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11日,高绪仁在北京参加了美籍华人、著名膝关节专家张中南教授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和理念专项培训班。收益匪浅!感谢张中南教授的宝贵手术经验分享和指导!
上图:左;美籍华人、著名膝关节专家张中南教授。右: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徐州二院骨科)膝、肩关节专家高绪仁。
优酷视频: 张中南:给中国首富做膝关节手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5MTM4ODQ0.html
以下内容为转载:原载于2006年《文汇报》
张中南 膝关节里作“道场”(一)
医生的一天
我在上上下下听到老百姓看病难、医疗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当口,知道有这么一个有口皆碑的医生张中南时,决定眼见为实地近距离、零距离地跟踪他一天。
53岁的张中南正飞快地从上航医院他那不挂“院长办公室”牌的办公室,直奔底楼关节外科中心的门诊室。
此时正是2006年4月20日上午8点15分。
8点15分·问诊
他对我没有表示欢迎也没有表示不欢迎,他的注意力永远集中在今天来看病的病人身上。
我细细打量着,才53岁的他白发满头,尽管剃的是干净利落的寸儿头,但浑身散发出的一股天然的运动员健美气质,透出由里向外散发的自信和亲和力。
在这间最多十平方米的门诊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他的对面坐着一名年轻的男医生,那是他带的学生。准八点半,张中南开始看病。今天上午光预约的病人有16个。第一个进来的病人是瑞金医院的工作人员,她今天一早6点就出门,第一个来看病。张中南耐心地倾听病情,仔细看片子,用手抚摸患者僵硬的腿,详细地分析着病情,提出医疗建议。这样促膝谈心似地交谈了半个小时,病人才很满意地千谢万谢走了。
第2个病人是个70岁的老农妇,她在老伴搀扶下一拐一拐进来了。
张中南亲切地问:“从哪儿来啊,大娘?”
“俺从河南坐了一天一夜汽车来的。”
我插嘴问:“您老怎么会知道张医生的?”
“俺媳妇从网上查到的。”
张中南详细问了病人病史,检查后得出结论:“您老双膝患的是老年性骨性关节炎,X光片显示膝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您有心脏病史,我会进行术前检查,在心脏允许的情况下为您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先做一条腿,以后再做另一条腿,这样比较安全。”
“你说的,俺都懂了。”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妇连连点头说。
“先办个住院手续吧。”张中南话一停,老伴高声应答:“中!”那音调信心十足。
第三个病人是去年7月9日双膝做了关节置换术来复查的,开口一句:“我挺好的!现在无论刮风阴雨天都没影响。我100%的恢复了!”
张中南让他伸直腿、弯曲腿、蹲下、蹦跳、跑步检查后说:“你的肌肉力量还不强大,你还没完全正常,你别忙着做生意,每天必须坚持快走半小时,这样肌肉力量才会强壮。”
12点30分·午饭
已经中午12点半了,张中南不得不停止门诊,因为马上还有一个手术。听护士说他常常门诊看到下午2点,病人肚子都饿了,他匆匆吃一个苹果、喝杯牛奶,又进手术室。
今天他还算正经地在吃午饭,一碗咸菜汤,一盆荤素合一的菜,一碗米饭。他边吃边看电视屏幕,上面放的是准备开刀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的实况。护士报告说,病人有点紧张。就在10分钟吃饭的时间里,有个台湾来的病人拿着片子闯进来给张中南看,张对着光仔细观看片子,耐心回答着病人的疑惑。
12点55分·手术
中午12点55分,张中南穿上无菌衣走进准备妥当的手术室,我也换上无菌衣尾随他进去。对我来说,手术室是一个特别神秘的“电影院”,每天播放着悲壮的救死扶伤的电影。这个电影院此刻只有我一个观众,我一个人默默欣赏着主刀医生潇洒独舞,一脸自信和严谨。这是一个最常见的膝关节镜手术,只见张医生左右开刀,关节镜通过微小的蚕豆大的伤口进入关节内,能够明确诊断绝大多数膝关节伤病,并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关节镜包括一组放大镜和在关节内产生冷光的玻璃纤维,它让医生几乎可以看到关节内的任何部位。整个手术过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基本没有疼痛,损伤小,大多数病人在手术后当天即能下地行走,并开始康复训练。
张中南带着一个青年医生和四个护士有序地进行着手术,屏幕上出现坏掉的粗糙的关节状态。他边开刀边告诉我,在国外不做满1000例关节镜手术不能过关,一般医生可以做关节置换手术,但关节镜做二三百例还没入门,因为操作技术要求高。
1点21分手术完毕,才用了二十分钟,真快!
