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交天下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ongbing2 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Information Systems

博文

视角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已有 7637 次阅读 2014-5-15 15:39 |个人分类: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假设, 假说, 视角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支撑

视角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Claim:视角主义是比逻辑经验主义更进步的科学哲学思想。


Definition: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大抵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视角主义支持的观点包括(1)任何给定的一个判断,从某种角度去看,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下,都是对的。(2)The opposite of the great truth is also true.(3)视角主义侧重探讨做出某个判断的视角和情境。

Subdefinition:视角(perspective)是什么?一些假设所组成的语句集合。此处不展开,若有兴趣可来信探讨。


Reason 1:“逻辑”的继承与发展

 逻辑经验主义坚持:一项研究的假说要有逻辑支撑,即从最初假设的一些信念,按照逻辑规则能够推导出假说,如果这些假设的信念历经多次的经验检验(empirical confrontation)赢得了我们超过合理怀疑的信任,那么它们就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此处略展开:为什么要有理论基础?没有不行吗?没有就不是研究吗?当然可以没有。但是,若一项研究没有理论基础,要么没有意义,要么它面临的风险就很大。什么意思?(1)没有意义:若一个假说仅仅是胡编乱造或天马行空的想象,经过一番辛苦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若数据分析结果与假说相符,我们对这个假说的信心也不会增加多少,因为统计数据分析归根结底只能呈现相关关系。若数据分析结果与假说不符,我们对这个假说的信心也不会减少多少,因为它本来就是胡编乱造的。所以,没有理论基础的假说意义不大。(2)风险很大:若一项研究本身就少人问津,寻得理论基础不易,就要求研究者做些大胆的假设,这些假设用以支撑该研究的假说。这样风险就比较大,因为独行于前途未卜的险路,当然不如走在康庄大道上来得安全。但是这种风险是值得冒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有影响的创新实践。)

  视角主义欣然赞同逻辑经验主义的上述观点,它更进一步指出(1)一个假说不应该只有一种逻辑支撑,应该有好多种,我们要开动脑筋“多编些故事”来支撑这个假说,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故事好。(2)我们不应该只从正面研究一个假说,还要从反面研究这个假说,即研究这个假说的否命题,探讨这个假说的否命题的多个逻辑支撑。

           

Reason 2:“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逻辑经验主义坚持:一项研究的假说要接受经验检验(empirical confrontation,empirical testing,etc.),经受住检验的假说是对的,这个假说的逻辑支撑还值得我们继续信任;经受不住检验的假说是错的,这个假说的逻辑支撑可能需要作出某种改进。

   视角主义支持逻辑经验主义关于假说需要接受经验检验的观点,但是进一步指出假说都是对的,经验检验的目的是发现在何种情境下,在何种视角下,一个假说是对的。

   换一种说法,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在经验检验阶段没有新知识的出现,而视角主义则认为即使在经验检验阶段也能发现新知识。


Acknowledgement:逻辑经验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哲学派别已经被宣布死亡,但其精神遗产仍贯穿于当今经验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是逻辑经验主义后继的其它科学哲学派别(如历史主义学派)所不能及的。逻辑经验主义在天才的哲学家们的放大镜下可能早已是千疮百孔,但是它们不会对科学研究实践造成太大的问题,只要科学家们对它们保持足够的警醒。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赞同爱因斯坦的论述:“我对任何‘主义’并不感到惬意和熟悉。对我来说,情况仿佛总是,只要这样的主义在它的薄弱处使自己怀有对立的主义,它就是强有力的;但是,如果后者被扼杀,而只有它处于旷野,那么它的脚底下原来也是不稳固的。”爱因斯坦从认识论与科学的相互关系角度对他的这种观点做了解释。他写到:“寻求一个明确体系的认识论者,一旦他要力求贯彻这样的体系,他就会倾向于按照他的体系的意义来解释科学的思想内容,同时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的体系的东西。然而,科学家对认识论体系的追求却没有可能走得那么远。他感激地接受认识论的概念分析;但是,经验事实给他规定的外部条件,不容许他在构造他的概念世界时过分拘泥于一种认识论体系。因而,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定像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就他力求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像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所给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论,他像一个唯心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提供出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得住脚而论,他像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是他的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至可以像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或者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许良英,范岱年, 1976,p. 480)。爱因斯坦的解释相当精彩,我欣然赞同。然而,我更喜欢Kanazawa(1998)的解释:现实世界太复杂了,所有的假设、主义都是对现实世界某(些)方面的描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52-794694.html

上一篇:学者的魄力
下一篇:Have Something to Say and Say It Simply
收藏 IP: 175.159.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