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圣诞老人的驯鹿

已有 3813 次阅读 2021-5-14 19: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圣诞老人的坐骑20年死了一半:北极变暖找不到吃的! 

2019-12-25 23:59


https://www.sohu.com/a/362806769_354970



传说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个神秘人会乘驾由9只驯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飞翔,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听到有关圣诞老人的故事。没有人见过圣诞老人真正长什么样,只听说他头戴红色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红色棉衣,脚穿红色靴子的样子,拿着装有礼物的大袋子,还有他那些拉着雪橇的驯鹿。

但不幸的是,这个原本属于驯鹿的季节,驯鹿的数量却在急剧下降。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圣诞老人的坐骑——北极驯鹿在20年间数量减少了56%,研究者称这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

在23个检测区域中,仅2地的驯鹿数量与该地历史巅峰数量持平,其他地区均下降。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而北极圈变暖速度是全球的两余倍。裸露海域面积增加,水蒸发量增多,降雨也相应增加。雨水在地面结冰,驯鹿无法穿透冰层挖到食物,只能活活饿死。

变暖的气候还会传播疾病和寄生虫。而处于高温压力下,动物应对食物短缺、抵御疾病的能力也相应减弱







北极驯鹿 

http://www.dljs.net/dlbk/1050.html


时间:2014-07-04 06:4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文明愈演愈烈,一方面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却将自己的朋友推向死亡……

  一段时期内不断有报道称,三条腿青蛙及水中一些奇怪生物的露面,均与现代工业污染有关,然而,这并未引起人类的足够重视。如今,杀虫剂、阻燃剂、多氯化联二苯均侵蚀到北极熊体内,北极驯鹿、北极熊也遭到了工业污染的重创。科学家断言,北极熊将会在100年内消失……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驯鹿开始被国际广泛关注,自1950年格陵兰驯鹿灭绝后至今,始终有人担心这一厄运会降临到北极驯鹿的身上。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约1万头驯鹿。在这个季节,山谷和沼泽地上遍布了嫩草野花,北极驯鹿从容地咀嚼着不用费力就可以找到的可口食物,它们的身体因为营养丰富而快速健壮起来,但这种日子还能维持多久呢?

  驯鹿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

  北极地区,若以植物分布划界,全部泰加林带被归入了北极的范围,这里的面积超过了40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地领土的4倍。

  寒冷的气候,使北极地区生存着许多特有的动物,如北极熊、驯鹿、海象、海豹、麝牛、旅鼠,以及珍奇的北极狐、雪兔、绒鸭等。其中,驯鹿成为了北极古老传说和当地人主要生活资源。

  驯鹿的身高一般都超过了1米,但雄性驯鹿的身体要更高一些。驯鹿无论雄雌都长有鹿角,所以它们又被称为角鹿。也有人叫它们四不像,因为它们角似鹿、头似马、身似驴、蹄却似牛。

  冬季的北极,气温迅速下降,零下30℃左右是冬季最常见的温度。驯鹿不怕寒冷,它们会用长长的鹿角拱开一米深的积雪,啃食长年覆盖着冰原的地衣和苔藓。这并不是它们最能干的技能,驯鹿最惊人的举动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

  每年的春天,驯鹿便离开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向北进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雌鹿,它们的身量虽然不如雄鹿,它们却是鹿群的灵魂。雄鹿紧随其后,迁移队伍秩序井然,长驱直入。

  它们边走边吃,日夜兼程,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薄薄的夏衣让它们的体态变得更加轻巧,而脱下的茸毛掉在地上,就成了掉队驯鹿的路标。驯鹿总是匀速前进,只有遇到狼群或猎人的追赶,才会一阵猛跑,发出惊天动地的震响,积雪被它们高高扬起,宁静的雪原一时间也变得雾气腾腾,让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多了几分血腥。

