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惯例,要写《2022年SCI新收录中国大陆期刊及简析》,可是今年实在没法写呀,主要是由于科睿唯安的政策的原因,2022年中国大陆新进SCI数据库的期刊,仅有1本,China CDC Weekly,详见此前博文:贺China CDC Weekly被SCI和SSCI收录。当然,中国大陆新进ESCI数据库的期刊今年有27种,这个数字还是不小的。已经可以预测,就SCI数据库新收录而言,2023年肯定是中国大陆科技期刊的丰收年,至少2位数起步吧。此前和2022年新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2023年(一般是6月中下旬)都将获得第1个影响因子,这些ESCI期刊如果影响因子JIF和期刊引文指标JCI表现优异,自然最有可能优先被SCI收录。
可年底年初,忍不住又想就英文科技期刊写点什么。想了半天,说说2022年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几个新吧,全新、半新,无所谓了,觉得有点意思的新事吧。不当之处,请大家海涵!
新期刊:
2022年中国英文科技新刊继续涌现中。官方认可的,2022年中国大陆新批准(或将批准)的英文科技期刊就至少有75种,其中50种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2年高起点新刊,详见中国科协官网的公示;还有25种为首批海外回归试点期刊,就是实际上为中国大陆所有但此前没有正式户口的;不确定这两个项目外是否还有少量单独批准的新的英文刊,或者中文刊改为英文刊的。可以预计,2023年这两个项目很可能继续,数量也很可能延续。2020年4月,我在《科技与出版》第39卷第4期发表题为《我国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的文章,就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规模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我国需要1000种左右的英文科技期刊。当时还不敢预计,实际需要多久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可以达到这个规模。现在看,提速明显,再有5年左右应该就差不多了。新刊不仅仅是在贡献数量,在质量上也完全值得期待,已经有非常非常好的种子选手,强力出击中。
新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多为借船出海。但早晚,中国需要自己的船,造或买。至少,不能绝大多数都是借。或者说,至少应该是多种模式并存。事实上,已经存在少量SCI期刊,没有海外合作伙伴,详见此文博文:中国有哪些英文SCI期刊没有海外合作伙伴。今年存在一个有趣的新现象,就是非常好的英文科技期刊停止了海外合作。比如,清华大学主办的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在与海外合作11年后,近期宣布从2023年起,只发布在清华大学出版社自建平台SciOpen上。这样的决定,还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几年前我曾说,检验自建平台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中国的好刊能否停止海外合作,只放在自建平台上。现在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勇敢地走出了第1步。当然,是否真正成功了,还得经历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这里都要再次表达对THUer的崇高敬意!
新模式:
大学/科研院所的期刊社/期刊中心办刊(或协调办刊),这是中国英文科技普遍采用的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专门的期刊社/期刊中心,部分大学的学报纳入其他二级单位管理了,有在出版社的,有在科研部/科研院的。新成立一个二级机构,哪怕是非建制的二级机构,对于大学,尤其是部管大学,并不容易。同济大学曾谋划成立校级的期刊中心,但……最终,2022年5月20日,在115周年校庆之际,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期刊中心正式成立。目前,期刊中心的刊群包括13本期刊(含英文期刊9本,中文期刊4本),覆盖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分支,同时也包含“低碳、智能、韧性”等学科前沿方向。期刊中心主任由学院院长周颖教授兼任,学院官网显示,是院属的部门,和学院办公室等平行。土木工程学院是同济大学最强的学院之一。顶级高校的顶级学院,专门设立期刊中心,很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安排,有可能有独特的优势,比如相比校级期刊中心离一线教授更近。
新势力:
尤其是全新的势力,参与办刊。比如,新型研发机构也参与到了创办新的英文科技期刊中,详见此前博文:新型研发机构的英文科技期刊们。此博文发表后,还有一些朋友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谋划英文新刊中,未来值得期待。事实上,还存在一些社会资本,以某种方式助力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比如,注册在香港的AME,在医学期刊布局颇多,60多种吧。再比如,程宗明老师创办的Maximum Academic Press,已经有19种期刊。青促会新老会员为主的年轻朋友们,是英文科技期刊the Innovation的主要力量。
一个很重要且非常有趣的讨论,中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我傻大胆地就此在《科学通报》67卷, 28-29期: 3367 - 3371 (2022) 发表了一篇题为《学术传播净收益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新框架》的文章,官网链接:https://www.sciengine.com/CSB/doi/10.1360/TB-2022-0407。此文也转发在科学网博客上了,链接: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8109&do=blog&id=1368089。后续与相关学界就此的讨论点之一是,由于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孱弱,如果立即拥抱金色开放获取(当然拥抱开放获取并不等于拥抱金色开放获取,可以绿色开放获取先行),的确有向外国出版社送钱的嫌疑,因此大力发展中国英文科技期刊迫在眉睫。这也算另外一个视角,大家就大力发展中国英文科技期刊达成更多的共识吧。更多的共识+更多的行动,实实在在的行动,使得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中国建设成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可以实现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