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之美掩盖了些什么?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其名著《美学原理》一书的开头就曾写道:“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多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数学之美》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们,数学是以什么方式定义了我们的世界,数学思维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你可以不懂那么多复杂的公式,但如果你理解了数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有了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就会进入一个新境界。
《人与机》(正在撰写中)一书想告诉我们的是,世界并不像毕达哥拉斯和伽利略所说的那样:“万物皆数”和“数学是描述宇宙的语言”,其实,在数和数学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毕达哥拉斯定理提出后,其学派中的一个成员希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度是多少呢?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表示,而只能用一个新数来表示。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2的诞生。
这个小小√2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实际上,这一伟大发现不但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致命打击。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希帕索斯后被毕达哥拉斯投海溺毙。
这一结论的悖论性表现在它与常识的冲突上:任何量,在任何精确度的范围内都可以表示成有理数。这在希腊当时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信仰!可是为当时的经验所确信的,完全符合常识的论断居然被小小的√2的存在而推翻了!这应该是多么违反常识,多么荒谬的事!它简直把以前所知道的事情根本推翻了。更糟糕的是,面对这一荒谬人们竟然毫无办法。这就在当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一场大的风波,史称“第一次数学危机”。
事实求是地说,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根源就是数学,无论是符号主义、联行结主义还是行为主义、机制主义,离开了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数学体系,人工智能的大厦顷刻间就会老老实实地恢复成成自动化,甚至是机械化、木牛流马化,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机无人,或者说,有智无慧。
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里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思想的苇草,即我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依照目前的数学体系,在可见的未来,机器应该不会产生出“思想”,更不会伟大到可以“描述宇宙”,原因中姑且不再谈“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第一、二定理”,就是特定情境中状态参数的设置和表征、非公理的逻辑矛盾、直觉反思的不确定性就让当代的数学现形不少了,而那些真以为和假以为数学能够包打天下的学者可以抽空静下来,停止吆喝,问问自己在家能不能不靠父母,在外能不能不靠数学,仓廪实而知礼节呢?!
数学很美!但数学也像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不美的地方,这个应该承认,就是科学也有许许多多不美之处,AI更是如此:不要象当年的神学一样从鼎盛走向衰亡,......
附录两篇好文:
《数学之美》读后感
阴凉爱坐楼
第一次看到《数学之美》系列文章,是在2008年的Google黑板报上(那个时候Google还没有退出中国)。作者吴军博士当时是Google的研究员,后来到腾讯担任副总裁,两年后又回到Google负责人工智能方面项目,现在他自己创办了创投公司。可以说,吴军是从学术到工业,再到投资界的顶尖专家,在每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之所以对这个系列文章记忆犹新,是因为当初自己正在做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而书中举的很多例子正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其他数学题材书籍比起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吴军把抽象、深奥的数学方法解释得通俗易懂,给人以很多启发,也让人由衷感叹数学的简单之美和强大之美。
此后,吴军把专栏内容集册成书,并发行了两版,每次读完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至此,我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上对此书加以总结,以对这次持续十年的阅读历程画个句号。
一、学习建立解决智能问题的框架。在面对智能问题时,一般地可以考虑按以下四个步骤求解:1.将问题转换成数字描述;2.找到恰当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3.对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简化或近似处理,以便计算;4.求解目标函数。(对统计模型来说,还要利用数据学习参数)
在今天这个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统计模型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利器,因为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不确定的。从信息论的角度讲,统计模型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此外,摩尔定律的持续作用,让计算能力快速提高的同时,计算成本急剧降低,使得解决统计模型所需要的海量计算成为可能。
可以说,在科技发展的这个时间点,统计+数据+计算=人工智能。以前计算能力不够,统计模型无法得到求解,在当等式左边三要素都齐备之后,人工智能才就此走向了浪潮之巅。
