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想与反驳”。这本书我在20多年前就读过多遍了,此后也时不时的读读。但是,我总是把它看成是一本论述科学进步宏观规律的书。
事实上,无论读多少书,我从来没有想过有那本书是论述我们具体的个人内在思辨规律的。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具体的人有多复杂啊。那只能是个抽象的个人!
我总是习惯性的把书中的论题看成是外在的,而自我是自由的、也是高高在上的,我有权在内心给所读的书打上各类标签,而且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公开我的标签。
我不会把自身变成为书中论述的主题中的一部分。如果是读小说,这种读书的办法是不会进入小说的任何角色的。所以,尽管我读过很多小说,可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一本小说的特定角色所感动过。我是外在的,只不过是个冷静的观察者。
以冷静的观察者、自由的评判者、深沉的思考者的身份读书是科学研究者的先天性素质。这是区别于热爱文学类作品读者的特点,他们很乐于把自身幻化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
作为一个基础科学的学习思考者,长期以来,对于我讨厌的理论,如果别人在批判的话,我很乐于火上浇油;如果别人赞美的化,我会多少也讨厌这个人。而对于我热爱的理论,如果别人在赞美的话,我也会立即的全力支持;而如果别人反对的话,也会多少也远离这个人。
这种读书、读文章的办法是不自觉的形成的。其后果也是明显的:对于不顺眼的,了了草草的一读了事;对于顺眼的,多读几遍也不烦。
这样做有错吗?
1994年,在读爱丁堡大学教师的论坛文章(校内印刷,内部发行)时,给我以深刻印象的一篇文章是谈:为何英国高校留不住顶尖的一流科学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岗位被不发达国家的三流科学家占据。这篇文章的立论是:问题出在英国学术界内部的自我批判精神的退化;这种批判精神的缺乏导致科学界作为一个整体丧失了内在的达成协作和进步的动因,从而,尽管英国高校还是有一流水平的科学家,但是无法对英国学界整体的一流化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从而,无法与美国匹敌。而且,文章还推论,英国高校面临的滑波问题事实上也源出于此。
这部分内容引出了我的一系列思考,最终的焦点归结为:
科学批判的地位为何?它是否是为一流水平化的基本推动力?
“猜想与反驳”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我认为这种批判是群体行为。从而,对前面的问题:这样做有错吗?的答案是:没错!
然而,物是人非!到了2004年,我开始怀疑这个答案。到了今天,我的答案是:错!因为:“猜想与反驳”是由个体完成的,是个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力完成的。作为统计性的宏观表现,“猜想与反驳”的论述是有普遍性意义的。
错在那呢?1)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批判或赞成的情绪左右了自身对“讨厌”类文献的阅读、消化和理解,从而,在客观上弱化了自身进行科学批判的能力;2)在进行科学思辨时,先天性的,对某种偏好性结论的实验论据掌握的很多,而对某种“讨厌”性结论背后的实验论据掌握的很少;这就是选择性阅读产生的“先天性”偏见;3)在进行对自身热爱的理论的有关推演时,找出反驳性的论据非常困难,而又不得不找出来,从而被迫的回头去读原来很“讨厌”的文献。事倍功半。要批判自己真是太难了!4)在进行高端理论的学习研究时,周边根本上就没有批判者,你必须自身成为一个平等的:批判者、支持热爱者。一个人,要“平等”的扮演两个对立的角色,太难了!
因此,我在想,“猜想与反驳”这本书与其说是论述科学进步的宏观规律的专著,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一本论述基础科学研究在个体内心所需完成的过程性规律的专著。
总而言之,科学理论上的创新研究:就是个体内心所最终完成的一个“猜想与反驳”过程。而外在的、表现在学界群体上的“猜想与反驳”性的论文或专著只不过是供思考用的原料而已。
我们能在内心无情的批判自身热爱的“理论”(实质上是猜想性的)吗?
难!难!难!所以,结论就是:学习和研究基础科学的大敌:自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