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有组织科研和自由科研 精选

已有 10390 次阅读 2022-9-7 10: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组织科研和自由科研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科研是探索认识未知领域、把探索成果转化为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生产力的系统性创造性工作。高校老师工作性质具有很大的自由度,科研工作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一个系、学院里面老师的科研方向往往非常多样,在解决重大、重要科学、工程技术问题时协同性、集成度有时很难达到统一,导致拥有大量科研人力资源的高校在解决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大问题时没有显著的体现度,人力资源的效率没有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出来。我个人猜测这也是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文件的背景之一。
       高校老师不需要坐班,老师们工作自由宽松,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相互认知之后也许还能发挥学科交叉方面的优势。在一些“单打独斗”即可解决问题的科研领域,高校老师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和工作性质优势,相比于科学院系统,高校老师的薪资还是能得到保障,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压力也远低于科学院系统。但是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面前,高校老师的自由探索往往势单力薄,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高校老师面对这个转型其实还是有一个阵痛期。长期以来老师们喜欢单打独斗,高校的资源往往撒胡椒面,搞点纵向、弄点横向,小日子过过,工作时间自由,躲进小楼成一统,非常舒适。现在要融入大部队作战,对于一些“自身武功”不错的老师,还真的很难习惯。主要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项目不是说争取就能争取到手,而研究平台还是要用自己经费支撑运行、研究经费还是要自己支付、研究生还是要自己去养活。更有甚者,将来的学术评价还是要用自身贡献度的成果。国家层面的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落实到每一个老师头上,还是需要非常明细的举措。
       高校基层部门和管理部门对这个转型也是考验其工作智慧的。主要体现于学术评价的工作考核、大项目和大平台的全校集成争取、领头雁的引领作用和团队成员的个体支撑作用。在“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中,“国家的需要”体现在大项目上,大项目的争取具有高度的竞争性。竞争失利也是常有的事,团队的运行如何保证?最后估计又会回到被动的“接单式”的分散和自由科研,平台在得不到资源持续支撑时回到“自由生长”状态,学科建设经费又回到撒胡椒面模式。现在国家层面需要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各级政府也把四项工作作为科技的重点来抓,资源也会往上聚拢,问题的关键是高校和高校老师是否能及时响应,能够接得住?
       国外高校有面对国外高校所处的国情,科研模式可以参考但无法拷贝。我国高校在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中,需要把以前过分自由的科研模式逐渐恢复有组织性。我们老师们也要积极关注自身领域的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主动对接,在解决重大需求问题中实现有组织的科研、有战斗力的团队。
       国家有这样的要求,今后的学术资源分配、学术业绩评价、群体和个体考核估计也会与之做相应的调整了。大家还真要尽早做好准备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84-1354348.html

上一篇:审稿
下一篇:教师家庭的教师节
收藏 IP: 140.206.93.*| 热度|

18 王涛 曹淑江 叶建军 姚伟 晏成和 贾玉玺 杨正瓴 武夷山 许培扬 徐志刚 王安良 张成岗 郑强 李陶 高峡 鲍海飞 曾杰 赵一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