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时代的呼唤:局部与全局的动力(2)

已有 2733 次阅读 2012-11-17 16: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时代

 

       就全局看,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但就局部看,尤其是从个人看,动力的来源则是非常发散的。

       无论个人的局部动因为何,社会性的评价标准则始终是全局性的。

 

       因而,个人的局部性科学研究的选题方向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研究工作最终的社会价值,而无论其成败。对这种选题,总是有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义无反顾的发起冲击,尽管大多数人会失败的灰心丧气。

但是,这种冲击总会以某种方式将这类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传递给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从而成为他们潜意识下的选择。

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关于爱因斯坦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上的传奇。这类传奇往往把这看成是天才的大脑中的产物,或是爱因斯坦个人兴趣作用下的产物,而无视在马赫对牛顿力学提出哲学批判以来对物理学基本规律的各种质疑性研究工作,也无视黑体辐射,洛仑慈效应,迈-莫实验,等的实验观测背景。事实上,正是物理学的危机导致的在科学界群体内部的研究工作促成了爱因斯坦的选题。在这个意义上,发现和界定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因而,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义无反顾的对经典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如果不是已经在实验上揭示出这种缺陷,爱因斯坦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上的传奇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而此后的数字化革命可能也不会发生。

这就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大环境。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选题就是漫无边际的。我们如果无视科学发展的需求,单纯的出于自身利益或个人兴趣而选择科学研究工作方向,则运气好的,与全局一致,还好办;运气不好的,就只能是劳而无功。

 

我国的“科学家群体”缺乏对经典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的勇气和自信。但是,不缺乏要么绝对否定的打倒一切派,也不缺乏把它捧为神圣不可侵犯物的“科学警察”。

另一方面,我国的“科学家群体”缺乏对经典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的能力,轻视理论而重其使用价值的实用主义观点始终占上风。

 

对全局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对局部的漫无边际的游逛就是我们“科学家群体”目前的现状。

社会无法对这样一个群体表达她们的敬意。

 

在全球目前的大背景下,科学研究工作的竞争机制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形成了。

无论人们有何种借口,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产出的需求成为各国关注的目标。对个人而言,要么参与,要么放弃。要么得到过度热烈的支持,要么是无人过问。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判断出符合全局标准的研究工作选题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这是因为,局部的选题多如牛毛,而其中的大多数是“自我设定的问题”或是“solution generation without a problem” (摘自Prof. George C. Sih的论文)。

要判断出符合全局标准的研究工作选题有两个条件:一是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全面把握和理解,一个是洞察社会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产出的需求。

而这就要看环境了。如果没有一个对经典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的群体,也就没有这样一个环境。

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看期刊,尤其是名刊就是选题的依据。也就是说,他们把期刊文献看成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大环境。选题是从中来,成果也是向此处去。

一般地说,一个对经典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的群体的论文(或结果),无论是在那个国家,都是以非常保守的态度公开的,而且更多的是以口头形式传播的。

我国的论文考评机制(或唯论文论)在某种程度上把这样一批研究人员赶出了“科学家群体”。

显而易见,如果我国科学界要取得国际性的竞争力,就必然需要这样一个批判性群体的帮助和支持,而前提是批判性群体的客观存在。

 

这个群体的存在是困难的。因为它是历史性的科学发展的产物。正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无法人为的制造这样一个群体。如果我们刻意的制造,则后果是灾难性的。为批判而批判的路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群体,而不是需要所谓的战略科学家。

我国的大目标,建成现代化、创新型国家,这个时代在呼唤:有对现有科学理论内部的不足和缺陷发起不间断的冲击的,有能力、有勇气、有自信的局部群体的出现和客观存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33441.html

上一篇:学术上前进的最大障碍: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
下一篇:时代的呼唤:科学研究的职业化(3)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 曹裕波 朱桂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