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国际(Catalyst Regeneration International)公司
[ 点击数:107 | 更新时间:
CRI国际公司总部在美国休斯顿,是英荷壳牌集团的成员之一,1998年营业额5亿美元。主要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和化工催化剂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目前有8家下属企业。
1 标准催化剂公司(Criterion Catalysts Company)
网址:http://www.criterion catalyst.com
标准催化剂公司建立于19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加氢催化剂生产供应商,约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其催化剂技术和产品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也是重整催化剂和苯乙烯催化剂的主要生产供应商,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都居第二位;为39个国家的250家炼油厂供应催化剂,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实验室和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还与CRI国际公司的其他分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装置开工、催化剂再生、催化剂预硫化、催化剂装卸和废催化剂回收等服务工作。目前全公司共有职工800人,1998年营业收入为2.5亿美元。1992年通过ISO9002国际认证。
1.1 公司组成
标准催化剂公司下设四个子公司:标准催化剂美国公司、加拿大公司、英国公司和亚太公司。设在新加坡的标准催化剂亚太公司负责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关业务和服务工作。
1.2 生产与经营状况
标准催化剂公司共有8家催化剂生产厂,其中在美国有5家,在新加坡、比利时和加拿大各1家。生产以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和分子筛为载体的炼油与石油化工催化剂160多种。自主开发和生产的催化剂共有6类73种。第1类是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24种;第2类是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14种;第3类是渣油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催化剂,14种;第4类是催化重整催化剂(半再生和连续),12种;第5类是苯脱氢催化剂,5种;第6类是硫回收尾气处理催化剂,4种。与其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生产的催化剂产品共两类40种。一类是与ABB鲁姆斯公司合作进行技术转让的SynSat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25种;另一类是与Equistar公司合作进行技术转让的优质润滑油基础油加氢系列催化剂15种。接受UOP、Unocal、Exxon、Amoco等其他公司委托生产的炼油催化剂产品共7类50多种。
该公司目前有4个世界级的研究开发实验室,提供升级换代的催化剂新产品配方和生产技术。它们是美国休斯敦的Stanford Connecticut 研究室;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研究技术中心;美国弗吉尼亚洲Willow Island实验室和新加坡催化剂技术中心(SCTC)。
标准催化剂公司最新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是制造催化剂的CENTURY专利技术。用该技术生产的催化剂,其活性比目前使用的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提高40%~50%。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催化剂DN-190和HC-R,除了其活性比常规钼镍催化剂提高40%~50%外,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领先产品有新一代低密度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DC-185,用于生产硫含量为50ppm的柴油。由于密度低,反应器中装填的催化剂重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再生和最终处理费用。此外,DC-200是目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C-424的替代产品,脱硫、脱氮、芳烃饱和活性和稳定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既能用于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和减压瓦斯油的加氢脱硫,也可用于中质馏分油、石脑油、润滑油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目前35套工业装置的用量已达11350t以上。
2 分子筛催化剂国际公司(Zeolyst International Co.)
网址:http://www.zeolyst.com
分子筛催化剂国际公司是1988年由PQ公司与CRC国际公司合资建立的一家世界级分子筛产品生产供应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在工业分子筛和特种分子筛两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第二位。
2.1 科技开发
该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产品。公司有3个科技开发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壳牌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探索性工作;美国宾夕法尼亚洲费城附近的Conshohoken PQ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专门从事分子筛改性、小型放大和新用途开发工作;美国休斯敦附近的Westhollow壳牌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分子筛催化剂开发和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研究。
2.2 工业生产
该公司在美国、荷兰和比利时各有一家生产厂,这些厂都已通过ISO9002认证。美国堪萨斯州堪萨斯城分子筛厂具有世界级规模,专门生产分子筛粉。既能生产标准分子筛,也能生产用户需要的专用分子筛产品。荷兰Delfzijl分子筛厂和堪萨斯城分子筛厂一样,也属世界级规模,专门生产分子筛粉。比利时Ghent催化剂厂专门生产挤条产品,既生产条形分子筛,也生产条形催化剂。主要产品有7类,即加氢裂化催化剂、润滑油加氢裂化催化剂、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丁烯异构化催化剂、分子筛吸附剂、专用分子筛和分子筛粉。
2.3 产品销售
该公司根据需要,快速、准确、有效地交货,无论是标准分子筛粉还是分子筛催化剂或专用分子筛,都能以竞争价格在全球销售。公司除了在美国休斯敦总部设有销售办负责在美洲的产品销售外,在英国和新加坡还设有地区办事处。英国办事处负责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销售和技术服务;新加坡办事处负责在亚太地区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
3 催化剂回收公司(Catalyst Recovery Co.)
