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约为5000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科技期刊整体水平不高,几成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突出短板。
不仅是科技期刊的数量,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而科技论文的写作者人数或许更是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论文写作者队伍和如此海量的论文数量贡献为何支撑不起几本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科技期刊?业内人士称,国内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致优秀论文外流,并最终形成了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的确,在当前功利化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论文被烙上了浓烈的商品属性,学术评价就像市场调节那样,强烈地引导着这种“商品”向最能获取利益的刊物聚集。既然如此,放弃所谓的“不合理学术评价机制”,即不再片面追求老外发明的SCI评价体系的做法,自搞一套,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是否就能破除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呢?我看未必,这充其量只是摆脱学术功利化之前的一种权宜之计。
首先,从根本上看,一份好的学术刊物必然是坚守学术本质的,必然要跨越国籍和语种。一国或一地的学术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外部的人为因素,合理与否都很难影响它的学术品质,也很难撼动它的学术地位。
其次,仅仅靠吸引本国的优秀稿件撑不起一份高水平期刊。科学无国界,真正的高水平期刊都要开门办刊,既要千方百计留住国内优秀稿件,更要想方设法吸引国外优秀稿件。
其实,即使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废弃当前的SCI评价体系也不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当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够健全时,用至今为止尚无可替代的SCI评价体系评价论文的价值仍有其合理性。废除它,无异于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废除高考,占便宜的必然是有权、有势、有钱的群体,其最终结果必然类似于目前国内的各类科研基金——纯粹由国内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各类科研基金既不时招致学术圈的诟病,也没见砸出几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成果。在一个缺乏判断力和是非观的学术环境中,必须要有一条类似SCI这样的相对公平合理的“红线”。它虽然可能错杀了一篇,但更关键的,也保障了没有放过一千。
一个国家能否办出好的学术刊物很大程度上跟它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能否产出突破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无疑起到决定性作用。绕开这些,纯粹用学术评价机制“劫富济贫”,调节优秀论文稿件流向国内,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跳出学术功利化思维,还很有可能招致孤芳自赏甚至夜郎自大的口实。国内优秀稿件纷纷投向国外SCI期刊,其根本原因有如国内有条件的优秀年轻人求学大多向往海外高校。愈发明显的趋势是,在国内学术圈生存和发展,能做海龟的绝不要做土鳖,无奈做了土鳖的,也一定要想方设法到海外转一圈,这就像阳澄湖的大闸蟹,即使只是在阳澄湖洗了个澡,也能卖个好价钱。
无疑,学术评价是学术活动绕不过的坎。就学术刊物来说,其发表的论文会不时接受刊物外的各种评价,向其投稿的论文更是从一开始就要接受同行评价。但也正是公平公正的纯学术评价,保证了刊物的质量和信誉,这种信誉反过来又提升了作者的信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在当前的学术界,无论是培养杰出人才、产出突破性成果,还是办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其前提都是祛除学术功利化,让学术回归学术本质,构建有公信力的学术诚信体系,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良好的学术信誉。只有兴趣驱动,或摆脱了功利需求的学者,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这种成果投稿最在意的是信誉。刊物有信誉是真学者愿意向其投稿、为其审稿和编稿的先决条件。
(应中国教育报邀请而写,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10日第3版:不必为科技论文外流过分担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