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答案及解析:
5.B(A偷换概念,不是“常见的手段”,而是“主要的手段”;C偷换概念,应是“飞机雷达散射截面”,而不是“飞机截面”;D曲解原意,应是“不产生有效反射”,而不是“不产生反射”)
6.D(无中生有,“最好的“这一信息在文中没有依据)
7.A(还应考虑其是否运用了隐身技术)
原题目: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飞机的隐身术
沈海军
雷达可以准确测定千里之外的目标,有“千里眼”之称。雷达探测的原理是设备把电磁波辐射出去,然后根据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发现目标。飞机要实现雷达波隐身,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目标的雷达回波无法被侦察雷达探测到。也就是说,要么吸收掉入射的雷达波,要么改变目标的反射特性。对于这一核心问题,军事上有个专门术语,即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目标的RCS是衡量雷达目标反射电磁波大小的一个物理量。一般来说,目标RCS越小,表明雷达接收的能量越小,因而就越难对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目前,提高飞机雷达的隐身特性,降低其RCS的手段主要可归纳为4种,即外形技术、材料技术、阻抗加载技术和等离子体技术,这几种技术往往被综合运用。
外形技术,就是合理地设计飞机外形,以降低目标的RCS,或使目标回波偏离侦察雷达视向。研究表明,要获得较低的RCS,飞机应具有光滑平坦的外形,机头截面要小;机身应尽量减少有垂直于入射波的平面和圆筒式锥形表面;应避免尖锐边缘、陡角(如机身和机翼转折点)和看得见的腔体(如发动机进气道);发动机应埋入结构内部,进气口和尾喷口必须经特殊设计;采用大后掠角机翼、V形双垂尾以及翼身融合的外形布局。
材料技术,就是采用吸波材料,使飞机不反射或少反射雷达波,降低其RCS,“迷盲”对方雷达,从而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这里所说的吸波材料是靠雷达波在材料中感生的传导电流,产生磁损耗或电损耗,以衰减雷达波,进而减少目标的RCS。这些材料包括铅铁金属粉、不锈钢纤维、石墨粉、铝箔、炭黑、陶瓷电解质和铁氧体等,它们可以以添加剂的形式引入飞机的表面涂层中,也可以直接加入到橡胶、树脂等高分子粘合剂中,制成具有隐身性能的复合材料板材或飞机结构。据报道,美国F-117A飞机的表皮涂层中就使用了至少6种以上的吸波材料。
阻抗加载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干涉原理,产生一附加波来抵消入射波,以实现隐身的一种技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机身上适当地“开口子”或“拉槽”,人为地产生一些“谐振腔”,这些谐振腔会在入射波的激励下自动产生一抵消入射波的附加波:另一种做法是通过飞机内部的专门装置来产生附加波,该附加波的空间分布与飞机周围散射(反射)电磁波的分布相同,幅值相等,但相位相反,因而附加波和散射电磁波可以相互抵消。
等离子体是由电子、正负离子、中性气体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混合而成的物质,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之后的第四态物质。等离子可以通过专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来产生,也可以通过物体表面涂敷放射性同位素来产生。不管何种产生方式,只要飞机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足够电离密度和厚度的等离子体,雷达辐射的电磁辐射就会有一部分被等离子体吸收,另一部分则在等离子体层中发生绕射,或改变传输方向,而不产生有效反射。这就是所谓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近年来,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美等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5.下列各中对“飞机隐身术”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常见的飞机隐身手段有外形技术、材料技术、阻抗加载技术和等离子体技术四种。
B.利用外形技术隐身,就是合理地设计飞机外形,以降低目标的RCS,或使目标回波偏离侦察雷达视向来达到包身效果。
C.利用材料技术隐身,就是采用吸波材料,使飞机不反射或少反射雷达波,降低飞机截面来达到隐身效果。
D.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就是利用等离子体吸收电磁辐射和使电磁辐射发生绕射,或改变传输方向而不产生反射来达到隐身的技术。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使飞机的雷达回波无法被侦察雷达探测到是解决飞机隐身的核心问题。
B.机头截面小、具有光滑平坦的外形是飞机获得较低的RCS两个重要因素。
C.利用专门装置产生附加波来抵消入射波而实现隐身技术就是阻抗加载技术。
D.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所有隐身技术中最好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材料制成的飞机,体积越小,其截面也就越小,隐身效果也就越好。
B.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技术的飞机更能达到隐身效果。
C.如果利用阻抗加载技术隐身的飞机发出的附加波的空间分布与飞机周围散射电磁波的分布不相同,幅值不相等,相位相同时,飞机就达不到隐身效果。
D.由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美等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隐身飞机的问世应该不再是梦想。
答完题后再看“标准答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56&do=blog&id=84529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