二、在做事上,首先追求完成,而非完美。许多时候做事失败,不是因为人不够优秀,而是做事的方法不对。一开始追求大而全的解决方案,之后长时间不能完成,最后不了了之。在工程上,应该坚持寻找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先帮助用户解决80%的问题,再慢慢解决剩下的20%问题。
这么做至少有两个好处:1.节约资源。资深工程师往往倾向于低估简单方法的有效性,而完美的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但可能最后的提高不多,即性价比不高;2.简单的方案容易解释每个步骤和方法背后的道理,这样不仅便于出了问题时查错,而且容易找到今后改进的目标。
三、正确认识道和术。做事情的方法有道和术两种境界,具体的做事方法是术,做事的原理和原则是道。在术的层面,往往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努力。道决定了做事结果的上限,很多时候在术的层面再努力,也无法突破这个边界,这个时候就要考虑道是否正确。
对搜索引擎反作弊这件事,在术的层面的解决方案是,找出每个作弊的例子,分析并清除之。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而且不需要太动脑子,但是工作量巨大,不断会有新的作弊方法出现,难以从个别现象上升到普通规律,即所谓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Google从一开始,就认为反作弊实质上是个通信中解决噪音问题,并从加强通信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过滤噪音两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了搜索算法的抗作弊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做事的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
四、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很重要。人类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首先想到的是模仿鸟类制作振动的翅膀,但这种方法根本不能让人飞起来。读后感www.simayi.net后来英国人乔治·凯利爵士通过重新审视鸟类翅膀的功能,发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并制造了一架滑翔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滑翔飞行。后人从空气动力学这个科学原理出发,最终发明了现代固定翼飞机。
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存在上述“鸟飞派”和“空气动力学派”的分别。机器翻译中,最难的问题之一是词的二义性。比如Bush一词可以是美国总统布什的名字,也可以是灌木丛。最直接想法的是告诉计算机加一条规则:“总统做宾语时,主语必须是一个人”。如果这样做的话,语法规则就多得数不清了,而且还有很多例外。
真正简单却实用的方法是,从大量文本中找到和总统布什一起出现的词,比如美国、华盛顿、国会等等,对灌木丛也作如此处理。在翻译Bush时,看看上下文中哪类相关的词多就行了。这就巧妙地把一个人类的智能问题变成计算机擅长的计算统计问题。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所谓鸟飞派,就是指从经验出发,让计算机模仿人的思维方式,试图获得智能的做法,这个做法证明行不通。所谓空气动力学派,就是指搞清楚智能问题的本质,让计算机通过数据和数学模型解决智能问题。今天人工智能的全部进步,都是走后一条道路的结果。
《数学之美》一书,即使对不做研究或工程的人来说,也是开卷有益的。当吴军老师如讲故事般地,把复杂的问题以简单的数学形式讲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本深奥的公式是如此亲切和栩栩如生,也让人由此坚信,任何复杂的问题,最终都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可以说,数学之美,也是化繁为简之美。
《数学之美》读后感(2)
曉SHAO
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就开始学数学,多数人说起数学,恐怕都会觉得太难、太深奥。而且很多时候,似乎我们的工作也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数学知识。
不过有些事实我们无法回避,这个世界属于科学范畴的各种知识,它的底层逻辑,几乎都离不开数学。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现实的物质世界,还是虚拟的网络社会,都建立在一个用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复杂结构里。
《数学之美》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们,数学是以什么方式定义了我们的世界,数学思维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你可以不懂那么多复杂的公式,但如果你理解了数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有了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就会进入一个新境界。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比如让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人们一开始想让计算机学会人类的语法,但后来发现,要写出来的语法不仅数量特别多,而且实际的识别率特别低。后来科学家们在数学统计学工具的帮助下,让计算机计算出句子的出现概率,通过概率的大小来判断正确与否,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让计算机进行新闻分类时,科学家们也是另辟蹊径,利用新闻中的特征词来构建向量,再使用余弦定理完成了对新闻的分类。数学让我们抓住做事的规律也就是“道”。
那数学为什么这么有用,归根到底是因为数学能帮助我们发现仅凭经验无法发现的规律,找到仅凭经验无法总结出来的办法。比如我们是在数学的帮助下,才发现了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真正规律。而我们每天使用的全拼输入法,也都是靠着数学的帮助,才让输入效率不断提高。
最后,为什么说数学之美就是简单美。当使用数学的方法,“术”可能比较复杂,但是“道”却总是简单的。不管是计算机背后隐含的简单的布尔代数原理,还是使用数学来解决各种问题时体现出的简单思想,都向我们展示出数学之美就是简单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