  现代文明挑战北极驯鹿生存环境

  事实上,动物间的厮杀对北极驯鹿的繁衍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倒是北极地区环境快速变化,让北极驯鹿面临严重挑战。

  今年6月,刚出版的《巴伦支》第6卷第1期杂志上严肃指出:当地人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变化的挑战。巴伦支指位于北欧、俄罗斯的西北部、新地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及其周围海域等地区。《巴伦支》杂志用大量篇幅描写北极地区的驯鹿,以及驯鹿游牧业面临的艰难和危险。

  人们把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从事驯鹿游牧业的人称为驯鹿人部落,为了驯鹿,他们可以在几天内横穿几个国家。当地人形容驯鹿游牧业的艰辛:“一个苔原的驯鹿牧人,一年中的8个月生活在冰天雪地,而4个月则挣扎在泥泞苔滑的雨季。”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是要受到各个国家制约的,但就目前而言,这些制约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北极和亚北极自然环境的变化是他们面临的最残酷的制约。有评论说,新世纪带来了进步和文明,驯鹿人部落在接受这些进步和文明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更多的问题和苦恼,传统的驯鹿业正在受到现代化的巨大冲击。

  “他们也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但这些新的东西却让北极极端环境遇到很多不可遇见的难题。如过去的几十年,驯鹿游牧业大量使用雪地汽车和摩托,巨大的噪声和震动以及使用机械带来的污染,让北极驯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适应。”

  全球变暖给北极驯鹿致命一击

  研究表明,人类把一个已经出现明显变化的北极地区带进了21世纪。由于全球温度升高,30年来,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温度升高2℃至3℃,冻土带南移,臭氧层变薄,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北冰洋海冰厚度和夏季的覆盖面积减小。预报显示,照此下去,到本世纪的中叶,北冰洋的海冰将不复存在。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日警告,地球如果进一步变暖,北极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将会增加。雨结成冰,覆盖在雪的表面。冰层过厚,驯鹿等食草动物就吃不到雪底下的苔藓了。

  驯鹿游牧业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泰加林北部和苔原地带,北从挪威海岸到白令海峡,南至贝加尔湖和蒙古。大约有300万头驯鹿,其中200万头在俄罗斯,80万头在斯堪第纳维亚半岛。从事驯鹿业的主要是北极当地人,尤其是拉普人。在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家的法律中,对从事驯鹿业的拉普人给予了许多特权规定,因为驯鹿业是拉普人最古老和传统的生活技能。在芬兰,拉普人的驯鹿地区在芬兰的北极地区,有56个牧区,占芬兰国土面积的40%,人口的8%。

  全球变化带给北极地区的快速变化将给北极的驯鹿业雪上加霜。首先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雨季加长和雨量增加,苔原更加泥泞而不利于驯鹿的迁徙。北极的污染也在增加,为了天然牧养,他们不得不加大游牧,有调查表明,驯鹿部落人均寿命下降了3岁至9岁。

  世界正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弱全球变暖趋势而努力。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这是人类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对付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1997年12月1日至11日,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东京都举行。会议最后通过了详细规定减排温室气体方案的《京都议定书》。至2002年12月16日,共有8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该议定书,98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议定书。

  国际有关组织和各有关国家,也在为拯救驯鹿和驯鹿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北极理事会批准芬兰启动旨在保护驯鹿业的研究计划《驯鹿业产品开发和加工的可持续发展2002~2005》。研究内容包括,驯鹿业的可持续发展、驯鹿旅游业等。


阿拉斯加州鸟增多,驯鹿数量减少

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CT3ISGKJ00097U81.html


对人类来说主要只是恼人之物,却会威胁到其他动物的整个种群。当这些小虫子大量攻击驯鹿时,这些哺乳动物会跑到雪、结冰的地方或有风的山脊来躲避攻击。它们花费在躲避大量虫子上的时间越多,用于进食的时间就越少。之前的研究表明,当昆虫骚扰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驯鹿数量就会减少,而其中许多种群已经处于衰退状态。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当大风刮起,夏日无尽的阳光烘烤着冻土带上星星点点的小池塘时,一些北极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出现了,并带来了来势汹汹的“暴风雪”,使得地平线和每个人的情绪都变得昏暗起来。

