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最早的版本在2022年发布于个人公众号,经过了一些改动,写成了适合于发表的论文的形式。不过遗憾的是,没有被期刊接收。投稿需要再花费额外的时间,还要收版面费,本人对“论文业绩”也不太感兴趣,暂时不想投稿了。知识不一定非得以期刊作为载体,只要知识能传播出去,能让更多人有所领悟,就是有用的。
正如每本教材的序言里都会写到,“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因此,对经典教材的共同维护,尽可能排除掉其中的缺点和错误,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关于压缩功计算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压缩功计算方式的更正、活塞的适度理想化等方法解决了压缩过程计算的问题;通过引入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概念,解决了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方程一致化的问题;通过引入压缩过程压力差的方法,应用平衡态热力学解决了不可逆压缩过程中熵增的理解问题。本论文为《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补充。
关键词:物理化学,压缩的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非平衡热力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诸多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知识内容逻辑结构严谨,课程内容布满了大量的难点,是相关专业在大学期间中最难的课程之一。在各种《物理化学》教材的编排中,一般都会把“功的计算”放在课程早期作为基础知识,因此对其精准把握,便成为物理化学的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1. 压缩功计算方式产生的困惑
在功的计算中,压缩功的计算,即使在当前的教科书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不仅给学生的自学带来困难,甚至对教师的正确掌握也造成了影响。其实教材上写的很明白,功的计算是需要采用“克服外力”所做的功,如果不是“克服”外力的话,是不可以用来计算膨胀功的。在Atkins的Physical Chemistry一书中也有明确论述“against an opposing force”。
这一点在计算膨胀功的时候,不会产生理解问题,但是涉及到压缩的时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很多教材里面,压缩功的计算,单次压缩就直接采用了外压;多次压缩也是类似的处理方式,这样计算得到的功便是和膨胀功一样的矩形。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压缩功的计算并没有遵循“克服”所做的功才能加到系统中的原则。在Atkins的《Physical Chemistry》中的论述,作者也注意到了“somewhat perplexing(有点困惑的)” ,和功的定义“against opposing”有所抵触,但是并没有深究到底。实际上,如果进行深究的话,“困惑”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
我们先看一下经典教材中的论述,摘抄如下
其实,如果压缩功的计算不遵循“克服”所做的功才能加到系统中的话,便会产生矛盾。为了满足膨胀功和压缩功的一致性,压缩过程的功的计算仍然需要沿用功的物理定义,即在压缩的过程中,克服的力才能用于计算系统能够获得的功值,而直接用外压来计算压缩功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错误会衍生出来一系列的错误,
矛盾的导出,并不是很困难,但是这个问题困扰了物理化学教学界已经很久很久了。
通过以下问题得到论证。
第一个问题:一个带有活塞的气缸,在拉住活塞的情况下将气缸内抽成真空。这时候松开活塞,那么活塞自然会在大气压力下向气缸内运动。问题:这个过程,以气缸内的真空作为系统的话,有无压缩功?
第二个问题:还是这个气缸抽真空,但是缸壁上有一个销子,卡住活塞使其不能运动。对活塞施加不同的压力的话,1 MPa,10 MPa,100 MPa,……,拔掉销子活塞向气缸内运动,系统(真空)获得的功在不同压力下是否一样?
第三个问题:如果第二个例子中活塞的运动可以看成是瞬间完成的,这样压缩过程就可视为一个绝热过程。那么压缩做功,就将全部转变成内能。问题:如果系统内不是完全真空,而是有稀薄气体的存在,那么在外压很大的情况下,温度的最高值可否计算?
通过赋值试算,可以很容易指出教材中关于压缩功计算的问题。设气缸很大,用100 MPa压缩1 m3,如果气缸里只有1 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根据Cv,m=3/2R和W=p外ΔV、Q = 0的计算方式的话,温度的升高值将达到
100×106/(1.5×8.314)= 8.02×106 K
通过赋值试算的方式,我们很容易发现压缩功的计算是有问题的,否则的话,只要做压缩的话,我们只需要把气体的量减少到1%、或者外压增加100倍、或者体积变化增大100倍,就可以轻松得到8亿度的高温,能够实现核聚变的温度了,还要什么托卡马克装置!
