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绪仁膝肩髋关节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XurenKnee 膝肩髋关节关节镜、关节置换、截骨矫形方向专攻

博文

肩关节镜监视下髓内钉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有什么优势?

已有 1957 次阅读 2017-8-27 07:46 |个人分类:十年磨一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 江苏省, 徐医附院, 徐州二院

  江苏省徐州市肩关节摔伤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问:

  高主任您好!我肩关节摔伤后肱骨近端骨折了。听说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好。请问肩关节镜监视下髓内钉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有什么优势?


   上图:高绪仁在为肩关节损伤肩关节疼痛患者进行规范化体格检查、病情评估。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暨徐医附院、徐州二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手术与康复专家、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高绪仁回答:


   您好!

   摔倒导致肩关节肱骨近端骨折非常常见。尤其常见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老年人。


 上图:骨质疏松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过去,我们经常采用保守治疗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近年,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方法的出现也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但是,时代仍然在进步。

   近年肩关节领域进展最快的一项技术就是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

   我们已经在创伤骨科领域使用肩关节镜治疗大结节骨折、取内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等等。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肩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已经逐步成为可能。

   德国的骨科专家Helmut Lill医生在肩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2部分骨折和3部分骨折是这个领域的先驱。

   

  上图:肩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上图: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上图: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上图: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上图: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查X片。


   关节镜辅助下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优势有哪些呢?

   1、对软组织的创伤更小。尤其在保护肩袖方面具有优势。

   2、围手术期及手术后的死亡率更低。

   3、手术失血更少。

   4、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更低。

   5、手术后肩关节粘连的发生率更低。

   6、能够进行肩关节关节内和肩峰下间隙的探查,找到除了肱骨近端骨折之外的伴发损伤并及时一并处理。

   肩关节镜监视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入肱骨髓内钉的精准性。

   为了患者以更小的创伤,获取更好的康复,我们一直在努力!



参考文献

1.Lill H,Katthagen C,Hertel A,Gille J,Voigt C.All-arthroscop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2- and 3-par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a new arthroscopic technique and preliminary results.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2 132(5):641-7.

2.Majed A,Macleod I,Bull AM,Zyto K,Resch H,Hertel R,Reilly P,Emery RJ.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revisited.J Shoulder Elbow Surg.2011 20(7):1125-32.

3.Hertel R,Hempfing A,Stiehler M,Leunig M.Predictors of humeral head ischemia after intracapsular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humerus.J Shoulder Elbow Surg.2004 13(4):427-3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9-1072896.html

上一篇:为什么肩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拍侧肩胛骨正位、侧位和肩腋位3张X片?
下一篇:什么是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病损切断环扎缝合固定法?
收藏 IP: 113.139.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