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渔樵闲话】再说“长青藤”

已有 4751 次阅读 2010-5-18 10:29 |个人分类:燕园夜话|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足球, 长青藤

Ivy League(“长青藤联盟”)起源于足球,但是现在已经是各种体育运动的联合会。在各校的体育馆里,都悬挂着八个运动队的队旗(而非校旗,但上面写的是学校的名字而非队名)。

 

这里说的“足球”,不仅仅是美式足球(Football)。因为在北美大学(包括加拿大)足球运动兴起之时,很多规则与英式足球(Soccer)相同。而那种抱着球跑的比赛(现代美式足球的起源)最早却是来自英国的Rugby School

 

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场Rugby式的校际足球赛应该是1869Princeton(当时叫College of New Jersey)与Rutgers(当时叫Rutgers College)在RutgersCollege Field进行的。1870年,Rutgers再战Columbia

 

三年后,出现了最早的类似“联盟”性质的足球运动组织。187310月,Rutgers  Princeton Yale Columbia在曼哈顿的Fifth Avenue Hotel 开会签署了第一个比赛规则协议。据说当时也邀请了Harvard,但遭到拒绝。笔者认为,原因应该是Harvard那时还使用一种类似Soccer的比赛规则。

 

次年(1874年),Harvard主场迎战习惯于Rugby 规则的McGill(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才开始接受了Rugby rules

 

两年以后(1876年) Harvard Princeton Yale Columbia四校一起制定了基本上沿用至今的比赛及服装规则。这应该是“长青藤联盟”的雏形。

 

Ivy League成为体育运动联合会的正式名称是在1954年,作为NCAA Division I的一个Conference。而在那之前,这个名字从1930年代起已经叫开。据说最早是《New York Tribune》一位体育记者这样说的。当时纽约的Fordham University的球队牛气冲天、横行无忌。在报社的体育部里,记者们谈论这支“霸主”球队时,一位名叫Caswell Adams的记者不屑地说:只有PrincetonColumbia才是绿茵场上真正的“长青藤”——the ONLY Ivy Leagues。第二天的报纸上,另一位记者就第一次用了这个名字。后来就被人们用来称呼从北美殖民地时期就具有悠久运动传统的学校——当时还包括西点军校(US Military Academy)、以及远在Maryland的海军学院(US Navy Academy)。

 

各校的学生们很快群起响应。几个学校学生主办的最重要的日报:《Columbia Daily Spectator》, The Cornell Daily Sun》, The Dartmouth》, The Harvard Crimson》, The Daily Pennsylvanian》, The Daily Princetonian》, 和《Yale Daily News》几乎同时发表社评:《Now is the Time》!

 

1945年,八校校长正式签署了第一个“长青藤协议”——《Ivy Group Agreement》,规定了运动员的标准: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reaffirm their prohibition of athletic scholarships. Athletes shall be admitted as students and awarded financial aid only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academic standards and economic need as are applied to all other students

 

后来MIT也参加了这个协议,但是没有正式加入后来的长青藤联盟。

 

1954年,校长们正式将这个协议拓展到大学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这被认为是Ivy League的正式诞生。

 

文章中的部分史实来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Ivy_League#cite_note-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325720.html

上一篇:【渔樵闲话】玩儿成“长青藤”
下一篇:“未名学子班”开班
收藏 IP: .*| 热度|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