“当北极的蚊子出现了,它就成了小镇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劳伦说道,她是一名在格陵兰达特茅斯学院北极研究所研究昆虫的博士后研究员。“在北极,没有太多的动物供这些蚊子享用,所以当它们最终发现目标时就会变得异常凶猛残酷,并且不会停止,会一直在身后追着你。”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事实证明,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据新的研究表明,随着北极温度的升高,蚊子将更早出现,生长速度也更快,而且以有翼害虫形式存活的时间更长。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体型巨大且吸血的蚊子已经是人类、驯鹿和其他生活在北极地区哺乳动物的祸害。但是根据Culler发表在周二的《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随着北极温度的升高,蚊子将更早出现,生长速度也更快,而且以有翼害虫形式存活的时间更长。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在北极,没有太多的动物供这些蚊子享用,所以当它们最终发现目标时就会变得异常凶猛残酷,并且不会停止—LAUREN CULLER, 达特茅斯学院



这项研究预测,如果北极气温上升2℃,幼蚊活到成年的概率会增加53%。与热带蚊子不同的是,北极的蚊子不携带人类疾病。但这种概率上的变化可能会给驯鹿带来麻烦,也会通过给植物授粉,为鸟类和其他昆虫提供食物的方式颠覆冻土带的生态环境。

在格陵兰两个最近的野外季节里,Culler发现,随着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已经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冻土带上的池塘和湖泊将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融化。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蚊子就会提早起飞。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这真的是池塘解冻之时,触发了孵化。”Culler说道。“这并非不可预期。很多生物活动都是由这些融化事件引发的。

但她也发现,气候变暖让这些昆虫成长得更快,这对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蚊子在它们的早期生命阶段最易受到攻击的,在这个时期很容易被池塘中潜水的甲壳虫吞食。尽管这些甲虫也会生长得更快,且吃得更多,但这些蚊子仍能以更大的数量进入成年期。

北极蚊子个头巨大:遇到目标会异常凶猛 往死里追



被成群蚊子攻击的驯鹿四处逃散,这意味着它们用于进食的时间减少了。结果,研究显示驯鹿的数量下降。

“经历这些生命阶段的速度越快,对它们就越好,”Culler说道。“如果你只要暴露20天而不是24天,那对你也有好处。因为这四天你就不用担心会被吃掉。”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北极的蚊子通常会突然大量出现。(这也是它们被戏称为“阿拉斯加的州鸟”的原因之一)。要夸大这个规模是很难的。在格陵兰,Culler的一名同事曾经就同时遭到了100多只蚊子袭击。而这个地区的虫子对北极来说还是温和的。“几秒钟之内你就会完全被蚊子覆盖,”Culler说道。


但对人类来说主要只是恼人之物,却会威胁到其他动物的整个种群。当这些小虫子大量攻击驯鹿时,这些哺乳动物会跑到雪、结冰的地方或有风的山脊来躲避攻击。它们花费在躲避大量虫子上的时间越多,用于进食的时间就越少。之前的研究表明,当昆虫骚扰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驯鹿数量就会减少,而其中许多种群已经处于衰退状态。

一些阿拉斯加人开玩笑地把蚊子称为“阿拉斯加州鸟”。

另外,池塘越早融化,随着驯鹿的出生,蚊子出现的就越紧密。蚊子的繁殖能力依赖于成年雌蚊发现血液吮吸。因为生育时期限制了驯鹿群的逃跑能力,这也为雌蚊提供了更多的哺乳动物血液来源。

