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研究完成后,就要写成论文。很多作者不加考虑的就是先写,再投稿,一家不行就换一家。在战略上,这就是:只要发表了就行。
在SCI风气的熏陶下,优先投高档期刊。这个战略适用于单纯以发表为目的的论文。本博文不谈此类论文。
在作者完成一项创新性理论研究时,研究论文向何处去是个重大的学术研究可持续性问题。
第一,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总是有一个更为基础(或是同等基础性)的理论,从而论文写作时的一个隐含的假设是:读者群了解基础性理论,从而论文有学术意义上的可读性。
第二,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总是有一个特定的研究论题(或核心学科),这个论题应当与所投期刊的研究论题有实质性的同一性,从而特定读者群能读到此论文。这个隐含的假设是:所投期刊的读者群关注所研究的论题。这是期刊审稿意义下的可读性(或明确为对都于读者的吸引力)。
第三,关键性的参考文献是在这个期刊刊登的,如果论文在这个期刊发表,在学术上能获得“自然的”学术研究持续性。
只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是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的最佳投稿期刊。
然而,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期刊是很少的(甚至是不存在),这样,就只能弱化某个(或部分)条件。
无论国内外作者,都普遍的在感叹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发表难的问题。为何?
1)综合化的期刊。相对于综合化期刊而言,理论创新性论文是不受欢迎的,期刊编辑认为可读性差。
2)专业化的期刊。对于专业化期刊而言,“第一”条件得不到满足,期刊编辑认为过于基础性,不属于本刊范畴。不具有可读性。
3)狭窄领域的期刊(极少)。在满足“第一”和“第二”(可能还有“第三”)时,作者认为期刊太狭窄,几乎没有作者心中的目标读者,从而,作者一般不选择此类期刊。
所以,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发表难是必然的。
很多作者,因为各类原因满足于“高端期刊发表”,在当时是得意一时,但是,迟早是后悔莫及。为何?
1)在综合化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几乎是“被忽略”类的论文。至少没有后续的研究发表,不能获得“自然的”学术研究持续性。
2)在专业化的期刊发表的论文,虽然作者会被视为“大家”,但是,多数作者只是满足于“做本专业的研究”,几乎不会(实质上是没能力)采用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的理论或方法,从而是不能获得学术研究持续性。
由于上面的两个原因,无论作者多么的自豪,也无论读者多么的高度评价,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的实质性内容都将在10年以内被忘却,也就不具有学术上的持续性,沦落为“泡沫”。
那么,我们要问的是:目前被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理论,其早期也是以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是如何得到传播而获得学术上的持续性研究的呢?
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的情报学界研究的结论是:经由二次文献,尤其是专著,在系统性的论述中采用(一般是经过再加工,或修订)。此类研究的结论是:二次文献是科学创新得到学术上的认可和持续研究的关键文献。
我国缺乏的恰恰就是此类属性的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的写作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考证原始文献正确性和科学价值,而且不应遗落关键性(或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原始文献,只有满足这两条的二次文献才是好的二次文献。一个学者终其一生,可能只能出版几篇此类综述(或几部专著)。
显然,在论文发表的考核指标体系下,二次文献的写作基本上被“终止”了。
由于我国学界在优秀二次文献上表现不佳,在大的学术舞台上也就必然的没有“话语权”。
而就后一代科研人员看,感觉是前一代科研人员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前一代没有出版优秀的二次文献把新一代引导到前人所取得的学术高点上。
而就前一代科研人员看,后一代的科研人员多数是在做“低水平重复”的研究,难于看到学术上的创新,或是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要继续问的问题是:二次文献应该是由那个学术群体来完成的呢?国际上,以及科学史上,多数的此类二次文献是有大学教授出版的。而更为关键的是,几乎所有的二次文献都是经由高校的讲授(部分或全部),或是在大量二次文献基础上编写的教科书而得到学术传承的。
在这个意义上,二次文献的学术传承主要是由高校教科书来完成的。我国的问题是,教科书直接拿来,自身并没有投入精力来消化二次文献。
这样,40年来,两代科技研究者都是直接的面对:一次文献。这样,实质性的科学创新,无论是有还是没有,都直接的沦为未知。即便是有,也得不到传承性的持续研究(因为无人解读),或是干脆的就不知道,或看不到,相关的原始文献。
在20世纪60年代,面对文献大爆炸的大趋势,未来社会学家的研究就把“二次文献”看成是应对其一次文献负面效应的关键文献。并且提出了“多次文献”的概念,认为这是一个大综合化的趋势。
综上,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发表难是客观的,如要发表,并取得学术上的持续性,就必须系统化,并归纳相关的大量“一次文献”,演化成为“二次文献”,再以专著形式,或是在专门期刊上发表。
这就是发表创新性理论研究论文的基本战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