张中南走出手术室对我说了一句:“如果不熟练,做2个小时也可能!”他顾不上脱下手术衣帽,就直奔病人家属,报告手术成功。病人的妻子很欣慰地说,丈夫是个长年干体力活的机修工,他很快又能干活了!
我想起不久前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亲口告诉我,他长久的腿疾使他不惜重金去美国置换了人工膝关节,付了几万美元,最后忍痛不停地练肌肉力量还是成了跛子,只能“拖”着伸不直的右腿忍痛行走多年,直到有一天在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里认识了张中南的医术医德,才下决心请张中南开刀。吃过一次医疗大苦头的他,谨慎地多次派人去医院察访,回来的“探子”都口服心服地告诉他,张教授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地负责到底,病房里没有家属、护工陪护,都由专科护士寸步不离地看护。那里的药费是最便宜的,几乎所有的术后病人每天顶多吃两片“扶他林”和“先锋6号”。
当张中南为刘永行开刀时,他一打开就心中一乐,根本不用置换人工膝关节,只要去掉粘连,松解疤痕就完全能解决问题,而他术后也是“一天两片药”,只是比美国医院享受到更多的贴心贴肺的康复指导,合理的锻炼措施让他很快使病腿恢复得行走如飞。刘永行感叹道:“张中南的一句:‘我心中一乐,不用置换膝关节了’让我感受到他人性人格上的力量。如果换一家医院肯定会为我置换,因为这样可以多赚很多钱。”
1点半·采访
2点钟张中南要查房,所以他只给我半小时的采访时间。
“我先上一下厕所。”他腼腆地冲我一笑,哦,他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简直都忘了“方便”。
我坐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面对着一张墙上挂着的80岁老人秦永泉一笔一笔书写的百寿图。这是被称为上海“徐霞客”的秦老送给张中南、王笑利伉俪的答谢礼,医院门口还有秦老送给长航医院的千寿图。秦永泉从1990年3月1日至1991年8月3日骑自行车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单车走遍国内30多个省市,成为首次骑自行车穿越世界第二沙漠的成功探险者,在吉尼斯纪录上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但因多年骑车劳累造成关节软骨严重磨损,而且关节边缘还有大量骨刺,半月板、交叉韧带等组织也已经被磨损消失,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张中南医生手术,秦永泉的“0”形腿得到纠正,关节活动度也已经恢复,还成功地安装了适合患者的人工关节。秦永泉信心十足地说:“我还想骑自行车去港澳台看看,真正完成我游遍全中国的心愿。”
和我面谈时,张中南强调:“我不是把美国的技术和管理生搬硬套过来,我了解中国的国情,我只是想把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在中国推广,我不忍看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受罪受苦熬痛!我一心一意在全国培养年轻医生。从1998年回国已有三千多医生、康复师受过我的培训。”
中国大约有5000多万重症膝关节病人需要做关节置换或关节镜手术,而现在,每年只有几千个病人能得到治疗,由于手术水平与美国相比有10——20年的差距,使得很多病人花了很多钱还成为终身残疾。张中南原以为自己可以以技术救人,但发现他应邀频频回国讲学、带学生做手术,医院水准还是上不去。他明白只有下决心回来,才能办出理想的医院,带出一大批一流的医生和专业化的护士、康复师。“我不担心什么教会了学生饿死老师,也不担心学生学会了离我而去。中国太需要这样的医生护士,他们能去开创新的事业,办出高水准的医院,正是我想做的。”
如今张中南马不停蹄来来回回奔波,每星期一、二在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国际骨关节外科中心工作,星期三、四、五又在上海长航医院工作。虽然累,但很充实。
2点钟查房时间到了,采访中断。
2点钟·查房
十几个医生、护士随同张医生查房,把小小的病房挤得满满的。张中南和医生护士对话时全用英语,一是跟国际一流医院接轨,二是防止病人心理压力。一些外国人住院,他们不会因为是住在中国医院而感到有语言障碍。有个德国小伙子说:“不能想象当我把生命交给医生、护士时,还有个第三者——翻译。”
张中南要求讲英语,是要让每一个医生、护士能随时从网上和国外期刊上读最新技术信息。“没人给你翻译,那来不及。一个医生不能光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校里那点东西,那样出不了一流的医生护士。”
查房时,张中南习惯轻轻拍打着病人的腿:“怎么样?”护士对一位昨天刚开完刀的81岁的老太太柔声柔气地问:“阿婆,侬头昏么?”“不昏!”“站起来试试。”阿婆在护士的帮助下站起来了,我发现阿婆感激的眼神射向张中南。
我注视着张中南这双出神入化的手,这个每天动用了生命的所有能量,甚至一天要做四个手术的男人,让所有接近他的人都难以逃脱他的人格魅力。
