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研究中海量数据产生的危机

已有 3459 次阅读 2013-3-11 09:5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

 

       在吴中祥的博文对撞机最新数据仍想分析出根本不存在的所谓上帝粒子》中留言中,有博主要求祥细说明本人的观点:如果这类证明被发现是对数据的改造工程,就会连带的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很多证明的反思,从而怀疑主义将抬头,物理学进入由于海量数据产生的不确定性类的危机。特写本文。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科学数据是越多越好。这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博文无意对这点提出任何的异议。

       但是,在使用数据时,尤其是观测类数据,或是物理测量类数据时,海量数据却带来很大的挑战。

       以地球物理学中的 地震波 数据为例。对地震波的观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积累的数据多的无法想象。现在可能有几百个台站,日夜以每秒10个采样的速率在自动记录。

1)如果我们使用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可以对波场完成拟合,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同性弹性地壳模型,并进而用这个模型进行地震预报。与数据的完好拟合是以把弹性参数(两个)作为时空中的变化量来完成的,这种变化客观吗?客观!拟合的好吗?好的很!但是,所得到的弹性参数(两个)作为时空中的变化与真实的变化是一致的吗?完旦了,,,可以给出正面的一大堆证据,也可以给出反面的一大堆证据,你自己取舍吧!!

2)如果我们使用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也可以对波场完成拟合,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异性弹性地壳模型,并进而用这个模型进行地震预报。特别的,弹性参数有多个,你可以(机动的)组合若干个参数作为时空中的变化量来完成数据拟合,由此得到丰富多彩的地壳模型,没有解的唯一性!但是,可以解释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不能解释的很多特别的现象。与前面的办法对比,以牺牲唯一性为代价,也以引入更多参数为代价,获得了更为强大的解释能力!重大进步?非也!与前一种看来更原始的方法对比,我们可能更相信前者!傻了,,,可以给出正面的一大堆证据,也可以给出反面的一大堆证据,你自己取舍吧!!

3)搞数理统计分析,成果很快就出来了,地震预报很有规律吗!你看,这不是分形现象吗!好,来它个处理方法革命。很快的,各种算法多如牛毛的参与,各种相应的理论也出来了,非线性方程、混沌方程、随机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等等,以牺牲本质的唯一性为代价,也以引入更多理论为代价,获得了无所不能的解释能力!特别重大的进步?非也!我们连过去得到的也一并的抛弃了,科学理论的标准被修改为能与数据拟合!以远离客观的物质运动为代价,我们建立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理论,并称之为“数据说话”。多么强有力的论调!确定性被抛弃,主观性全面进入。我想要何结论就有那个结论!科学啊,真实万能的!

这么多的数据,这么多的科学理论,这么多成功的“马后炮”,这么多的大科学家,这么多的投入,这么长的历史积累,我们能预报地震吗?还是指日可待?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还是使用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一边去吧!早就知道不行!(事实上这种判断缺乏科学理性判断原则,是反科学的)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只不过是使用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过时了,放在20年前还行!

       你申请地震研究资金,以八卦法为原理,好!查重,没有先例!国外谁干过?莱不尼茨的书中提到,八卦是重要的数学理论,好!还有,冯 诺依曼研究过八卦的代数结构,好的很!还有,X说过,没有新的理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好!还有,张衡的地动仪就是按八卦原理做出来的,太好了!!!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吧!

       我说的这个案例有所夸张,所说的申请地震研究资金为虚拟的,只不过是对比上帝粒子的探测的路数而来的。

 

       科学上,数据反演的非唯一性是被刻意隐瞒下来的,此类书籍和论文也很稀少。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主观标准,客观标准等也被搞得很软,一团稀泥,做成各种形状倒是方便,但是一块岩石,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制成各种形态就难了。

       一旦放弃科学的内核(理性),所谓的科学也就不过是“大师”手上的一团稀泥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69199.html

上一篇:微积分表达方式的升级:采用还是不采用?
下一篇:表象与理性:科学研究对象的两象性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9 鲍得海 许培扬 黄智生 陈冠宇 徐晓 陈小斌 朱桂海 戴德昌 丁国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