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工程科学研究的楷模张涵信先生

已有 5125 次阅读 2017-11-27 17:0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出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在10多年后重新审视张涵信先生的专著【张涵信分离流与涡旋运动的结构分析北京国防科学出版社, 2005.】,感慨颇多。

       我体会他的研究准则是:

1)不赶时髦。在全球一片倒的湍流统计力学研究中,坚持工程科学的“可精确测量性”原则选择基本的物理量,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确定性理论路线,这是气魄。(放在当前的论文发表环境下,会被批为: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

       2)不迷信国内外文献对于普朗特分离判据的统计学解释和相关的理论建造形式,直接使用工程实测数据来研究这个准则的工程意义,从而建立了基于宏观平均流场来判决分离条件,使得分离流与涡旋运动的结构可以实际的在工程力学意义下得到测定。所得到的有关参数也就理所当然的可直接在工程上使用。这就是他的“工程实用性原则”。(放在当前的论文发表环境下,会被批为:湍流的极端复杂性使得我们可以推测,作者的研究是过于简单化了,从而没有发表价值。)

       3)专著的写作直截了当,颇具工程师的行文风格。完全的不同于一般的湍流论题专著,在哪里,先是一大堆的、对名人结论或论点的洋洋品论,尔后一大堆的术语,再一大堆的公式后,读者连作者的基本概念都无法理清。等到读者想看看作者到底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上取得了那些实际的、可工程化应用的结果时才发现,无非是一大堆既无理性理论的严格论证,也无工程实际的全场(或关键场量)的实际测量量,只是在不断的改变某个参数(理论意义并不唯一)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所绘图件的严格力学意义几乎是混沌态。而,往往,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声称取得了重要进展。而张先生的专著与此是完全不同的。(放在当前的专著发表环境下,会被批为:太没有理论深度了,也没有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学术价值。)

我其实很奇怪,在2005年左右,实际上的学术环境已经不利于这本书的出版了,但是竟然出版了(印2000本)。这说明,还是有很多人赞成张先生的写书原则的。这是非常正面的能量。

       在该书出版10多年后,它的学术价值依旧是很高的。我查遍了到现在为止的中文湍流专著,在使用【理论可靠性和实验可靠性】这双重标准之下,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本可以称得上是重要的涡旋与层流分离(现下期刊论文上热炒的术语,层流与湍流转涤)的学术著作,这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者的努力,正确的、客观的、从而是有科学价值的努力。

       声明,这是我个人的评价,既没有征求张先生或其学生的“认可”,也没有得到任何学术团体或机构的“审查”或“核准”,但是,我有绝对的自信,这个评价是公平的、公正的,是经得起学术上的历史检验的。

       我们应该给前辈们的研究给予可靠的学术评价,至少,我认为,这是个人应尽的学术责任。

       特此写本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87104.html

上一篇:学术“创新”的湍流现象
下一篇:高分子溶液爬杆效应-直觉与理性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9 周健 贾丙辉 刘俊华 郭战胜 吴斌 张家峰 李毅伟 周忠浩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