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好的科研思路什么样? 精选

已有 17285 次阅读 2014-8-24 15:11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思路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首要因素。有人说,我每天都能提出几个研究思路,可惜没有人帮我实现。有人说,我想到的所有思路都发现被别人做过了。其实这些情况都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研究思路不稀奇,好思路才难得,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许多人不具备评价思路的能力,思路评价能力简单说就是分辨那些属于好思路的能力?

到底什么样思路才是好的,个人认为,好思路要具备三个个特点或性质:新奇性、合理性和可验证性。


一、新奇性。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新问题,新是科研思路的最关键和基本特征,但是只有新是不够的,别人没有提出,或不屑于提出的思路表面上都是新思路,但并不是好思路,好思路不仅要新,而且要奇,出奇才能致胜。例如最近有学者证明褐色脂肪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恶病质的重要原因,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褐色脂肪对健康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细胞具有促进代谢的功能,能减少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但同样这种细胞,对恶性肿瘤来说,则是导致身体状况恶化的元凶,这样的研究思路就具有新奇性。同样最近有学者发现HO-1是导致肥胖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原因HO-1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好蛋白,具有抗炎症抗氧化的作用,许多研究都从好的一个方面研究,但从危害健康的角度就属于新奇的思路,因此这个研究最终发表在著名杂志《细胞》上。在我所关注的领域,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微量氢气能通过选择性抗氧化治疗脑缺血,这一研究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人们过去长期以来认为氢气属于中性气体,甚至将这种气体作为潜水呼吸用气,对机体几乎不可能产生明显效应,这一观点显然和传统看法相悖,属于新奇性思路。该论文发表后迅速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到目前已经称为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合理性

合理性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要求的规范,有的思路具有新奇性,但缺乏基本的逻辑性。一些民间人士经常会提出一些非常新奇的思路,但是违背基本科学逻辑,只是表面上具有轰动效应,本质上属于垃圾思路。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最近有个日本人江本胜提出“水知道答案”的系列观点,根据这个观点所写的一套书也成为畅销书,我也曾经受到广告蛊惑买了一套。但该观点基本前提都违背科学原则,作为饭后谈资还不错,但作为严肃的学术观点,绝对是贻笑大方。这方面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学者,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观点,认真推敲也是站不住脚的。例如美国非常著名的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两次个人独获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先后提出维生素C具有预防治疗感冒、具有治疗肿瘤、具有长寿的功效,并长期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多次开展临床研究。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太大合理性,最终让学术界耻笑,非常不值得。科研思路合理性是研究可行性的基础,没有合理性的思路不值得深入研究。

三、可验证性

现代科研的基本模式是假说驱动的,无法验证的假说难以进入科研活动过程,当然从大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只是因为技术上的困难而无法实现的假说另当别论,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当时并不具有可验证条件,许多著名的假说许多年后才被证明。但是即使是这样,假说也必须具有理论上的可验证性。在科学发展的相对低级阶段,可验证性更为必要,尤其是作为普通科研人员,没有可验证性的思路往往难以产生发展的动力,更不要说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最近关于日本小保方STAP细胞论文被撤回的事件,仔细考虑就属于这种问题。其实这个想法具有新奇性,甚至具有逻辑合理性,但是缺乏可验证性,至少现在看是这样的。如果她足够威武,能给大家一个流畅的验证方案,拿出铁的证据证明其思路的正确性,仍然属于一个好思路,好研究,甚至可引起一场干细胞研究的革命。不知道大家最近注意到没有,欧洲和美国学者先后有两篇论文,一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证明在牙髓内神经胶质细胞能转化为骨髓简充质干细胞并最终分化为骨细胞。另外一项研究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学者证明非B细胞具有转化为可分泌胰岛素细胞的潜力,这两项研究虽然不同于STAP细胞,但基本思想类似,就是成熟细胞具有变成干细胞的能力。不过后面这两个思路所以好,是因为提出了可靠的研究证据。不过,具体正确性也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研究思路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好的研究思路就好像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当然好的指导思想要真正能实现,也离不开好的研究设计,如果研究设计不理想,好思路也不一定能最终成功形成成果。

本文已经在《意得辑专家视点》发表,转发请标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21930.html

上一篇:小RNA或能治疗埃博拉
下一篇:科研的悬赏激励模式
收藏 IP: 116.246.19.*| 热度|

36 王树松 张南希 秦承志 赵序茅 孙爱军 张强 党中华 曹君君 汤俊 刘军胜 王金良 陈敬朴 韦玉程 杜逸群 李桂顺 彭真明 刘云鹏 牛丕业 徐向田 王进 陈辉 Editage意得辑 李宇斌 王春艳 张波 陈理 曹禺 梁洪泽 divingmed htli taoshl aliala benxiaohai119 airuqi yanan2015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