在阿拉斯加北极的Toolik野外观测站外的空中充满了蚊子。气候的变化可能使整个北极蚊子的数量急剧增加。


南极的驯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fa739401012ltj.html

原文地址:“南极”驯鹿作者:总想睡觉的加菲

Rein deer,驯鹿,圣诞老人的车夫。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

那南极地区怎么会有驯鹿呢?原因是当年来捕鲸的挪威人从家乡带来了一些驯鹿,既能够用来驮运货物,又能够用于食用。于是驯鹿就在South Georgia留下并慢慢繁衍了下来。现在,捕鲸人只剩下的遗迹,而驯鹿却坚强得活了下来。

[转载]“南极”驯鹿

由于驯鹿不是南极地区原生的动物,因此在大约2000年时,曾经有一场争论是否要捕杀这里所有的驯鹿,从而保持南极地区原生的物种(动植物品种)不受外来物种的入侵。当时的South Georgia的总督夫人非常喜欢这种温顺的大型动物。在她的坚持和请求下,最终驯鹿没有被人为地捕杀,而是任其在South Georgia自由繁衍。

可能是由于原本生活在北极地区,在那里驯鹿需要躲避肉食动物,比如狼、狐狸,甚至北极熊,因此,驯鹿是非常胆小的动物,稍有分吹草动就会四散奔逃。尽管在South Georgia,驯鹿已经没有天敌,但是,这里的驯鹿还是不象企鹅那样会主动接近游客。通常情况下,驯鹿会远离游客,一旦有游客靠近,就会跑远。所以,近距离接触驯鹿是可遇不可求的。


2013年和2014年,为了保护岛上的原生生态,驯鹿被猎杀。或有计划将它们转移到Falkland Island. 

Translocation of reindeer from South Georgia to the Falkland Islands

DOI:10.7557/2.30.1.247





https://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NMqaO8u6kgDdsZ3LhOlE_BL-KfkLzaUL1yvjKkRodLM6SuojQ7IiADqw9dzI3WeVbUbaGOGa7W_XZuOLEQWHlt378m03GMFCLGQK-XZr7WcE7-Smhna9EUPLnIA5RZ3IQJgAmYfAC6F63mlRzfPLR2


South Georgia Reindeer Slaughtered By Hunters In Mass Extermination Attempt

 April 29, 2013  NewsWildlife


Hunters have slaughtered 3,500 reindeer on a British island near Antarctica in a step to get rid of animals that were brought from Norway a century ago and are an increasing threat to native wildlife.

The reindeer on South Georgia were corralled into pens and slaughtered by a 16-strong team, mostly Sami reindeer herders from Norway, officials said on Monday.

Marksmen shot animals in remote areas with rifles. Up to 1,500 reindeer remain for a final cull in 2014.

A reindeer is seen near king penguins on a beach of the South Georgia islands on January 20, 2013. Hunters have culled 3,500 reindeer on the British islands of South Georgia near Antarctica in a step to get rid of animals introduced a century ago from Norway. (REUTERS/Alastair Wilson/Handout)

“It will be an amazing change for the island” to have no reindeer, Martin Collins, chief executive of the government of South Georgia and the South Sandwich Islands, told Reuters by telephone.


The reindeer, naturally at home in the Arctic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globe, were brought to South Georgia from Norway by whaler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be used as a source of food on the remote South Atlantic island.

The reindeer flourished from a few dozen and have increasingly trampled the nests of birds on the ground such as king penguins and the south Georgia pipit. They also cause soil erosion and eat local plants such as tussac grass.

“Several decades of over-grazing means that the reindeer are a severe threat to birds that are only found on this island,” Reidar Andersen, head of the Norwegian Nature Inspectorate which oversaw the hunters, said in a statement.

South Georgia is also running a long-term project to kill off rats and mice, which have spread across the island after arriving as stowaways on ship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286561.html

上一篇:[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北极企鹅
下一篇:[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挪威的“斯大林的螃蟹”
收藏 IP: 120.221.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