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评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hoolcao 真理的斗牛士

博文

我们都是活雷锋——论雷锋精神的网络内涵

已有 3335 次阅读 2015-3-5 23: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分享, 活雷锋, 雷锋精神, 网络精神

可能很少有人想起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这个曾经的丰碑,经历了刻板化、神化之后,如今已被淡漠、质疑。回想起雷锋,年轻人会觉得雷锋是一个古板的人,有些世故的人则会觉得他虚伪。雷锋真的古板、虚伪吗?雷锋精神真的是一个过时了的概念吗?当我们将一些被人为添加的外壳剥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雷锋,而且,还会发现,我们都是活雷锋

一、从网络时代穿越回去的雷锋

网络时代的精神,关键是分享。分享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同时也分享自己的好东西,无论是知识、经验、信息,还是图片、音乐、段子,只要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分享。关键是,这种分享是完全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能让分享者感到愉悦的。

虽然雷锋精神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一种公德意识,但当我们把它从所背负的意识形态的任务解放出来之后,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种分享精神:他愿意花时间做好事,那是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执笔写文并投稿,那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他在行军休息时为大家读毛选,是在与大家分享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不错,雷锋的有部分照片是后来补拍的。而且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雷锋的那些照片中,很多人物并不配合,表现出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还有更多的人配合得不到位,但照片中的雷锋始终浑然不觉,他的姿势永远是轻松愉悦的,他的脸上始终是微笑的。小时候,我拍照片的时候,总会觉得很紧张,一直到现在,面对镜头也很难做出一个自己满意的微笑。所以我还蛮羡慕雷锋那种轻松活泼的,有时候觉得他面对镜头的轻松感就像90后的年轻人一样。即使别人有各种看法,毫不在乎,愉快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好像我们在网络上分享和上传照片、帖子,那种快乐其实是一样的,哪怕别人说你脑残、低俗、虚伪、无聊,你都不会停止,因为你觉得开心,你觉得享受,你喜欢这样。在这个淡化了意识形态的时代,其实我们用不着继续高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要我们放下了这一切脸谱化的表达和构象,我们会发现,雷锋原来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这样充满了现代网络精神的人。

当你走得更近,你会发现,雷锋其实是跟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就好比90后,当年我们80后并不习惯90后的表达方式和生活态度,总喜欢说90后脑残,但90后根本就不介意别人说自己脑残,反而主动以脑残自居,互相嘲弄,搞得喜气洋洋,结果就是,说他们脑残的反而被嘲弄了。雷锋也是一样,这种毫不在意旁人的羡慕嫉妒恨,这种面对镜头自然愉快的表达,他的这种乐于分享,有时候你简直会怀疑,他是不是90后穿越回去的。这样审视一番之后,你是不是还觉得雷锋这个人很刻板,很虚伪呢?

 

二、我们都是活雷锋

现代网络社会,每个人都是活雷锋。

网络精神和雷锋精神都重在分享。过去,分享意味着优势的失去。而现在,网络时代的精神就在于分享,越分享越壮大,越分享越强。比如从古代一直到几十年前,读书人是很不情愿借书给别人的,现在不同了,看到什么好书,你就会津津乐道的说给别人听,还会帮人找好书的网络链接直接发给对方,让他更方便的去看,更进一步的,还有人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写书评,做推荐,这不就是活雷锋吗?

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有趣的故事、好听的音乐、牛逼的知识、奇怪的经历、伤心的往事、有用的经验、宝贵的知识,等等一切都可以成为分享的对象。当我们忘记了雷锋的时候,雷锋精神已经在每个人身上显现。

进一步的,雷锋精神和网络精神共有的分享精神,已经渗透到了经济领域,有的公司,专门做数据挖掘和分享,把自己的结论公之于众。有的公司,还做起了互联网金融,让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上自由分享自己的资金。这一切,都是在分享,都充满愉悦,就像雷锋一样!


作为即将老去的80后,我承认90后肯定要比我们精神境界更高,因为他们更善于分享,更乐于分享!我甚至敢预言,00后、10后,将比90后在这方面,还要更加高尚。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将越来越美好。

我们完全不必要为了我们忘却了雷锋而沮丧,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忘记了雷锋的雷锋时代,我们都是活雷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933-872271.html

上一篇:从不慢(也驳“从前慢”体)
下一篇:做博士后才叫做“踏踏实实”吗?【转载】
收藏 IP: 218.102.207.*|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