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rXiv上,F. Becattini 等人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Nobel Prize delay, E-print, arXiv: 1405.7136) 是研究诺奖的时间滞后现象的。
数据表明:自1900年到现在,在(5年步长的)最佳数据拟合意义上,诺奖的时滞由不到10年,以exp(at)指数函数律上升为当前的30年(物理, a=0.012)、25年(化学(a=0.008))、和23年(生物或医学a=0.008)。
分析获奖者的年龄表明,年龄也以指数函数律上升,物理学由1900年的42岁上升为当前的65岁,而且,到2100年将上升为92岁;化学由1900年的46岁上升为当前的67岁,而且,到2100年将上升为90岁;生物或医学由1900年的50岁上升为当前的62岁,而且,到2100年将上升为75岁。
因此,如果这个趋势没有根本性变化的化,到本世纪末,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将达到预期的人类寿命值。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论文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是什么导致发现与认可之间时滞的增加的呢?
作者们认为:1)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变化(科学家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寿命的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研究政策和聘用方针,培训时间的不断延长,等社会因素);2)在基础科学领域出现重大突破性发现的频率不断减小;3)取得进展的客观困难不断增大。
如果认为很多该得奖的因奖的数量规则限定而未得奖,则事实上,重大突破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从而,难于选择谁得奖好,由此搞得掂来掂去的而导致时滞的增大。但是,这类解释太牵强了。
博文作者认为:
按所得曲线,在2050年,获诺奖者的平均年龄为75岁左右,减去时滞40年,则在2010年,该潜在的获奖者的年龄中位数为35岁。由此可以判断,当前25岁到45岁间的人群的是2050年得奖的群体。
依此类推,当前35岁到55岁的人群是2040年得奖的群体。
当前45岁到65岁的人群是2030年得奖的群体。
而,当前55岁到75岁的人群是2020年得奖的群体。
由此,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来估计我国在2020年入围得奖群体的55岁---75岁的科研人员:有谁做出了重大突破(在1980S-1990S年代)?
对当前45岁到65岁的人群是2030年得奖的群体,有谁做出了重大突破(在1990S-2000S年代)?
有很多事情是有明确预期的。当然,统计学规律总是可以出意外的。我们会很有耐心的等待意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