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与始业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借用梁任公1923年6月2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演题目《毕业乎?始业乎?》,讨论当今大学生的毕业和就业。
英语中毕业典礼为Commencement,这个名词的愿意是指‘开始’,毕业典礼用此称谓,意在于学校学业告一段落,便开始进入社会从业。故有毕业即始业之谓。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7万人。堪称至今为止就业内卷最极致之年。加上疫情的重叠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人所共知。
经过大学四年本科学习、加上2~3年硕士学习、再加上3~4年博士学习,一般完成三级学位学习需要至少十年时间。当然还有大批只有学历没有学位的专科生等。经过上述不同层面教育之后,符合毕业要求,即可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于是在每年8月30日截止日前,就会纳入当年就业率统计范围。每周都会收到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发来的就业进展报告,每周都会增加工作上的危机感。其实最具有危机感的是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每个过来人都明白孩子毕业之后的找工作牵动着全家人包括亲朋好友的心。毕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经常听说,大学生们不要感到担忧,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其实这不是该方面工作的亲历者或找工作者本人说的话,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疑。找工作的艰辛在毕业前、毕业时和毕业后的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滋味:毕业前的焦虑不安、毕业时的自惭形秽、毕业后的妄自菲薄。此时只有一份心仪的工作才是心理治疗的良方。诚然,还有一些慢就业、不就业、坚定“二战”考研者等毕业生,对于家境优裕者还好说,对于家境一般者就是一个家庭问题,积累多了也将成为社会问题。
就业与专业也有很大的相关性。虽然现在是通识教育,但是很多教学教育改革,概念、设计、成果等可以包装得完美无缺,但是在就业面前往往原形毕露。就业是办学水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也许单纯以就业率来衡量有些急功近利,但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就业率不理想的专业和办学,可以讲很多大道理来论证这些专业和办学有广阔前途,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天坑专业”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单纯以社会就业变化来建设专业和改革办学有随波逐流之感,但在波浪下面隐含的大潮绝不能无视。更需要在新学年开始之前做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隐含的大潮反映了社会变化的何种趋势,否则在象牙塔里的人才培养,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犹似空中楼阁。
任公所谓“诸君毕业专门大学,出而应世,真可谓始业”。毕业生们离开了有形的课堂大学,进入了无形的社会大学,才是真正的人生事业的开始。为自己努力,为家庭奋力,为社会尽力,这是毕业之后的起码本份。很多的毕业寄语无非就是说了这些道理。
毕业季即将结束,始业季大幕拉开。始业之后的舞台,比毕业之前的舞台更宽广,持续时间更久长。专注于当下,设计好未来,每一代毕业生都有不同的始业之路。正所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