2. 压缩功计算困惑的解决及引出的新问题
其实,只要退回到功的本源物理定义,上述问题就不存在了。压缩功的计算,不能够使用外压进行计算,而是仍然是使用“反抗阻力”的进行计算。对真空的“压缩”,实际上对于外界环境来讲,等价于向真空膨胀,是不做功的。系统被压缩时,系统获得的功是“外力克服的系统内压”所致。这样,第一个例子的答案是,系统是真空,内压为0,所以活塞做功为0;第二个问题,不管外压是多大,系统获得的体积功都是0;第三个问题,温度不可能无限提升,因为系统只能获得“克服内压”所做的功,这个值并不大。
然后,问题又来了:既然系统只得到了那么一点点的功,而外压“使了很大的力气”,付出的能量又去哪儿了呢?其实这个问题,和“等外压膨胀”的疑问是等同的,一个气缸里装有气体,用压力压住活塞,当压力突然撤掉时,气体反抗大气压推动活塞运动,同样存在系统“使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对环境做那么多功”的情况。我们知道,能量守恒是必须的,那膨胀也好,压缩也好,多出来的那部分功去了哪里了呢?参考实际情况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变成了活塞的快速移动。现在我们找到了“困惑”的根源:活塞的过度理想化。在教材中,我们假设的活塞是是“无质量、无摩擦”的,我们只要将假设变为“有质量、无摩擦”,这样就可以找到丢失的能量了,无论膨胀还是压缩,两侧的压力差越大,活塞的运动就会越快,这样就把这部分能量转化了成活塞的动能,并不是全部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之所以这部分能量被忽略掉了,因为这部分能量属于机械能守恒——势能和动能的守恒,不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范畴之内。因此,无论是膨胀功还是压缩功的计算,一定是“克服”的外力,才能够进入热力学计算。
但是,我们会发现,压缩功的计算方法的改变也会衍生出更为深入的问题。比如:恒外压绝热压缩过程,终点在哪儿?和绝热可逆压缩的终点是否在一起?直观肯定是不一致,否则一个绝热不可逆压缩+绝热可逆膨胀的循环下来ΔS≠0。但是如果采用了“克服”力计算压缩功,我们推导一下等外压绝热压缩的过程方程,就会发现新的问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无论过程是否可逆,都有dU=δQ+δW,
由于过程绝热,压缩过程中,恒有
dU=δQ+δW=-pdV, (eq.1)
这里p本身就是系统压力,由于体积是减小的,所以获得的功仍然是-pdV。
nCv,mdT+pdV=0 (eq. 2)
Cv,mdT+RT/V dV=0 (eq. 3)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绝热不可逆压缩的过程方程,和绝热可逆压缩的过程方程,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绝热不可逆压缩的过程,如果在压缩过程中强行停止的话,那么其停止的位置,将落在和绝热可逆过程一样的等熵线上,也就是熵变ΔS=0!
这下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说好的么,对于绝热系统,ΔS=0为可逆过程,ΔS>0为不可逆过程,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压缩功的计算方法不会是问题所在,否则点燃核聚变的计算结果依然会出现。那么我们需要找出这个绝热压缩过程分析的bug所在。
3. 活塞的适度理想化可以解决过程方程一致的问题
我们假设被压缩的气体里,生存着一个气体精灵(gas spirit),它感受到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那么在绝热压缩过程中,它感知到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应该是如绝热压缩过程方程(3)所描述,活塞压过来的过程是否可逆,它并不能感知到。所以,对“气体精灵”而言,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所进行的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快慢的问题。
将活塞的“过度理想化”调整到 “适度理想化”——有质量、无摩擦,这个问题就有了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如下图 (a)所示,A到B是一条等熵线,从A到B的实线过程为绝热可逆过程;另外一个过程,在A点出发,施加一个pB的外压,这个恒外压绝热压缩就是一个典型的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如公式(3)的分析,这个过程应该会沿着A至B的等熵线进行,但是到达B点的时候,由于活塞获得了额外的速度,这个过程并不能马上停止,活塞会继续前冲,而系统的状态并不能停留在B点,而是冲到了C点;当活塞速度为0时,内压已经超过了pB,此时活塞将会回弹,系统做对抗恒外压pB的膨胀,这无疑是一个熵增过程。而由于这部分能量的输入,当最终平衡在B’点时,温度一定会高于B点。其最终结果为,外力pB输入的功,全部转化为了系统的内能。(这也是教材上“做功由外压决定”的数值由来)
上述讨论中,我们仅讨论了活塞的一次“过冲”。实际上,当系统达到B’点时,活塞仍然有动能,会发生再次的“过冲”。这就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推论:这个有质量、无摩擦的活塞,会不会无限“振荡”下去?看起来似乎是可以,但答案是不行,因为实际上它最终会停在某一个位置。这一点我们用T-S图来探讨则更为明显。气体经历绝热不可逆压缩的时候,体系沿着(b)图中的A-B-C-B’变化,其中A-B-C是恒熵过程,温度一直在升高;而C-B’是等外压绝热膨胀过程,温度降低,熵增加。活塞再次过冲之后,会继续B-C-B’的类似过程(记为B’-C’-B’’),这是一个恒熵-熵增过程,并循环往复下去,最终的熵增过程把活塞的动能全部耗散完毕的时候,活塞终究会停留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
(一个有意思的推论:一个弹簧一端挂着一个重物,在真空、无摩擦的环境中,会永久振荡下去吗?一样的结论,不会,弹簧本身的熵增,会将机械能耗散为热量)
4. 讨论在不引入非平衡热力学概念的条件下解惑
上述讨论似乎解决了绝热不可逆的过程方程(也就是公式3)带来的问题。那么我们设计另外一个过程:在从A到B的压缩过程中,在气缸内有一个完全非弹性的绝热销子,活塞到达销子的时候发生完全的非弹性碰撞,所有的动能都转换成了销子的内能,那又会怎样呢?这时我们发现,根据公式(3),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将停留在同样的终点B!这下整个人又不好了,怎么又兜兜转转的回来了?
