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态指系统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的根本特性是稳定,即不随时间的延续而发生改变。一个系统的状态可以有多种,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保持不同状态的稳定而呈现为不同的稳态。耗散结构理论从热力学角度指出,稳态是系统的熵产生趋于0的状态,即最小熵产生定态,但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平衡态是一种熵极大(无序)的稳态,非平衡线性区的最小熵产生定态是一种近无序的稳态,远离热力学平衡的非线性区呈现的耗散结构是一种有序稳态。就是说,稳态可以呈现在不同的有序度、不同的目标值上;考察和评价一个系统的稳态,不仅要看其是否稳定,更要看其稳定在什么有序度、什么目标值上。稳态不是没有变动,而是通过调节机制能够消除不稳定变动而保持在目标值上。有的稳态保持的不是单一目标值而是包含多目标值的一个阈,它稳定在这一目标阈上,但又可以在阈值范围内变化,称为“亚稳态”。稳态的保持机制是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巳提出的有控制论的负反馈机制、信息论的信息调节机制、耗散结构理论的最小熵产生机制等。
人体稳态是医学特别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医学的“阴平阳秘”和西方的“血液质学说”都可以说是对人体有序稳态的最早模糊整体认识,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了“内环境恒定”理论,20世纪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内稳态”理论,钱学森提出的“人体功能态”和“亚稳态”学说是对人体稳态理论进一步提升。从人体整体稳态的建立、破坏、保持来研究和认识健康与疾病,应该成为当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稳态的概念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细胞间液)和淋巴。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显然经典的稳态只是指内环境,不严格的说是细胞外环境。目前稳态的概念已经扩大到泛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与发展。内环境恒定概念首先是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在1865年提出的。他认为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一个是比较稳定的内环境。内环境是围绕在多细胞动物的细胞周围的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特点是其理化特性及其组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处于相对恒定状态,为细胞提供一适宜的生活环境,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这是贝尔纳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
现代稳态的概念是指相似的状态,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于1926年提出的,是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和发展。在坎农时期,稳态主要指内环境是可变的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在不断运动中所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即是在遭受着许多外界干扰因素的条件下,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旦稳态遭破坏,就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随着控制论和其他生命科学的发展,稳态已不仅指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也扩展到有机体内极多的保持协调、稳定的生理过程,例如生命活动功能以及正常姿势的维持等,也用于机体的不同层次或水平的稳定状态,以及在特定时间内保持的特定状态。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系统稳态的维持需要感受器,效应器和反馈调节三个部分。复杂系统稳态往往是多种感受器,效应器和反馈调节相互叠加整合效应。
亚稳态指系统的状态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一种稳态。它是稳态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坐标描述中,这种稳态所保持的目标值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一个“环”或一个“阈”。“环”或“阈”的总值是不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的,但在“环”或“阈”的范围之内,系统的状态可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因而是一种亚稳定状态。
钱学森于1987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认为人体功能态就是一种亚稳态,它不象传统认为的那样稳定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而常常是保持在一定范围不断发生变动;这种亚稳态不仅在微观上是可变的,而且在宏观上也是可变的,在不同条件下人体可处于不同的功能态,可从一种功能态转为另一种功能态;各种功能态的特性不同,但都在稳态范围之内,都是健康状态。
