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2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人类的捕鲸史已绵延数千年。考古学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三千年,⽣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就已经学会如何猎杀鲸⻥了。猎杀鲸⻥在当时是一件⻛险极大的活计。虽然猎鲸在很多部族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往往也只限于猎杀一些小型鲸⻥。在外海驾着小船,用⼿投掷鱼叉去杀死数吨甚⾄至数十吨重的鲸鱼在很多时候无异于自杀。在过去数千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猎杀鲸⻥只是人类偶尔为之的行为。
然而从16世纪开始,英国、法国、巴斯克、荷兰等国的捕鲸船逐渐开始在北极进行鲸鱼捕捞,活动范围多为斯瓦尔巴德群岛(Svalbard或称Spitsbergen)或是格林兰岛附近的海域。捕捞鲸⻥的目的主要为了获取鲸油。
荷兰捕鲸者在北极的Spisbergen附近捕鲸(Abraham_Storck,_1690)欧洲的传统捕鲸活动,非常危险
鲸油的用途多样,不仅可以被当作廉价照明燃料与高档润滑剂,还可以被用来制作人造黄油和肥皂。 鲸须也是重要的资源。在塑料被发明前,鲸须被制作成皮鞭,船帆支架,钓鱼竿等等。甚⾄风靡欧洲宫廷一时的束腰裙都需要鲸须作为内⽀支架。
欧洲宫廷好细腰,主要的支架就是鲸须
不过早期的捕鲸活动受到诸如北极短暂的解冻期以及简陋的捕鲸武器等诸多限制。人们仍然需要驾驶小船靠近鲸⻥,然后用手中的鱼叉和长⽭刺杀鲸鱼,直到把鲸刺死为⽌。这种简陋而危险的捕鲸⽅式只能猎杀中等体型的目标,捕鲸者把主要目标定为北极地区的弓头鲸(bowhead whale, 约75-100吨。作为对⽐,最大型的蓝鲸体重则⼀般超过150吨)。
库克船⻓的捕鲸场面(1790年)
挪威人斯文.佛因(Svend Foyn)在1868年发明了蒸汽动⼒炮射鱼叉,彻底得改变了这一切。工具的发展让捕鲸⼯业蓬勃发展了起来。蒸汽动力的船舶加上威力巨大的捕杀工具让人们第一次可以轻易杀死像蓝鲸(blue whale),座头鲸(humpback whale)和长须鲸(fin whale)这类的最大型鲸类(rorqual,须鲸科)。人们可以通过猎杀巨型鲸鱼,获得更多的鲸油,从而攫取更⾼额的利润。 仅仅从一头九十英尺长的蓝鲸⾝身上,人们就能获得超过120桶鲸油。高速扩张的捕鲸业让北极地区的鲸类种群迅速奔溃。到了20世纪初期,基本上所有北极圈附近的捕鲸公司都在⾯临无鲸可捕的境遇。没有鲸⻥,捕鲸公司们也纷纷倒闭。
此时,⼀个名叫卡尔.安东.拉森(Carl Anton Larsen)的挪威人决定到南半球一试⾝手。不过 在20世纪初,⼈们普遍对于在南极地区捕鲸持有怀疑。挪威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RGS)曾在南极做过多次鲸类资源普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花大⼒⽓去捕杀那些只有少量鲸油和短鲸须的鲸类实在是⽆无利可图。” 不过卡尔却不这么想,他坚信在南极捕鲸一定会是一件大事业。
各类须鲸和大型齿鲸的图例
因为拉森曾经参加过南极科考,他对南极的部分情况十分了解。首先,他选定了英属南乔治亚岛(South Georgia Island,图)的葛利特维根湾(Grytviken)作为避⻛港,在此建立自己的捕鲸基地。1904年11月16⽇,拉森的第一艘捕鲸船“幸运⼥神号”(fortuna)在这⾥下锚。1904年的圣诞节,拉森在捕鲸基地提炼出了第⼀桶鲸油。在接下去的一年⾥里,鲸油的产量飙升到了7000桶。
南乔治亚岛,它离南极大陆非常接近
最初,捕鲸者们会选择游动速度缓慢、喜欢靠近海岸游动的座头鲸。当他们拥有更快速高效的船之后,捕鲸者们转向了远海游速更快、个头更大的鲸⻥,比如蓝鲸。当蓝鲸数量下降之后,他们⼜对准了同样体型庞⼤的长须鲸和塞鲸(sei whale)。
南乔治亚的Grytviken湾捕鲸站1914年
拉森的成功吸引来了更多的效仿者,大批挪威捕鲸者蜂拥至葛利特维根湾。1907-1908年的⼀年间,鲸油的产量从12000桶飙升至27000桶。捕鲸者也赚到了⼤钱。
二十世纪初的捕鲸业
