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64J98Y99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H64J98Y99H

博文

中国幼教之父的早年求学历程 精选

已有 6076 次阅读 2009-1-12 14:1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幼儿教育, 陈鹤琴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在心理测验和儿童心理学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五四运动后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创始者之一、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提出者。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儿童,在青年时代就为振兴中华,为塑造民族新生命,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健康成长,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他反对旧中国封建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陈腐的教育,也反对全盘西化的教育。他吸取外国教育中的先进思想和有益经验,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实践创新,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教育道路。在长达60多年教育教学活动中,他在儿童心理、心理测验、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师范教育、难民教育和文字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和实践的开拓性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和特殊儿童辅导院,被誉为“东方的福禄培尔”。[1]

 

考入清华园

 

189235日,陈鹤琴出生在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一个破落的小商人家庭。6岁时,他的父亲不幸病逝。祖传的一个杂货铺也随后倒闭,于是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他的母亲身上。七八岁时,陈鹤琴便帮着母亲替人洗衣服来贴补生活,并勉强在家乡读了6年私塾。还是他的姐夫慧眼识珠,并慷慨解囊资助他进入杭州蕙兰学堂读书。蕙兰学堂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仿效美国中等学校设置课程,圣经与英文为必修课。对于陈鹤琴而言,蕙兰学堂是其打下全面知识基础与人生基础的重要关口。

19112月,陈鹤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他的哥哥通过读报获悉了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在国内招考的消息。这是一所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他不但国文、英文、数学成绩优异,而且完全符合诸如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周正、身家清白等报考条件的要求。经过百里挑一的严格考试筛选,一路过关斩将的春风得意,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堂学习。

陈鹤琴后来回忆道:清华学校原是一个某王公的花园。有荷花池,有假山,有溶溶的清流,有空旷的操场,有四季不断的花草,有崭新巍峨的校舍。环境之美,无以复加。[2]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风景宜人的校园美景,陈鹤琴感到自己的大学时代,好像是万象更新的新年,恰似朝气蓬勃的春天。他的希望,非常远大;他的前途,非常光明;他的精神,非常饱满;他的勇气,非常旺盛。清华的经历,深深地烙在陈鹤琴的心中。正如他自己所言:这种救国的观念是在清华养成的,清华创办的历史我很明白。清华的经费是美国退还的庚款。庚款是什么呢?无非民脂民膏而已。所以我觉得我所吃的是民脂民膏,我所用似的也是民脂民膏,将来游学美国所有的一切费用,也都是民脂民膏,现在政府既然以人民的脂膏来栽培我,我如何不感激呢?我如何不报答呢?爱国爱民的观点从此油然而生了。[3]陈鹤琴广泛阅读,汲取营养。有一本《富兰克林自传》,描写了富兰克林从印刷学徒到政治家的历程。他深深感到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非努力奋斗不可,非为人服务、为国效劳不可。他的理想与志向,扎根在清华的土壤里,落实在勤奋刻苦的行动中。他非常注重品德修养,在同学中有口皆碑。他创办了学校的青年会、同志会,砥砺品行,联络感情,规劝过失。他们还油印了一张小报,直到毕业。在清华期间,他还做了两桩一直让他几十年后都津津乐道的事情:一是他自己在清华园内校内办了一所校役补习学校,每晚上课,对象是学校里的工勤人员和杂役,通常会有三四十人上课;二是他在离清华园二三里外的成府村办了一所义务小学,教乡村的孩子识字、读书。他一人担任两校的校长,教师则由他自己与同学轮流担当。这为他日后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0多年后,他还深情地回忆此事,这是我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4]

 

留学美利坚

 

在美丽的清华校园里,荷塘岸边,绿茵茵的草地上,一群考取公费留美的青年在倾诉着各自的理想。他们有的表示,要到西方去攻读实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强兵,使中国这头睡狮猛醒;有的则要走医学救国之路,立志解除中国人民的疾苦,摘掉头上那顶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陈鹤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站起来说了这么几句话:“适才各位所言,鹤琴钦佩之至!我的志向是:为人类服务,为国家尽瘁![5]

1914815日,上海招商局码头热闹非凡,在当局与亲人的欢送声中,一条搭载胸怀远大理想和美丽梦想的年轻学子的中国号游轮向着远方起航了。20多天的海上航行,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学子,穿越太平洋,到达了檀香山,经过芝加哥中转后,陈鹤琴几经辗转,终于进入了霍普金斯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一路恰与陶行知同行。他原本想学医,但在反复思考后认为,为挽救积贫积弱的祖国,必须从教育人做起,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正如他后来写道:医生是医病的,我是要医人的,我是喜欢儿童,儿童也是喜欢我的,我还是要学教育,回去教育好他们。[6]发达的美国教育,全新的学习环境,对于陈鹤琴来说,始终感到新奇和充满着乐趣。他不但英文学得很好,而且对德文、法文的学习也下了不少工夫。政治学、市政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地质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等,他都认真听课,广泛涉猎。在霍普金斯大学,有一条著名的校训:真理使你自由!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知识,真理就是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无论道德,无论学问,无论体魄,都要服从真理。[7]

1917年夏天,陈鹤琴从霍普金斯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转至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修教育学。此外,在1916年和1917年暑假,他还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阿莫斯特大学进修。他的旺盛求知欲和广泛兴趣,为他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在校学生规模三万余人。其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代表了当时世界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学校拥有包括杜威John Dewey桑代克(E.L.Thorndike)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孟禄(Paul Monroe)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哥伦比亚大学,陈鹤琴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教育哲学、中学教育组织机构、学校体制比较学等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新教育运动的策源地,杜威的教育思想,陈鹤琴耳濡目染,耳熟能详,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内容以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为中心,即所谓以儿童为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习。从这些思想中,他触摸到了美国进步教育的脉搏。1918年夏天,陈鹤琴获得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回望留学美国的五年生活,他的求学原则始终是凡事物都要知道一些,有一些事物则要彻底知道。”(Try to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8]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最重要的不是许许多多死知识,乃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世界上所要知道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怎样可以在短短的五六年都学到呢?若要得到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你就可以回国后自己去探究学术,去获得知识,去探究真理。方法是秘诀,方法是钥匙,得到了秘诀,得到了钥匙,你就可以任意去开知识的宝藏了。[9]

 


[1]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65页。

[3]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73页。

[4] 柯小卫:《陈鹤琴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0页。

[5] 唐淑:《童心拓荒——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6] 唐淑:《童心拓荒——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7] 柯小卫:《陈鹤琴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6页。

[8] 柯小卫:《陈鹤琴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9]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1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209756.html

上一篇:Occasional Thoughts on the Road to Shu
下一篇:友人为邓亚萍博士辩护
收藏 IP: 114.221.125.*| 热度|

1 杨秀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