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南极冰事(9)冰盖上的陨石 精选

已有 4340 次阅读 2023-7-6 20: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极冰事(9)冰盖上的陨石

张武昌 202376日星期四



20232月,一只考察队在南极冰盖上发现了一块重达7.6千克的陨石。目前南极已经发现了45000余个陨石,其中只有100个左右达到这个量级。

image.png

image.png


很久以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了,强烈的爆炸将自身的物质抛洒到宇宙空间,慢慢的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这些物质逐渐集聚形成了太阳和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image.png

宇宙空间中的石块(大的叫小行星)和尘埃一直不断的掉入地球,持续至今。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石块速度太快,与大气层的摩擦产生高温,使得石块在大气层中燃烧,有的燃烧殆尽,叫做流星,有的质量较大,燃烧后尚能留下一些掉落地面,称为陨石(陨落的石头)。

 

古人观察到陨石和流星,以及天上的星火,认为在天上有许多神仙的宫殿,星星即是宫殿中的灯火,宫殿建筑不够牢靠,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得天塌陷,陨石掉落,女娲用五色石头补天,可见当时就发现陨石和地球的石头有颜色上的差异。再往后,杞人因陨石坠落而忧天。

 

陨石轰击地球表面,地表各个位置的陨石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陨石落地后,如果质量较大,会有大的陨石坑,如果与人的拳头大小相近,则没有明显陨石坑。所以只能根据颜色来判断陨石。南极冰盖(还有北极冰盖)和沙漠是寻找陨石的好地方,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本色为白色和黄色,与陨石的颜色(多为黑色带彩光)形成鲜明对比。

 

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已知的陨石有60-70%来自南极冰盖。

 

陨石轰击南极冰盖各个位置的概率是一致的,但是人们陨石被发现的地方集中在如下图所示的几个位置,这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南极冰盖的各个部分处于不同的动态过程中,在冰盖的上部(中心)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尽管降雪也较少,但是融化和冰的升华也较少,因此冰雪在此累积,重力将冰雪拉向低海拔区域,使得冰盖动态平衡。

image.png

在冰盖的下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尽管降雪比上部多一些,但是融化和下降风导致的升华使得冰量减少,称为消融区ablation zone。此处有些区域雪被大风吹走或者融化又冻结成冰,所以没有白雪覆盖,称为蓝冰区blue ice zone。蓝冰区1949-1952 发现,只占冰盖面积的1%

image.png

南极冰盖的蓝冰区

image.png

由于上层冰量减少,在上部冰盖的侧压下,下部的冰向上弹起抵消上层的冰量减少,使得冰盖下部维持动态平衡。

image.png

上部和下部不同的动态平衡机制之间有一个过渡区域(界限),称为平衡线Equilibrium line

 

image.png

消融区的重要特点是上部冰盖的深层冰在向大海移动的过程中,得以重见天日,暴露于大气中,称为外翻。


如果基底岩石并不是理想的平面,而是有凸起如山脉,山脉的阻挡加剧了外翻的程度。

image.png


当陨石掉落到冰盖上,其自身的热量使其隐没于冰面之下,重力和阳光对陨石(色深)和冰雪的不同加热作用使得陨石继续下沉,随着深度增加,陨石下沉的速度逐渐减小。

在陨石沉到冰底之前,来到了蓝冰区域,一层一层的冰消融升华而消失,暴露出冰中包含的陨石,常年累月下来,冰面上就会累积很多的陨石,这个区域称为meteorite stranding zone, MSZ陨石搁浅区,其字意与鲸在海边浅水搁浅相同,深处的物体来到了浅处并且没有回程。

image.png

陨石搁浅区分为两类,如果冰下山脉没有露出冰面,称为开放的MSZ。如果冰下山脉露出冰面,称为封闭的MSZ

image.png

在没有MSZ的情况下,陨石随着冰川进入大海,最终沉入海底。大部分的陨石会走向这个命运。只有少数幸运儿能重见天日,更少数的幸运儿被人们发现,预计露出冰面的陨石约有300,000个,因此还有大量陨石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陨石分为铁质陨石和石质陨石,铁质陨石比重大、颜色深(吸收较多阳光,升温快),所以在冰盖中下沉快,石质陨石比重小、颜色浅,下沉较慢。目前发现的陨石中,两种陨石的数目的比例比南极以外区域的比例不一致,铁质陨石的数目偏少,所以陨石在冰盖中可能存在分层,浅处是石质陨石,深处是铁质陨石。而铁质陨石重见天日的机会小一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394325.html

上一篇:南极冰事(8)冰川和冰架
下一篇:南极冰事(10)极对极环航飞行
收藏 IP: 93.127.229.*| 热度|

9 郑永军 杨正瓴 曹俊兴 李陶 苏德辰 晏成和 张学文 徐长庆 刁承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2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