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知识越多,智慧越少?

已有 13651 次阅读 2011-2-13 09:55 |个人分类:读书偶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智慧, 顿悟, 渐修

最近翻看《六祖坛经》,比较之前的其他佛经,如,金刚经,维摩诘经,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需要讨论。六祖不识字(起码悟道时是不识字的,后来隐居15年,多有接触识字之人,未必真的不识字了),但是比能说会道的神秀要更接近领悟大乘佛教的道理。联想起,金庸的武侠《侠客行》,主人公石破天由于不识字,于侠客神功反而更容易看明白。这两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似乎知识少的人占了便宜,有了知识的人反而陷入了麻烦。似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知识越多,智慧越少。这个结论在老子中似乎也是指明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但是,我以为,这个需要讨论。就下面几点说说我的看法。
 
一、知识是人类思考问题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思考,没有思考就说不上悟道。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中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人是如何思考的,假如人能思考,动物能不能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去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能思考,也一定是有知识作为基础。一个与世隔绝,没有任何人的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思考的。也就是说,人的逻辑能力和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智商再高,也不能进行有效地思考。回头来看上述两个例子,惠能虽然没有上学,但是也跟着五祖身边一年有余,需要听到别人念经,也需要知道基本的佛经教义,否则连交流的能力都没有,更不可能改动神秀的偈子,那几个改动是需要很好的文化修养。也就是说,惠能通过耳闻获得了知识,这和自己看书获得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不会看,不会写而已,并非没有知识。即便惠能记住了一些经书的内容,从坛经上依然可以看出他的语言的粗糙,其哲学的深度尚不能跟三藏的《成唯识论》相比。不过这样倒有一个好处,比较容易看明白,都是大白话吧(举一例,坛经中有嫠牛爱尾一说,基本上资料中都翻译成西藏的牦牛。可是一想,不对啊,惠能怎么能给一群华南的本地人讲西藏的牦牛呢?其实,在我们老家(安徽),嫠牛是指黄牛中的母牛,爱尾就明白了。这种大粗话在其他佛经中很少看到。)。对于石破天来说,没有前面跟着谢烟客、石清、史老太等人学过武术的话,那他就对武术的基本讨论不清楚,如果是个武术盲,那看侠客图也就是图画吧,不可能有什么领悟。没有知识就去领悟是不可能的。
 
二、渐修和顿悟是有差别的,其效果也是差别很大。所谓渐修,是指经过刻苦的学习,不断地积累,终于悟道;而所谓顿悟,一念间就悟道,省却了修习或者学习的过程。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渐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期望,顿悟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渐修得到的领悟更加坚固,顿悟必有反复。在渐修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不断地解惑。比如,维摩诘经通篇都是解决疑问的。这些解惑都给可能的反复阻断了去路。而顿悟者尽管在顿悟的刹那也是道理明确,但是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论比较,因此遇到新事物,新问题,缺少有效地手段应对,仍会陷入迷惑甚至烦恼状态,不可持久。其实,从六祖坛经可以看出,惠能对金刚经和维摩诘经都是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的,虽然他不识字,但是通过别人诵读,一样记诵无误,和有知识的人一样掌握的很好。因此,惠能是渐修的人,不算是顿悟的人,只是他渐修的路较短罢了。在科研道路上,我们都希望走捷径去领悟高深的道理,然后利用这些道理做创造。事实证明,捷径是没有的,只有循序渐进一条路,当然在前进的过程中,方法是很关键的。
 
三、有智慧的人其实都是能够掌控知识的人,知识是活的。我们的受教育过程缺少深入的思考,缺少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得到的知识往往比较僵化,只在特定的小环境能够理解,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和没有一样,这样的知识再多都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在科研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人知识似乎很丰富,但是却不怎么会用。这样的知识就是在学习过程没有很好的消化,没有很好的进行自我化导致的。为了避免这样,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尤其是多思考所学习理论中的思想。
 
总之,我们需要学习,但是需要有方法的学习,让知识为我所用才是目的。同时,不要指望有捷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12458.html

上一篇:中国科研的希望:学习楚人和齐人
下一篇:科研:寻找丢失的想象力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12 武夷山 鲍得海 许培扬 唐常杰 魏玉保 陈辉 罗汉江 王帅 霍艾伦 孙学军 张伟 Donut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