第⼀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战争导致的资源短缺进⼀步刺激了鲸油市场的需求。鲸油可以当作制备硝酸⽢油的原料,用于弹药的生产,另一方⾯物资短缺也让鲸油生产更加昂贵。甚⾄至以前⽆⼈问津的鲸⻥肉也被当作各交战国作为战略物资使⽤,来弥补⾷品短缺。战争期间,在葛利特维根湾的鲸油售价已经到达了每吨60英镑的高位。鲸鱼先是被鱼叉击中,然后被渔船拖拽到岸边。 两个熟练工⼈会在鲸⻥左右两侧⽤⼑将鲸剖开,然后拽出贮存鲸油的脂肪(blubber)层,最后割开鲸⽪皮和鲸⾁,把附着其上的脂肪层回收。
捕鲸船正在拖曳一只被捕获的鲸鱼尸体英属南乔治岛的葛利特维根(Grytviken)捕鲸站。一条蓝鲸尸体被放置在屠宰平台上(摄于1917年)
捕鲸活动在战争之后依然疯狂扩张。1925年,具有即时加⼯能⼒的新捕鲸船进一步提高了捕猎鲸⻥的效率,整个鲸鱼屠宰过程可以全部在船只上完成,省却了多次往返港口的负担 (图6)。到了1930年,鲸⻥的年被捕杀数量达到了惊人的400201头(其中被具有即时加工能力的非法捕鲸船猎杀的就占了32000头)。⽽在1904年,整个数字仅仅是183头。⾮法捕捞的盛行让任何休渔或者捕鲸条约都成了一纸空文。非法捕捞船们,对于所有目标种类,⽆无论性别、年龄、个体,统统格格杀勿论。很多母鲸同它们未成年的幼仔一起被无情捕杀。短短三十年不到的光阴,南极鲸类已经被屠杀殆尽。
1931年,鲸类屠杀到达了最顶峰,仅仅一个季度就有29000头鲸鱼被杀。在此之后,被捕鲸队 当作首要目标的蓝鲸已经⼏乎无迹可寻了。捕鲸船队不得不转向那些稍微常⻅⼀点的鲸类。
这是挂在一个位于Signy Island的挪威捕鲸站大门上的标牌,标牌用座头鲸的椎骨做成。上面记载着从1911年到1930年该站捕获鲸鱼的数量(共118189条),其中露脊鲸(right whale)78头,蓝鲸61336头,长须鲸48023头,塞鲸1796头,座头鲸6742头,抹香鲸184头。
南极的捕鲸业完全重蹈了几十年前北极捕鲸业的覆辙。鲸⻥数量急剧下降,同时过渡捕捞让鲸油的价格急坠。绝⼤多数捕鲸站都在接下去数年间停⽌止了运转。⼆战爆发后,只剩下拉森创办的阿根廷渔业公司(Compañía Argentina de Pesca )依然运转。不过好景不长。1962年难以为继的拉森公司被⼏个日本商⼈人买下,并最终在三年以后被解散 (图8)。
被遗留在南乔治亚岛的捕鲸船遗骸
南极捕鲸造成了南极周边的主要大型鲸类种群的迅速奔溃。南极的蓝鲸数量已经从捕鲸业开始前的二十到三十万头,锐减到了仅仅两到三千头(1966年)。其他物种也好不到那里去。长须鲸种群数量降到了南极捕鲸业出现前的百分之二⼗(捕鲸业出前:400000头;1979年:85200头)。游速缓慢的座头鲸则同样悲惨,人类在二⼗世纪屠杀了超过20万头座头鲸。当国际捕鲸委员会 (IWC)在1966年禁止捕杀座头鲸时,全世界仅剩下了5000头座头鲸。
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禁止商业捕鲸公约》,绝大多数成员国在此之后都停止了捕鲸行为。然⽽,仍然有少数国家依然进⾏着捕鲸。1994年,挪威重新开始商业捕鲸;2006年,冰岛也重启了商业捕鲸项目。而日本则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继续着商业捕鲸,包括捕杀濒危的座头鲸和抹香鲸 。如今⽇本依然每年要在南极猎杀超过三百头鲸⻥。尽管这个数字仅仅相当于南极捕鲸业最初几年的纪录,但这样的“科学研究行为”依然严重伤害着数量正在缓慢恢复的南极鲸类种群。
参考⽂文献:
http://www.coolantarctica.com/Antarctica%20fact%20file/wildlife/whales/whaling1.php
http://www.coolantarctica.com/Antarctica%20fact%20file/wildlife/whales/whaling2.htm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zeitgeist/history-of-the-grytviken-whaling-station-near-
antarctica-a-926711.html
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tvandradio/10877798/Britains-whale-hunters-the-untold-
story.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South_Georgia_and_the_South_Sandwich_Island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