张中南说,他在美国医院开始工作的第二天,跟着美国一位全世界著名的膝关节医生出门诊。他一年的收入达到近200万美元,但他自然地双膝跪地帮病人穿鞋、系鞋带。医生的这些肢体语言,比口头上说“为病人服务”的口号要实实在在得多。如今在长航医院,张中南规定病人提出病痛主诉后15分钟内必须给予有效止痛处理。所有术后病人只需用三天抗生素。科学、严谨、规范的医疗程序和护理流程大大加快了手术病人的康复进程,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危险。整体化、人性化护理模式使病人身心愉悦。人文关怀无处不在,我发现无论是床头先进的呼叫系统还是垫高了10厘米的坐便式马桶……处处都折射出一切为病人的人文关怀。这儿的医务人员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对待每一个病人,无论你是部长还是平民,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张中南 膝关节里作“道场”(二)
病人的故事
上午10点左右,趁张中南医生还在紧张看门诊时,我在长航医院安静整洁的病房里自由穿行,随意采访任何一个病人。
我和61岁的病人吴秋琴交谈,她是一个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来长航开刀置换双膝已二周,如今已能正常行走,以前她躺倒在床也痛,什么医院都去尝试过。看到亲戚双膝置换关节手术后走路还是像鸭子似的摇摇摆摆,一直不敢开刀。在《大众卫生报》看了“中南信箱”后感到自己有希望,但住进这个没有名气的长航医院完全是冲着张中南来的,没想到不是张医生一个人对病人好,这里的护士、麻醉师、康复医生,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那么尽心尽职,全程护理,包括治疗、处置、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完全不用家属、护工陪护。吴秋琴告诉我,她是一个很敏感很怕痛的有强烈反应的病人。在第一个黑色星期,医生、护士一直安慰她:“你不舒服就叫,有痛就喊出来,不要忍!”这里用药很少,她一天只吃一粒小药片,但一天一个样。护士长常来问:“你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住在这里心情很好,这样温馨的气氛、人性化护理应该在全中国发扬,这是医疗改革的方向。”
我又走进另一间二人病房,62岁的已退休的菜场营业员严惠芬做关节镜手术已一周,过两天她就要出院了。她十分满意医院的一切服务,特别提到住在这儿60元一天,7元钱一天饭菜很好吃,医生护士的服务挑不出一点点毛病。“像我这种退休工资只有800元的人,在这里享受到了国际一流贴心服务。”
走进房费才29元一天的六人一间的普通病房,以前搞纺织技术的76岁老太邵莉英兴冲冲下床走给我看:“我双膝置换了二个关节,张医生说我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回美国女儿家去了。我上海没亲人,医生像儿子似地让我勾住他的头把我抱上抱下。我享受到二级医院、一流水平的医术医德。像这么好的医生你们记者早就该大力宣传,如果我早两年知道就可以少受那么长时间痛苦了。”
71岁的翁甲文是个被上海四大名医院拒收的高难度病人,再有经验的医生看了他的片子都说:“开刀复杂、熬熬痛,保守疗法。”他止痛药吃了几面盆,感到生不如死。甚至有医生对他断言:“你这个病三个未知数:一用钱没底未知数,二开刀开几刀未知数,三开得好开不好未知数。你最后的结果只有骨头烂掉!”他欲哭无泪,走投无路。
他说是长航医院的张中南教授让他绝处逢生。张医生看了片子说:“难度高,感染得很厉害,但我要治好你!你今天就住院。”
“我没带钱。”
“没关系,有多少先付多少,你这病腿不能再拖了!”张中南心疼病人,不忍再让病人多痛一天。
3月22日病人下午一点进手术室,晚上8点手术才结束,开出来的脓水一大盆、刮鱼鳞般地一个个死角不漏地刮。
“第二天张医生就让我爬起来了。他亲自帮我冲药,每次冲2个小时,一天两次。我碰到贵人了!张医生一天中来看望我七八次。以前我痛得不许别人碰我,脸色铁青,现在我一天比一天神气了。”事后张医生告诉我,别的医生都叫他不要收这个病人,这个手术风险太大,做不好病人终身残疾还可能病变致死。“以病人为本是医生的天职!”张中南说,没有理由拒绝任何一个求医的病人。
几乎来这儿的每一个病人都活在一个故事里。
我在病房外医护患交流角上看到:“我们誓言:
尽心为您着想
尽力使你满意
用真诚和专业
让您相信,我们是最棒的”年轻的医生跟张医生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到病人的角度想一想,什么样的语言可能刺激病人。有个骨科博士对病人不好,被张医生开了。
护士长庞晋萍已是个工龄二十年的老护士,曾多次参加过国际培训,她欣慰地告诉我:“跟张中南院长干和在别的医院干差距很大。这里的一切和我的理念、价值比较吻合,我学到的东西能充分施展出来。”
“没人送我红包”