这个问题在平衡态热力学的范畴内想要阐述清楚就有点困难了。注意到,我们在活塞的往复运动过程中,使用了“耗散”的说法,这是非平衡热力学的概念。引入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话,利用熵流和熵产生的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具体见知乎的回答。
http://www-quic.zhihu.com/question/531472434
或者简化为微元熵变dS=δQr/T+δSg,前者为热熵流,表示换热不可逆,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绝热为零。后者称为熵产,表示不可逆因素造成的系统熵增,只能为正,可逆过程为零。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168257/answer/1375565653
那如何用平衡热力学可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个“符合等熵过程方程的变化ΔS>0”呢?我们可以构想一个这样的过程:一个极长的气缸,带有一个理想活塞,当给一个外力恒外压绝热压缩时,假设在气缸的最内侧有一个气体精灵,它能迅速感受到系统的压力变化吗?不能,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压力的传导过程。即这个压缩过程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在恒外压绝热压缩的动态过程中,从气缸口到气缸内部,系统内部是力不平衡的。这就造成了离活塞近的地方压力高、温度高,而远离活塞的地方,并没有明显变化。
我们还站在这个气体精灵的角度上观察,只要压缩足够的快,则只有当压缩接近完成的时候,气体精灵才能够感受到压力变大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平衡态热力学的理解了,压缩过程中,系统获得的功是外力克服系统阻力所付出的能量,但是这个克服的力,并不等于系统的平衡压力pA,而是始终要克服一个高于系统平衡压力的值,pA+δp,尤其速率越大,这个δp就越大,δp的大小和气体的力传导和热传导的速率有关(运动活塞与压降的关系)。所以,在绝热恒外压压缩中,系统所获得的功是高于绝热可逆压缩的功,因此系统最终达到的温度,会高于绝热可逆压缩达到的温度;转换为T-S图的话,即使压缩到了指定的温度,则点仍然是落在等熵线的右侧,这里的熵变大即由δp引起的非平衡态的熵产生带来的结果。
图 3 考虑阻力变化情况的理想气体不可逆压缩过程图示
至此,我们讨论完了绝热压缩过程。回到压缩的困惑,问题已经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对于教材中的图2.3(本文引用的第一个图),压缩的过程并不是矩形块,考虑恒外压过程可以很快,应该是一个绝热压缩线(不准确,用虚线表示)+等压降温线。当然,多次膨胀和多次压缩过程也类似,随着次数的增多和无限缓慢,膨胀线和压缩线最终会收敛在等温可逆线上。有人可能会问:一次膨胀过程为何不用绝热膨胀线+等压升温线来表示?系统的走向是这样的,但是功的计算,膨胀功是根据“克服”外压来精确计算的,而压缩则无法精确计算,因为无法准确获得耗散数据。可用绝热可逆过程做近似计算。
图 4 理想气体膨胀-压缩过程的图示
有人可能会问:一次膨胀过程为何不用绝热膨胀线+等压升温线来表示?系统的状态变化确实这样的途径,但是膨胀功的计算是根据“克服”外压来计算的,因此采用矩形图是没有问题的。而一次压缩功(包括多次压缩功)则无法精确计算,因为无法准确获得压缩阻力,所以即使在工程上,也只能用绝热可逆过程加实际修正予以计算。
5. 一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习题错误:
从以上这些讨论,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结果,一些经典题目就变得值得商榷了:
(1)“绝热不可逆压缩的熵变大于零否?”在所有的习题集里,这个答案无疑都是“是”,但是这个问题,严格的说,如果课程要求没有非平衡热力学的话,那这是一道正确的超纲题,因为如果仅使用平衡热力学的知识的话,得出的结论应该如eq. 3所示,和绝热可逆压缩一样的等于零。用克劳修斯不等式判定也并没有离开这个范畴,因为不考虑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克劳修斯不等式中并不包括熵产生。
(2)绝热压缩过程能否同时指定终态的温度和压力,并计算其功值?诚然,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过程的ΔU,再根据Q = 0,得到W的值;但是,这个值是正确的吗?不正确。对于压缩过程,功的正确计算需要用到具体的途径,真值是需要考虑耗散的,在图中所示的“过冲”过程会失去一部分功,这部分的计算条件不足。更为重要的是,绝热压缩过程的终点不能落在T-S图上的等熵线以左,即熵值不会减小,所以不能任意指定终态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绝热压缩过程中功的计算。
6. 结论:
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关于和压缩过程相关的内容超出了初等物理化学的大纲范畴,因此,涉及到非可逆压缩相关的题目,不要考!
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傅献彩等,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Physical Chemistry,Atkins,8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