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考察科学中具体学科的发展历程时,从其创立到发展高峰,从高峰到风光不再,到门庭冷落,再到枯木逢春,再到新的高峰,诸如此类的一个个曲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全局性的、似周期性,每个周期大概是一代天骄的协同共振期。因为受到人类生命周期律的限定,这样的协同共振期表现为:短则20来年,长则50来年的高峰期。宏观上有一个节奏。
但就具体的学科而言,如果孤立的考察它,则能看到,在受到宏观似周期律下的高峰发展期以后,随后而至的是漫长的、平平淡淡的、成熟期。所有进入成熟期的学科一般的都在文献中被泛称之为:经典学科,或共识性理论。虽然也表现出似周期性,但是,其周期往往是远大于宏观周期(也就说,可能参与此次科学革命,也可能不参与此次科学革命,表现出选择性)。
换句话说,宏观的科学进展的周期是具体学科进展周期的差分。只有在多数具体学科的周期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类同性的特殊时期,才会观测到科学进步的宏观高峰期(也就是所谓的科学革命)。
从全球角度看,如果要有效的把科学革命的地理中心预设在某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必须是:有大量的处于平平淡淡的成熟期的具体学科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以此类学科的一流学者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且其人才培养是持续的。
历史上,科学革命的地理中心是与学科齐全的地理位置中心重合的。美国之所以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成为中心是与其具体学科的齐全与平衡性发展密不可分的(但目前美国也开始破坏这个格局)。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从理论上看,似乎一个逻辑性的结论是:下一次的科学革命不会有地理性中心。这个观点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文献的地理性非局部化(全球传播性)。但是,各具体学科一流人才的存在才是决定性的,而他们的存在依然表现出显著的地理性局部化(集中在某个国家)。
为何互联网上的文献全球传播性不能改变科学革命的地理中心性特点呢?这是信息论的基本论点:不能被解译的信息是无效情报。从而,是噪音信息。把噪音信息剔除是提高可解译信息的解译后情报准确性的必要手段。
在科学研究中,对论文类资料的解读能力被称为:品味。无论一份科技文献是如何的重要,如果读者不能品味,它就是对该读者而言的噪音。
就具体学科而言,如果某类重要的科技文献不能被该学科的一流学者所品味,那这类文献就是相对于该学科的噪音。而如果该类重要文献被某个地理中心的一流学者所品味出其价值,则由该类文献点燃的学科进步就只能是发生在这个地理中心。
科技文献对科学进步的推动作用首先就是表现为:能被读者品味。能被一流学者品味的创新性文献是最有价值的。反之,从历史上看,无论一份创新性的文献对具体学科的进步如何重要,在没有被一流学者品味出其价值以前,它就是噪音。在信息论里,噪音与垃圾是同义词。
这个事实对具体的创新性文献的作者是很残酷的。互联网只是提供了这类文献的生存空间,但是,其科学价值的被发现和利用还是依赖于具体学科的一流学者的品味能力。所以,高品味能力学者群的地理位置与具体学科革命性进步的爆发中心是重合的。
结论是简单的。如果我国要成为科学进步的地理中心,其前提条件是:1)在高校,具体学科是齐全与平衡性发展的。养了一大批成熟学科的、在论文发表上平平淡淡(学科在平淡期所决定的)的、但是有较高科学品味能力的一流学者;2)暂时不能被学界品味的创新性科技文献及写作此类科技文献的学者有社会平均意义上的生存空间;3)其它未知的条件。
之所以谈这两个具体条件是因为:1)平淡期学科的学者及学科面临出局的风险,而他们一旦出局就意味着一个30—50年的空白期;在此期间及前后,即便是科学革命爆发于该学科也无法参与(回天无力);2)多数情况下,暂时不能被学界品味的创新性科技文献及写作此类科技文献的学者的地理集中地决定了其研究得到品味的地理位置是就近的(个人魅力的作用和持续性人才培养的结果),也就是创新性科技文献的发源地与高品味能力学者群的地理位置是重合的。而高品味能力学者群的地理位置是与具体学科革命性进步的爆发中心是重合的。这种高度的重合性在上次科学革命的爆发过程中很是明显。
这20来年,我总的感觉是:我国学界在整体上(本质上)是被动的远离科学进步的要素,而在表象上却参与了多数学科的进步过程(中间产物),结果是:力出了,果实却没有收到多少。
总的缺憾在于:1)高品味能力学者群的缺乏;2)未被品味出的、创新性科技文献作者的艰难生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