“没有一个人送红包给我。”张中南骄傲地表白。他对我说:“患者送红包是希望用红包买个平安。如果患者一进医院,就觉得医院把自己当成了上帝,他还会费尽心思研究怎样送‘红包’保安全吗?好的制度可以防止坏人得逞,而差的制度让好人也难以独善其身。”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红包,张中南有如下建议:医生职称和待遇要与工作量、诊断准确率、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病人满意度挂钩,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制定规章奖惩制度强制满足病人的服务需求;大幅度提高医生为病人诊治的报酬,令从事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劳动的医务人员真正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取得与他们付出相称的收入;建立一个多方利益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体制,对医疗红包进行严格的追究查处,使医生违规收红包的错误成本增高,不敢犯错以免失去稳定的高收入;作为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医疗的政策性投入和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令目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医疗市场矛盾得以缓解,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公平竞争来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我喜欢采访到家,我向张中南提出,能看看您现在的住处吗?“行啊,去看看!”爽快的张医生带我步行5分钟就到了医院为他安排的二房一厅上海的家。84岁的老母亲开门时一脸惊讶:“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平时你不到晚上10点不入家门。”孤独的老人很想留儿子吃顿晚饭再走,儿子竟说:“不吃了,我要减肥!”老人心疼地数落着:“你每天消耗体力这么大、减什么肥呀!”张中南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我血糖有点偏高。我已减了近10斤,再减2斤。”
很快告别了妈妈,张中南又朝医院走去,我知道他还要去查房,他不放心今天下午刚动了手术的病人,他不放心。
采访手记
住在浦东六年,我居然不知道浦东崂山东路523号有个上海长航医院,我的至亲好友没有人去过长航医院看病,这是个太不起眼的二级乙等医院,它无声无息地存在了几十年。就在长航医院大滑坡办不下去之时,2002年12月如有神助似地来了一位新上任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一流关节外科专家张中南院长,他带着一整套全新的国际一流的管理模式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创办了关节外科中心。长航医院因为有了张中南教授而日复一日地红火起来。
张中南,他早就拥有许多显赫的头衔,在圈内人和病人心目中他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曾是第二军医大学骨科博士。为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阿肯色州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是国际关节镜学会会员,国际膝关节学会会员,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和运动医学学会会员。1988年以论文《环锯法治疗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获国际理查德·欧考那奖,至今为获该奖唯一的亚洲人。他发明的“长骨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获美国专利。1998年创建北京慧忠医院关节外科中心,2000年创建河北保定国际关节病中心。现任的长航医院院长及国际骨关节外科主任是他的新头衔。在中国,他所做的关节外科手术最多(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共进行关节置换手术1800例,成功率99.6%,重大并发症0,感染率0。关节镜手术8200例,成功率95%,重大并发症0,感染率0)。
张中南对我说的最朴素的一句话,也是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的最高人生享受是看着病人一个个抬着、坐着轮椅进来,又一个个站着、笑着走出医院,这是别人无法享受到的快乐。心怀善念、心定神安的张中南说自己回到中国后,每天都处在这种享受中。他毅然抛弃美国的优越工作和生活环境,迎接新的挑战,目的就是要减少中国老百姓看病治病的痛苦,身体力行地做一个“一切为病人”的尽职的医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