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掉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lvershark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

博文

第二届工程地质高层论坛综述

已有 6245 次阅读 2011-2-10 10:10 |个人分类:会议通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坛, 工程地质

 
第二届工程地质高层论坛综述
施􀀁 斌􀀁 唐朝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3)
􀀂第二届工程地质高层论坛 于2010年9月28日在苏州举行。我国工程地质及相关领域内的30余位
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还特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讨论。
本次论坛是我国工程地质界的一次􀀂 华山论剑 , 代表们围绕以下四个议题展开了自由讨论: ! 工程地
质学的走向、机遇和挑战; ∀ 工程地质学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 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和交
叉; ∃工程地质学以及跨学科交叉项目的立项和申请。
论坛中代表们纷纷􀀂亮剑 , 各抒己见, 建言献策, 气氛热烈。王思敬院士就􀀂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 高屋建
瓴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他认为工程地质界正处在百花齐放, 攀登高峰的重要时期, 值得珍重, 稍纵即
逝; 工程地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 而是多个过程的耦合过程;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应注重跨学科多
源知识的大成综合, 结合多种研究手段, 做到􀀂 多剑合一 , 形成理论+ 经验+ 试验的学科体系; 要求工程地
质学家要以极高的想象力去认识自然, 以极强的智慧去调谐人与自然的相处; 他希望我国新一代工程地质
学家, 能集西方科学分析精华与东方综合智慧之大成, 以极强的智慧去拥抱􀀂 大成综合 , 以丰富的想象力去
修成艺术境界, 以极高涨的热情去另辟蹊径, 攀登工程地质学科高峰。黄润秋教授思考了工程地质在全球气
候变化大背景下所面临的新挑战, 如频繁发生的局部暴雨、干旱和超强台风等极端性气候诱发的新的工程地
质问题。他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工程地质条件恶化、工程地质作用和过程加剧、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弱化、
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变化和地貌演化过程加速等问题, 同时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如建立不同尺度的灾害
风险评估体系, 探索全球气候变化下地质和岩土灾害发生的新规律, 发展学科交叉等。罗国煜教授也针对全
球气候变化, 对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二化 叠加对城市
环境岩土工程与极端灾害事件的影响,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地学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工程地质现阶段
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城市群重大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链极端事件问题。施斌教授认为工程地质学今后的发
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往区域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方向发展, 为区域经济活动和城镇与工业
规划提供服务, 应该提升工程地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这一点它完全不同于岩土工程; 另一方面是
与岩土工程结合, 发展具有工程地质特色的岩土工程, 按照工程地质的发展规律发展岩土工程, 充分发挥工
程地质工作在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唐辉明教授肯定了工程地质领域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但
同时指出工程地质学科中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一是学科交叉综合与工程地质本体问题, 二是工程地质学
缺少精细研究; 他认为工程地质过程模拟和评价、工程地质信息技术、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下灾害风险预测和
评估是当前应该引起重视的关键科学问题; 工程地质学科的划分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贾永刚教
授针对目前国家的海洋战略, 认为工程地质正面临一个新的机遇, 可以在海洋工程和海洋地质中发挥重要作
用。唐春安教授指出工程地质不同于地质工程, 应该侧重于工程扰动地质变化对工程的影响研究。李文平
教授指出, 在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 工程地质在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的深部地质封存、深矿热水的开发和利
用、深海能源的开发等领域也应该有所作为; 他同时强调工程地质是以工程为价值取向的地质研究, 重点要
落实到地质上。汪稔教授认为区域工程地质问题应该引起各位学者的重视, 同时建议基金委加大这方面课
题的资助力度。秦四清研究员从新的角度研究了地震预测的可行性, 并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周翠英
教授强调了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并提到以下几个方面是当前新形势下需要思考的问
题: 工程地质学的定位; 工程地质学独有的理论体系; 能量方法在工程地质学的渗透; 精细研究对工程地质指导工程实践的意义。对于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她认为今后应该在现场试验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 尤其应该
迎合国家战略需求。马凤山研究员阐述了未来矿山工程地质学的两个关键问题, 即深部高强度开采下的岩
体力学行为与成灾机理, 海底金属矿床开采覆岩变形规律与突水机理。殷建华教授就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
科的联合和交叉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首先需要明确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关系; 除了与土木相关的传统学科
外, 他提出工程地质学还应该同采矿、石油、天然气、海洋工程等资源开发相关的专业进行联合与交叉, 尤其
是要把一些新技术应用到工程地质领域中来, 如光纤传感、遥感、计算机、计算方法、IT、互联网和物联网等,
提升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他强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思路应该具有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考, 工程
地质学者应具备否定的勇气, 敢于在尊重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并对提出的理论进行试验和验证。卞
正富教授从矿山开采和矿山测量的角度, 探讨了工程地质学在这些领域的潜在应用。杜延军教授从城市地
质环境的角度, 介绍了城市工业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相关修复技术。隋旺华教授介绍了一种透明土的实验
技术, 对透明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沈水龙教授强调了城市化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 他还提出
土木相关专业有必要强化工程地质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胡瑞林教授介绍了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 IAEG )岩土体结构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背景、过程及服务宗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姚玉鹏处长、刘羽处长和熊巨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工程地质领域中基
金项目申请和受理情况就如何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和立项提出了建议。总体而言, 工程地质方面的基金申请
数和受资助率维持在合理的增长水平, 区域工程地质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泥石流和喀斯特相关的课题申
请一直比较少。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同往年相比, 2010年青年基金申请数量有较大回落; 申请书的质量和竞争力偏弱, 获优比例偏低; 各单位之间研究力量和条件不平衡; 重点基金的科学问
题需更加突出, 应与申请指南紧密结合; %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依然是弱项& 目前产生的重大基础性
研究成果还较少。他们建议今后应该大力鼓励和帮助年轻的工程地质学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积极营
造基础研究的氛围。
从各位代表的发言和讨论中可以看出, 大家对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在我国新型工业化时期应该扮演什
么样的角色, 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等都非常关心, 对工程地质学的学科设置、今后的发
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 真是剑剑击要害, 剑剑有真知。尽管一天的讨论时间很短, 但收获
很大, 超出预期。代表们对这种各抒己见、松张有驰的论坛形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并希望延续这一交流平台,
不断提高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水平, 为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届工程地质高层论坛综述.pdf  来源:工程地质学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5-411593.html

上一篇:第五届亚太非饱和土会议(AP-UNSAT 2011)
下一篇: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收藏 IP: 218.94.142.*|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