2019年审定品种2274个。全国估计每年至少有4000-5000个玉米品种通过制种进入市场。用“大跃进”表述玉米品种审定新形势有褒贬两层含意:褒意是显示全国玉米育种人员释放积极性,许多优秀品种脱颖而出;贬意是暴露出审定品种质量悬殊,在数量增长形势下泥沙俱下。
新世纪以来,中国种业市值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至2018年的600亿元,其中,玉米从60亿元增至274亿元。同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
回溯源头,以1979年中国种子公司成立为标志,种子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和从专到优的历史变迁,开启了我国种子经营体制改革的进程。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标志中国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要求种子企业实行政企、政事、企事分开,从单一的国有经营到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直至2007年1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紧急通知》,全国90%以上的种子企业迅速派对重组。2008年8月,原隶属各级农业部门国有种子企业,脱钩完成率为85%,其中省、市、县三级分别完成91%、87%和84%。2010年12月,全国注册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700多家,其中,国有种子公司2000多家,民营种子公司增至6400家。在全球农资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兼并重组新形势下,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国企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到2018年底,全国种子企企从8700多家减至5908家,其中玉米种子企业1465家,遍及县乡镇的种子经销门店69万家。
截至2019年8月,中国种业上市公司共有11家。1997年“中国种业第一股”丰乐种业率先登陆;其后,隆平高科(亚华、秦丰退市)、农发种业、万向德农、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科技、荃银高科、神农科技以及苏垦农发等种业公司先后迈步资本市场(北京奥瑞金股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种企登陆资本市场之初仰仗本公司优势作物品种,随着形势发展均转向重点发展玉米种子业务。哪家公司在玉米育种研发投入和品种数量在种子市场占据优势,哪家股票就受到关注。股值要飘红,玉米必当家。
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据美国农业部报道资料,2014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5.53亿亩,2015年为5.34亿亩,2016年为5.27亿亩,2017为5.48亿亩,2018年为5.40亿亩,2019年为5.44亿亩,预估2020年玉米面积略有增加。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报道,中国玉米种植面积2014年为6.45亿亩,2015年为6.75亿亩,2016年为6.63亿亩,2017年为6.36亿亩,2018年为6.32亿亩,2019年为6.19亿亩,预估2020年玉米面积基本稳定。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
玉米育种七十年,
春华秋实谱新篇;
硕果累累流芳华,
满足国人肉奶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