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技创新的关键结构“创造、发送、接收、解释、使用”链条的形成

已有 3181 次阅读 2011-3-6 14: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宏观上,科技创新的关键结构是“创造、发送、接收、解释、使用”链条。这样一个结构是最基本的。

       这样一个链条是周期性的,即:创造、发送、接收、解释、使用、创造、发送、接收、解释、使用、。。。。

       但是,对具体的个人,一般地说,不会贯穿整个周期。然而,科技创新本身却要求他贯穿整个周期。这是一个人从事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

 

       第一个环节:创造-----发送

       一般地说,如果一个科学进展不发表出去,就绝对没有实际的、对系统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要么发表、要么灭亡”是针对此点的。但也只不过是对个人的。

       更为大规模的阻塞来源于期刊拒稿,而较小规模的阻塞来源于作者的非完整性论述。

       宏观上,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是:自由发表。网络提供了这一可能性。

       我国的期刊多如牛毛,发表一般地说没问题,但是,页数限制排除了作者进行完整性论述的可能性。

       第二个环节:发送------接收

       一篇发表的论文,如果没有读者,链条也就中断了。以大多数国内期刊发行数3000份估算,在这类期刊上发表与没有发表基本上没有差别。如果以“名刊”国内发行数30000份估算,其读者有一定的保证量。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作者认为他的工作是重要的,则会设法在“名刊”发表,但是,页数限额也许会迫使他放弃完整性论述。而如果进行序列性论述,则一般地说,其中的几篇拒稿会打乱他的企图。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的作者的论文都是非常分散的发表的,因而对读者完成全面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尽管理论上网上能得到作者的全部论文,但是,“钱”可能是一个阻碍,你得“定购”。

       作者对“名刊”的崇拜情节是可以理解的,它也自然的带动起读者对“名刊”的崇拜情节。

       宏观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巨大的分类论文库。网上免费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APS期刊对美国读者网上免费阅读的事已经有一年多了,国内新闻界竟视而不见)。

       第三个环节:接收------解释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阅读理解。对此,我有一个主观估计:以物理学为例,我国APS期刊的忠实读者为20000人左右,能理解文章内涵的大概也就是2000人,因而,有能力搞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大概也就是200人。

       (事实上,我国在物理学上发表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占全球发表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的3%左右。以全球100000人计,也就是3000人。扣除为发论文而发的论文,也就是2000人左右。以10%的人为非跟风者计算,也就这个数了:200人左右。

       以全国6000万本科毕业生计算,物理学类的最多是60万人,真搞本行的、会去读APS论文的也就是6万人,因而也能得到估计:我国APS期刊的忠实读者为20000人左右。)

       为什么我把读者的理解比率估计为10%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计决定的。(教改喊了20多年,只见退化,不见进化)。

       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理解所读文献的内涵,这个通道也是不流畅的。我国在这个环节上的现状是很令人泻气的。

       第四个环节:解释------使用

       这个环节主要靠实验室和工业界来完成。是以技术开发为主的。基于上面的同等理由,每个大类学科也就是100号人有能力搞创新性的开发。

       由于各单位的利益冲突及单位内部的分配体制,我估计也只有其中的10%的人是真干的。也就是说,不过是10来个人而已。

       这个环节的阻塞很明显。

       第五个环节:使用-------创造

       几乎所有的人都赞成这一点。但是,由于第四个环节的“绝对弱化”,也就跟这不成规模。

       哲学上,对是由实践中提纯出科学问题还是由“共识”出发?有很多人口是心非的。

       这个环节也是半阻塞的。

       总的来说:在6000万这个庞大的基数上,一旦以10%不改行(600万),再以其中的10%有能力(60万),再以其中的10%真有机会也真干(6万),则我国的科技创新队伍规模是很不乐观的。

       也就是说,网络解决问题了“创造、发送、接收”的环节,而“接收、解释、使用”这个环节是非常弱化的。这就更不用谈“使用、创造”环节了。

       原则上,“接收、解释、使用”这个环节的解决取决于科学理论素养,对科学理论的只言片语的理解、以及不完整的把握是这个环节的主要原因。其中,数学差绝对是重要因素之一。

       而“使用、创造”环节的贯通取决于哲学及人文素养。对此不多家评论。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一国的期刊论文发送大量的无效信息(错误百出)的论文,会如何呢?按思想惯性原理,“接收、解释、使用”这个环节会自动的终止。事实上,我国的研究工作者对中文刊物的不满起因于此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在宏观上局面是不利的,但是,对个人,贯通这一链条是有机会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19348.html

上一篇:P W Anderson发表论文谈BCS理论研究工作
下一篇:译文错误害死人,误读难道不害人?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