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催化剂载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xiangyun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博文

在与高水平科学家交流中提高自己 精选

已有 12059 次阅读 2008-11-7 08:43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孪晶, 科学交流, 碳化硅纳米线

2007年我准备去纽伦堡参加一个欧洲材料学会议。既然大老远地去一次德国,我就希望能到德国马普学会的研究所去做点我们这里做不了的实验。因为我们组里做了一些表面形貌特殊的碳化硅纳米线,但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纳米线的性质,就想在这方面做点工作。
MPI-Halle的一位教授联系后,他很支持我的想法。于是我就向洪堡基金会申请了一个月的费用,去Halle做些合作研究。在朋友帮助下,纳米线表面涂层实验很快就完成了,但测试却遇到问题,因为测光致发光谱的仪器没有325纳米的激光源。于是,我剩下一周多时间就无所事事了。这时候,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的杜经宁教授来实验室访问一周。他来之前,Halle的那位教授就告诉我说:杜教授的办公室就和你挨着,你们可以好好聊聊。于是,我就从网上查了查杜教授的研究领域,发现杜教授对金属中的孪晶现象很有研究,他还是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那时候我们组的王冬华博士正好做出了一种周期性孪晶的碳化硅纳米线。纳米线的周期性很好,也是通过气--固过程形成的,但就是弄不明白纳米线为什么要长成这样的。虽然纳米线的形貌比较新颖,但既没有发现它有什么新颖性质,也不知道它的形成机理,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恐怕也不好发表。我又在网上找了找,发现杜教授正好刚在Nanoletters(纳米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研究金属纳米线和硅纳米线之间的接触反应特性的。于是,我把这篇文章仔细读了读,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去找杜教授。
互相介绍了以后,我就谈到了那篇Nanoletters文章,果然杜教授来了兴致,给我详细地讲起他们这篇文章来了。中间我又提出了几个小小的问题,他很高兴。见他说的差不多了,我才说我来向你请教来了。于是,我把我们碳化硅纳米线的电镜照片以及取得的其它结果给他看,并说出我的疑问。他仔细看了看照片后说,他对碳化桂的情况不太了解,但在金属中孪晶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抵消过多的应力能(strain)。他觉得,我们这儿出现的孪晶也应该是这样:纳米线生长过程中每长一段都会产生一些应力,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纳米线就产生一个孪晶以消除应力。他还建议我们量一下纳米线中孪晶单元的厚度,看看厚度与直径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那天下午,我们还谈了许多。他给我讲了做研究的感受,以及参加国际会议要听什么等,我受益匪浅。
从德国回来后,我马上让王冬华把所有能找到的透射电镜照片都找出来,测量孪晶厚度和纳米线直径。王冬华一共量了约二十根纳米线,发现孪晶厚度和纳米线直径之间呈现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我把这一结果告诉了杜教授后,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复,而且附了两页详细的理论推导:从表面能出发,推导出孪晶厚度正比于纳米线直径。几天后,他又让他的学生做了一些计算机模拟,进一步阐明了纳米线生长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应力。
这样,我们制备出了一种形貌和结构新颖的碳化硅纳米线,又从理论上阐明了纳米线形成的原理,所以文章就很容易写了。文章写好后,又让杜教授改了改,投到Nanotechnology后,两个审稿人都认为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发表。文章今年5月份发表后IOP还把当作Lab Story又介绍了一把,所以现在已经被人引用了。
火花在碰撞中产生,问题在交流中解决。从这篇文章发表的过程来看,我觉得和高水平科学家交流对自己的提高非常大。应该注意的是,交流是双向的,事先应了解一下人家的工作。其次,还要看看人家是否有时间,不要在人家急着有别的事时缠着不放。如果看见傍边还有别的人想和人家讨论,就尽量简短些,给别人一些机会。
 
参加博客大赛, 期望得到朋友们支持, 投票请到 http://blog.sciencenet.cn/m/bloguser.aspx?ch=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32-45791.html

上一篇:介绍朋友一篇Science论文
下一篇:再接再厉:目标产物现端倪
收藏 IP: .*| 热度|

13 孙俊 唐凌峰 黄庆 杨玲 徐磊 刘恩克 陈龙珠 孙学军 王安邦 王德华 钟炳 何学锋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