二、稳态能力是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稳态能力应该是系统应对外来应激维持稳态的适应能力。稳态能力是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例如年轻人的组织再生能力相对比较强,其实是应对外来损害因素后恢复到稳态的能力比较强大。年轻人剧烈运动后很快能恢复体力,但年老体弱的人则无法很快恢复。稳态能力的维持需要锻炼,有人终生很少有小疾病,但一旦患病,就可能是严重的疾病如恶性肿瘤。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免疫系统缺乏足够的锻炼,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变的应对能力不足,导致恶性肿瘤发生成为可能。
变态反应现在成为流行性疾病,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其实是免疫系统稳态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因为这种患者对某些常见的过敏原反应过度,而这类过敏原由于对机体本身并不构成威胁,在免疫系统功能发育阶段应该属于被屏蔽的类型,由于在免疫功能发育阶段缺乏对这类物质的接触,免疫系统将他们作为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导致免疫炎症反应,发生疾病。
健康的本质是稳态维持能力。从稳态的角度出发,疾病可以被定义为稳态维持能力的不足,使机体和系统应对外来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应对外界不利环境最终表现为疾病。提高健康的本质就应该是提高机体和系统的稳态能力。
和稳态有关的研究内容包括,进化和适应,环境适应能力的调节,毒性物质的兴奋效应,预适应现象,内环境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能量代谢、体温条件、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酸碱平衡等的稳定和调节。
三、维持健康提高稳态维持能力应适当
作为开放复杂系统,稳态几乎是必然结果,但对人体这种开放复杂系统,如何提高稳态维持能力,尚缺乏合理的理论模式。不过我们可以从人体生理学特征了解这种稳态调节的特点。
人体稳态具有可调节性。各类生理指标都具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如果有外来干扰,通过各种反馈调节,最终仍回归到正常范围。如果运动可以提高心率,但休息后很快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多次体育锻炼后,同样运动条件下,心率增加的幅度会逐渐缩小。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心肺功能提高,或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改善,也可以理解为心脏发生了适应性改变。人体这种复杂开发系统,由于各种外来刺激后各种系统的偏离平衡都会有相应对抗机制的运行。例如运动增加心率,是为了解决运动时氧气消耗增加的需要,心脏增加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跳动频率,也可以通过增加每次跳动的效率,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需要心脏相应调节方式发挥作用,在调节方式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一方面的功能会提高,以适应将来同样的功能提高的需要。最终的结果是心脏应对运动的能力提高,表现出的是反应强度下降。
其他系统都表现出类似的特征,例如运动技巧的建立,用条件反射建立的理论可以很好解释。如果用稳态的观点也可以理解,神经元的多点联系特征说明神经系统几乎任何功能都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的距离远低于我们想象。但是许多这种潜在的联系并没有建立明显的输出。例如视听觉和特定运动功能的相互匹配,但是反复训练后,这种本来存在,但功能比较弱的联系逐渐强化形成快速的反应模式,条件反射建立起来,就形成了各种技巧。
间歇适应是快速获得适应能力的理想途径。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持续性作用,容易导致系统损伤效应,但间歇性处理则可以获得理想的适应能力。许多研究发现,间歇性应激刺激是获得更理想适应效应的手段。例如缺血适应、低氧适应、氧化应激、高温低温、体育锻炼等,均发现间歇性刺激比持续性刺激更为理想的诱导效应。间歇性刺激可以给系统提供充足时间恢复到平衡状态,这种刺激反应恢复的过程正是使系统更有效提高应对更严重刺激能力的理想途径。产生适应的另一个条件是适当打破原来平衡,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刺激强度相对减弱,为提高适应效率,可以随着适应的改变,逐渐提高刺激强度。例如,体育锻炼应该逐渐提高锻炼强度,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另外为维持适应效应,应该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否则系统会恢复到原来的不适应状态。
个人理解,任何现象都有一定缺陷,适应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例如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但心脏功能提高必然要提高心肌的收缩强度,一般表现为心肌更加肥厚,但维持心肌自身也需要更多血液供应,心脏本身对血液循环的需要也更高。这有可能会发生一个可怕后果,虽然这种人心脏应对运动的需要,但一旦发生血管阻断的意外,心脏损伤的程度有可能更严重。或者说更容易因为心脏缺血导致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因此,从维持健康的角度考虑,适当的运动比剧烈运动带来的综合效益更高。
身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体育锻炼确实能带来更好的身体状况,但长期健康可能带来的另一个潜在问题是免疫系统反应的不足,所谓小病不断,大病不犯, 长期有小病的人可能更加长寿. 而表面上体格健壮的人,一旦患病,往往十分严重的例子也非常多.大概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体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