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科技发展的未来 精选

已有 8866 次阅读 2022-6-1 12:1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技发展的未来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前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两者相距如此之近,好像是在提醒全国科技工作者们,孩子们是科技发展的未来。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过好了自己的节日,就马上要冷静地思考孩子们的事情了,他们才是决定未来科技发展的主人。
       孩子的教育题是亘古以来就面临的问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对孩子教育有深刻影响。儒家对孩子教育中的“养”和“化”方法,至今仍有影响力。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家长们希望让孩子们能接受优质教育,孩子们在拥有渊博学识的同时,能够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进而达到德行上的完善,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最起码能自食其力,不要成为父母亲或者社会的负担。
       古时候,在文化知识学习上,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而出现的启蒙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小学》、《训蒙诗》和《童蒙须知》等,从今天眼光看,也不无可借鉴之处;在伦理道德灌输上,对于个人品德的修养、仕途经济的培养以及忠君爱国的教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有部分合理之处;在生产生活技能培养上,包括维系家道的基本技能,让孩子从小跟着劳动,体会劳作的艰辛,“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着眼当下,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中,夸夸其谈国外对待孩子是如何教育于事无补。结合国情,科技工作者们在自身领域的前沿探索之余,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社会有孩子教育的问题,自家也有孩子教育的重任,如何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一技之长呢?
      1 结合应试教育的科普工作。起码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应试教育在现阶段是最公平的教育。我从小在江南农村长大,割麦插秧割草、“双抢双种”,基本上没有我不内行的农活。假如没有应试教育的高考,我的生活之路大概率就会一直在田间盘旋。应试教育绝对不能忽视,不是每个大学教授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但是现在的很多科普,包括院士进中小学的各种活动,孩子们看热闹的成份居多,关键是没有能与应试教育相结合,不接地气。毛主席说“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的科技普及如果不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孩子们还是沉湎于题海,没有接受到最新前沿的科技雨露滋润。一边是要考试,一边是要科学素养或综合素质,解决两张皮粘合的界面问题,方法就是把应试教育的内容与科学普及结合在一起,把考试题与科学普及的内容有机地糅合为整体。
       2 结合孩子们教育的科教语言。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教育方式和教育语言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迥然有异。科技工作者没有必要高高在上、用聱牙诘屈、令人望而生畏、过分专业的术语,让孩子们丧失对科学的热情。大道至简,很多前沿的科技成果应该是简洁明了、优美漂亮、生活实用。大音希声,很多科教语言可以非常平实易懂,就要看科技工作者的本事。不能要求让孩子们跳起来够得着科技工作者的教育,而是要求科技工作者能居高临下地用孩子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式,与孩子们取得交流。最害怕的就是孩子们活泼泼的求知欲,被冷冰冰的科技工作教育扼杀。
       3 结合孩子们成长的科学训练。科学训练有严格的规范,孩子们成长有自身规律。两者的界面就是课程学习内容的升级版。语文学习可以扩大修辞学或写作学,英语学习可以加深外国文学阅读理解,数理化天地生等自然科学课程,可以在课程内容中提升科技含量,科技工作者放低身段,多与中小学老师交流。自家孩子在教育中不也常要与中小学老师交流吗?毕竟科技工作者自身离开中小学教育有若干年了,自己当年的教育学习经验与现在相比还是有些差异。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中,设计效果良好的科学训练内容更具有挑战性。有时候也有相当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的难度。
       孩子们的教育内容,兼有刚性约束与柔性发挥的特征。应试教育对知识体系的要求就是刚性约束,把素质教育有机融入应试教育就是柔性发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内容宽广。科技工作者能做的就是主动融合,把自身领域的前沿知识,应用于提高刚性约束的强度、增加柔性发挥的自由度。这对于社会面上孩子们的教育、对于自家孩子的教育、对于实现科技工作者自身工作使命,都大有裨益。
       把孩子们教好了,整个社会竞争力也就更强了,科技发展的未来也就更加光明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84-1341127.html

上一篇:学科与科学
下一篇:又是高考季
收藏 IP: 140.206.93.*| 热度|

18 王涛 陈新平 吴斌 李剑超 黄永义 许培扬 王福明 徐志刚 杨正瓴 晏成和 贾玉玺 汪育才 康建 孙颉 高聪 王启云 武夷山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