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科研的缺陷和局限性 精选

已有 9673 次阅读 2012-9-22 12:27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研, office, 局限性

 许多研究方面的漏洞和不足往往是作者自己最清楚,发现缺陷和不足是学术交流的最大收获,而比价好的一种方式是研究者自己随时总结和分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今天我们的一篇论文被接受,经过整整一年的积累,发表这一篇论文成为工作的最终体现,但总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工作结束后才发现自己的研究有太多的漏洞和不足。

我们的假说是脑组织受到手术过程的损伤后,局部脑组织出血会导致发生凝血,凝血和损伤都可以造成局部的凝血酶功能亢进,凝血酶经过特定受体作用下,启动和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途径,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我们把检测的内容集中在损伤后24小时,检测指标包括组织的凝血酶活性、细胞凋亡情况、受体和信号分子表达情况,采用不同阶段的阻断和激动剂,观察对下游目标分子的影响。最后结论是这个通路是存在的,是重要的,是有意义的。

表面上似乎思路清晰,结论明确,但自己对整个工作的漏洞和缺陷仍心知肚明,比较大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单点代替动态变化

例如检测凝血酶的变化,我们只检测损伤后24小时的变化,出现典型变化没有错。但这个数据我们是为了说明凝血酶增加是导致损伤的重要原因。损伤检测的是24小时,但发挥作用绝对不可能是24小时后的变化,应该是24小时内的变化,如损伤后早期1小时、中期6小时12小时和后期24小时。24小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意义,但意义比较小,而早期的变化才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第一个关键数据都不够细致,无法提供重要的支撑。不过从理论上分析,24小时增加往往可以提示早期的变化,因为这个后果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毕竟没有直接检测的数据,显得证据不够铁。另外受体和上游信号分子的变化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细胞凋亡、行为学和脑水肿等尽管主要发生和明显表现在24小时,但许多分子过程,甚至最明显变化的分子过程恰好发生在这个结果的前面。但我们把所有的观察都定位在24小时,显然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

二、猜测代替推理

凝血酶的受体在脑内有三种类型,我们只选择其中一个类型进行分析,没有办法排除其他受体类型的作用。即使这一个受体,下游的通路也存在多种可能,我们选择的通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最后证明这个通路存在,但无法获得唯一和重要的结论。即使在这一个通路上,许多分子的活性状态也不是唯一。例如我们观察ASK1JNK分子磷酸化状态,我们只选择其中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类型,然后去检测表达水平,没有针对其他磷酸化类型进行分析,这必然会有不全面的问题。而且这些分子的磷酸化和功能存在多样性,这些内容都无法分析。因此最好应该对各种磷酸化情况进行分析,即使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十分明显,也应该进行检测。

三、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思维混乱

医学基础研究一般针对疾病,往往需要有应用的远景或联想,但许多研究根本不能从应用角度来恒量,甚至会引起思维的混乱。到底应该以治疗为目标,或者应该以确定现象和解释现象为目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例如我们这个工作,研究的采用阻断凝血酶或受体达到治疗脑损伤的目的。显然这个问题存在前提缺陷是这种所谓的虚拟治疗方式存在促进出血的危险性,也就是说从应用角度这个研究存在很大的疑问和缺陷。如果只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就没有必要考虑治疗效果。这有会导致这个研究的表面价值的降低。因此从任何角度考虑,都会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最后只能采用折衷的办法,从应用角度考虑研究的必要性,从基础理论角度考虑研究的意义。这显然又是一种思维的分裂现象。

也许科研就应该是这样,先解决局部问题甚至是伪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相关问题,然后继续解决新发现的局部问题,最终提高科研者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把握全面问题的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15713.html

上一篇:南丁格尔"胡言":健康五要
下一篇:氢气生理盐水对局部持续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25 许培扬 张南希 赫英 杨海涛 苏力宏 陈远川 高莉 郭卫 徐耀 曾庆平 唐凌峰 蒋继平 唐小卿 隋万美 李土荣 强涛 李毅伟 孙永昌 郑永军 王耀 唐常杰 陈理 zhangling yunmu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