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吴中祥的博文《对撞机最新数据仍想“分析出”根本不存在的所谓“上帝粒子”》中留言中,有博主要求祥细说明本人的观点:如果这类“证明”被发现是对“数据”的改造工程,就会连带的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很多证明的反思,从而怀疑主义将抬头,物理学进入由于海量数据产生的不确定性类的危机。特写本文。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科学数据是越多越好。这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博文无意对这点提出任何的异议。
但是,在使用数据时,尤其是观测类数据,或是物理测量类数据时,海量数据却带来很大的挑战。
以地球物理学中的 地震波 数据为例。对地震波的观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积累的数据多的无法想象。现在可能有几百个台站,日夜以每秒10个采样的速率在自动记录。
1)如果我们使用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可以对波场完成拟合,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同性弹性地壳模型,并进而用这个模型进行地震预报。与数据的完好拟合是以把弹性参数(两个)作为时空中的变化量来完成的,这种变化客观吗?客观!拟合的好吗?好的很!但是,所得到的弹性参数(两个)作为时空中的变化与真实的变化是一致的吗?完旦了,,,可以给出正面的一大堆证据,也可以给出反面的一大堆证据,你自己取舍吧!!
2)如果我们使用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也可以对波场完成拟合,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异性弹性地壳模型,并进而用这个模型进行地震预报。特别的,弹性参数有多个,你可以(机动的)组合若干个参数作为时空中的变化量来完成数据拟合,由此得到丰富多彩的地壳模型,没有解的唯一性!但是,可以解释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不能解释的很多特别的现象。与前面的办法对比,以牺牲唯一性为代价,也以引入更多参数为代价,获得了更为强大的解释能力!重大进步?非也!与前一种看来更原始的方法对比,我们可能更相信前者!傻了,,,可以给出正面的一大堆证据,也可以给出反面的一大堆证据,你自己取舍吧!!
3)搞数理统计分析,成果很快就出来了,地震预报很有规律吗!你看,这不是分形现象吗!好,来它个处理方法革命。很快的,各种算法多如牛毛的参与,各种相应的理论也出来了,非线性方程、混沌方程、随机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等等,以牺牲本质的唯一性为代价,也以引入更多理论为代价,获得了无所不能的解释能力!特别重大的进步?非也!我们连过去得到的也一并的抛弃了,科学理论的标准被修改为能与数据拟合!以远离客观的物质运动为代价,我们建立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理论,并称之为“数据说话”。多么强有力的论调!确定性被抛弃,主观性全面进入。我想要何结论就有那个结论!科学啊,真实万能的!
这么多的数据,这么多的科学理论,这么多成功的“马后炮”,这么多的大科学家,这么多的投入,这么长的历史积累,我们能预报地震吗?还是指日可待?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还是使用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一边去吧!早就知道不行!(事实上这种判断缺乏科学理性判断原则,是反科学的)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只不过是使用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过时了,放在20年前还行!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以八卦法为原理,好!查重,没有先例!国外谁干过?莱不尼茨的书中提到,八卦是重要的数学理论,好!还有,冯 诺依曼研究过八卦的代数结构,好的很!还有,X说过,没有新的理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好!还有,张衡的地动仪就是按八卦原理做出来的,太好了!!!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吧!
我说的这个案例有所夸张,所说的申请地震研究资金为虚拟的,只不过是对比上帝粒子的探测的路数而来的。
科学上,数据反演的非唯一性是被刻意隐瞒下来的,此类书籍和论文也很稀少。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主观标准,客观标准等也被搞得很软,一团稀泥,做成各种形状倒是方便,但是一块岩石,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制成各种形态就难了。
一旦放弃科学的内核(理性),所谓的科学也就不过是“大师”手上的一团稀泥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