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zhichao

博文

为什么函数的定义要从变量说上升为关系说?

已有 1726 次阅读 2023-2-3 20:37 |个人分类:数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学内部,其他用到数学的学科都会用到函数。(就我所知是这样,如因本人才疏学浅有所遗漏,欢迎批评指正。)

什么是函数?说白了,函数就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这句简短的话已经揭示了函数的本质,但严谨性和抽象程度远远不够。

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第一册如是写道:

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函数的知识,例如已经总结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yx的函数。

初中实际上是用变量的观点和解析式来描述函数的,但从情境与问题中的两个实例可知(注:分别是中国创新指数i关于年度值y的函数,心电图测量的指标值v关于t的函数),但是这两个函数与初中的函数有所不同,比如都很难用一个解析式表示,而且每个变量的取值范围也有了限制,等等。

一般地,给定两个非空实数集AB,以及对应关系f,如果对于集合A的每一个实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yx对应,则称f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 x属于A,其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即数集A)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组成的集合{y属于B|y=f(x), x属于A}称为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这种“对应关系”。

以下我把初中的函数定义称为“变量说”,高中的函数定义称为“关系说”。函数定义从变量说到关系说是一个上升,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为什么是一个上升?很多解释不够充分,至少不能令我信服。

1. 认为变量说不能解释没有解析式的函数,而关系说能。

请问变量说的定义中有哪句话提到解析式了吗?“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这里面要求y必须表示成x的式子了吗?初中讲做函数图像时要列表,描点,连线。请问用列表法和图像法表示的函数,变量说就解释不了吗?

2. 认为变量说没有能力限制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关系说能。

如果采用变量说,难道就不能先取定一个集合A,再限定变量x取值于集合A吗?限制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由于集合论创立带来的强大功能。只要有了集合论,在变量说的框架下同样有能力限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3. 认为如果采用变量说,后续的关于函数的许多概念都说不清楚。

以单调性为例,当变量x落在I内时,如果x的取值越大,那么y的取值越大,就称yI上是x的增函数。这么说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初中不就是这么说的吗?只不过不叫单调性,而叫增减性而已。

再比如最值。函数的最值可以理解为值域的最值。只要有了集合论,基于变量说我同样可以定义值域。现在值域已经是一个数集了,只需要再定义数集的最值就能够定义函数的最值了。这也不依赖于关系说啊?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这三种解释都不足以令我信服。

直到我对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有了一点了解后,我才找到这个问题能够令我自己信服的解释。

函数概念最早在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大师的研究中出现萌芽。1673年,莱布尼茨首次使用了函数的英文词汇function. 1718年,约翰·伯努利把函数定义为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并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1821年,柯西引入了函数定义的变量说,表述与现代的变量说相似。柯西首次使用了自变量一词,同时指出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这句话回应了我前文提出的观点:变量说并不排斥没有解析式的函数)

1837年,狄里克莱的函数定义不再拘泥于“变化”,与现代的关系说比较类似。只是此时集合论尚未创立,定义域只能是区间。康托尔创立集合论之后,定义域得到一般化。1914年,Hausdorff利用“序偶”概念说清了什么是“对应关系”。1921年,库拉托夫斯基用集合定义了“序偶”。至此,函数的概念实现了彻底的数学化。

当然我读的数学史文献不够,也许上面的理解有失偏颇,欢迎读者指出。如果我上面的理解大致正确,那么函数的定义从变量说上升到关系说的关键节点在于狄里克莱。狄里克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数学家,学过高等数学的人也都学过狄里克莱判别法,狄里克莱准则等以狄里克莱名字来命名的定理。但是如果说以狄里克莱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数学术语,那肯定是狄里克莱函数。狄里克莱函数是在有理数集上取1,无理数集上取0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图像画不出来,物理意义很难想象,如果采用变量说就说不清狄里克莱函数算不算一个函数,因为变量说中的变量天然就有物理意义。(见本文开头:变量是某个变化过程中的量)但是如果采用关系说,狄里克莱函数就无可非议地是个函数。

总结起来,我认为函数定义从变量说到关系说是一个上升,是因为关系说中抛弃了变量的实际意义。虽然关系说的函数定义中也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但是它们可以没有实际意义。从变量说到关系说,抽象程度的确是大大提升,我们可以接受没有任何现实物理意义的函数存在。集合论创立之后,函数的定义域可以不限于区间而更为一般化,但这个推广迈进的步伐没有关系说的建立那么大。至此,唯一没有完全数学化的概念就是“对应关系”,尽管这个概念也已经足够抽象。最后序偶的定义为函数定义的最终完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函数定义实现了完全的严谨,彻底的抽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820-1374736.html

上一篇:为什么数学解答题一般不得使用图像法?
下一篇:为什么我不建议高一学导数?
收藏 IP: 124.205.78.*| 热度|

10 张学文 尤明庆 谢钢 高宏 郑永军 范振英 王安良 孙冰 杨正瓴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1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