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胡业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胡业生 唤醒人的悟性,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博文

企业文化生态研究

已有 3273 次阅读 2009-7-26 20:33 |个人分类:悟性|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一刻也没忘记寻找社会因素、工作条件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1924—193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了相关主题的系列试验。结果发现,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影响不大,而谈话试验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改善员工的态度和理顺人际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意见和不满人皆有之,只是内容和程度不同罢了。有了意见和不满就要发泄,即发牢骚。这种牢骚是减轻压力,变害为利,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机制。牢骚者或是求全主义者,或者认为他们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而无权实施的缘故。一个和谐的企业,一定要畅通宣泄渠道,努力营造一种使人生动活泼又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切不可堵塞言路,挫伤工人积极谏言献策的主动性。
管理者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在于培养起与员工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式的整体观念,培养一种与企业共命运的情感。调动工人积极性的方法多种多样,激励手段亦是五花八门,光靠物质、金钱刺激远远不够。人总有不顺心的事情,释放出来后,得到理解人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对待意见、不满采用管、卡、压的方式,致使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工人的牢骚无处释放,敢怒不敢言。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纵观竞争力强,后劲足,信誉好的企业,他们的共同文化生态是:企业上下团结一致,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员工情绪稳定正常。企业渗透着一种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就是企业的凝聚力,即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金钱诚可贵,情感价更高。与之相反,一些出问题的企业往往是由于不善于听取建议、牢骚和不满,使员工长期生活在压抑氛围中。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往往只重物质给予,忽视情感沟通。而缺乏沟通的物质给予,其价值会大大贬值。短暂的物质刺激难以长久留住工人。“同床异梦”的心结,心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时机成熟,或小小的一点挫折,他们就会远走高飞。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优胜劣汰的压力下,社会不健全、不公平、不健康的现象使工人心理失衡,对不满的情绪和意见在所难免。企业应给予理解,积极减压,化解疏导。千万不能让这种情绪迁移到工作中来。一旦外界压力超过个人承受底线时,公司的损失可能不光光是员工本人的跳槽,相关无形资产也随之化为乌有,损失不可估量。在管理层中不乏“纸上谈兵”的赵括,但频繁的跳槽已经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古语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妙在何处?,心为何物?.妙就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心是灵活运用的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要想独步武林,高人一等,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所谓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不易为他人模仿的,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激励因素。而这种核心能力如果是有形资本,其管理成本势必过大。而凝聚在企业文化中的无形资产,其作用无法估量。例如,先进的技术也可能被同行模仿、借鉴,但创新的精神却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很难获得良好的业绩,而这种核心竞争力可能体现在专利,也可能表现为管理。但在专利和管理背后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县域企业,面临着同行的竞争。竞争的重点是企业的信誉和人脉的比拼,在于摸索出一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管理理念和发展策略。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强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资本投资从利润空间少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县域经济推进,本土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入县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企业保障制度完善,激励方法独特,约束机制健全,制度创新和科学管理水平较高。技术、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是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壁垒,但现在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在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提高生产率方面,本土企业与之尚有差距,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外向带动下,县域经济整体呈良性竞争状态。在完全竞争状态的博弈中,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具有同质性,企业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企业的盈利等于投资的机会成本。既没有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也没有企业被淘汰出局。双方管理水平动态提高。企业获胜法宝是竞争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有效快速整合。外地企业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本地企业着手完善工艺水平。在企业能力曲线上,所有的生产都在企业可能的度内进行。本土企业实际上是在吞并一些本土弱势同行后,跃上竞争舞台与外商竞争。客观上为外来企业在本地发展扫平了竞争对手。现在,本土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地联合本土弱势企业,以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培育有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以摊平市场占有份额,牵制外来企业。
本地政府为了实现就业目标,往往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平衡内外企业的关系,以期形成良性竞争循环。本地企业在有形竞争因素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应着力建构企业的草根文化,发挥管理经验和用人窍门等无形因素来获得竞争优势。就外来企业而言,由于生产分散,产品成本高,利润低,渗透性定价相对合理的性价比,很难达到其预期收益目的。外地企业转向迅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很难形成聚焦战略。外地企业不愿花重金推行其主力产品培育目标客户。当市场开发成本挤压其利润空间时,他们不会被前期的投资套牢锁定。所以对本地政府依赖性不强。本地强势企业在经历“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之后,看到的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如果能注意观察外来企业的各种信息,掌握从顾客、经销商、销售人员那里反馈的有关信息,以及客户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可能的机会与危险,用以完善本地企业信息不健全,不完善的缺陷和可能带给企业的风险。对外来企业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学习与模仿,不但保持了本企业的活力,还可以改变家族企业近亲繁殖所带来的视阈局限。外地企业在本地通常保持与局外专家和咨询机构就产业发展进行宏观决策,冷静客观分析市场行情,听取外脑分析建议,在这一点上本地企业与之尚有很大的差距。外地企业在本地雇用的企业经理人制和灵活的融资渠道是本地企业未敢尝试的全新管理模式。实践证明,有一定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参与企业原理是提高企业生产率不可或缺的因素。
外地企业在本地大多成为流星企业,不是因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也不是因为市场竞争出了问题,恰恰是不以为然的企业文化阻碍了其在本地的发展。外地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本地员工心智模式固化发生价值观上的冲突,外地企业成长和投资不足制约了其发展的速度。本地企业无法对新的市场做出创造性反应,以至于无法发展壮大。对于县域经济,外地企业关注的是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一旦这种优势后劲不足,外地企业市场开发成本就会被抬高,渗透性定价决定了利润空间的有限性,利润减小,企业无利可让,只能与民争利。争利的结果导致机会成本减小。一旦触及外来企业投资收益底线,外地企业就会放弃在本地的发展。在竞争的过程中,双方在博弈中生存,市场利润平摊的过程.双方的优势被抹平,内外企业在管理上相互嵌入,附着在企业文化深层次的一些因素,在相互交流碰撞中脱胎换骨,相互成了磨刀石。
众所周知,企业决策时,其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理性判断的前提。本地企业在选择力量上是有限的,是因为有限的理性障碍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实现。而造成企业有限理性的原因就是市场信息失真和有效信息不足。外地企业开拓市场的决策路径、方法给本地企业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对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和维护。外地企业对公共政策理解的深度和科学化的运用程度比本地企业有很多高明之处。比如,在文化教育、通讯、服装这些由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共同提供的消费市场上,外地企业往往能够直接、快速融入,而本地企业往往入宝山却空手而归,很难吃透政策精神。其原因是本地企业与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通常是管理代替服务,本地企业对自己本应享有的权力缺乏充分的认识.出现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尴尬局面。
鲜花:0朵  送鲜花       便便:0坨  扔便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86-245763.html

上一篇:文化生态走向刍议
下一篇:企业离破产还有多远?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