网址:http://www.catalystrecovery.com
催化剂回收公司现在是CRI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实际上是CRI国际公司的前身。1975年创建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Brownsville。1989年被壳牌公司兼并,更名为催化剂回收公司。除了催化剂器外再生业务外,又开发了催化剂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转销、催化剂分级等技术和业务。目前在国际催化剂再生市场的份额中居第一位。
3.1 催化剂器外再生和预硫化工厂
催化剂回收公司在全球共有4家独资和1家转让技术的催化剂器外再生和预硫化工厂。它们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再生厂、加拿大艾伯塔省梅迪辛哈特再生厂、卢森堡Rodange再生厂、新加坡再生厂和日本Miyako再生厂(转让技术)。催化剂再生总能力在100t/d左右。
.2 科技开发和领先技术
该公司在美国Woodlands设有一家专门进行催化剂器外再生和预硫化的研究开发中心,在美国威斯特霍洛、、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的研发中心也进行这方面的技术开发工作。领先技术有以下3项:(1)传送带式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2)actiCAT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3)催化剂长度和密度分级技术。
3.3 对华关系
吉胜国际公司(Jackson International Co.)北京办事处是催化剂回收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从1993年起我国一些石化企业的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剂委托该公司进行再生,到2000年6月,茂名、齐鲁、扬子、金陵、镇海等企业已委托其再生了1500t加氢催化剂。预计今后还有多家企业委托其将加氢催化剂再生。
3.4 地区办事处
除了美国休斯敦总部以外,在加拿大、卢森堡、新加坡北京等地还设有地区办事处,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催化剂再生、预硫化、分级和转销服务。
4 催化剂技术公司(Catalyst Technology Co.)
催化剂技术公司是目前世界上为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进行催化剂处理服务的最大和最成功的专业公司,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首位,主要从事催化剂装卸服务、反应器维修和催化剂钝化处理服务。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沙特和委内瑞拉等地有11个办事处,为世界各地的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提供技术服务。
5 CS-METALS公司
CS-METALS公司是一家利用废催化剂的合资公司,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第一位,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家处理废加氢催化剂回收所有原材料的公司。回收的三水氧化铝、镍/钴浓缩物、氧化钼和五氧化二钒,既可用于新催化剂,也可以外销。在美国的回收工厂,采用一种环境安全工艺,回收催化剂中的各种原材料,不产生固体废渣。在英国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
6 CRI催化剂公司
CRI催化剂公司是CRI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环氧乙烷催化剂、脱NOx催化剂、脱VOx催化剂的生产与销售,同时还进行技术转让。在比利时根特和美国马丁内兹有两家生产厂。
7 CRI Kataleuna公司
CRI Kataleuna公司是CRI国际公司不久前兼并的一家德国公司。在德国Leuna有一家催化剂生产厂。生产两大类催化剂:一类是加氢催化剂,用于芳烃类原料加氢,醛和酮加氢生产醇,腈加氢生产胺,醇、醛和酮还原胺化,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加氢生产胺;另一类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此外,还与Heraeus公司签有在全球代销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协议,包括购买、租赁和回收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所用的金属。
8 CD技术公司(CD TECH Co.)
CD技术公司是CRI国际公司不久前与ABB鲁姆斯公司合资的公司。为用户提供在炼油和石化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催化蒸馏技术
Engelhard公司
公司概况
Engelhard公司创建于1902年,主要从事环保技术、炼油和化工催化剂、颜料和添加剂、工程材料的开发和生产。Engelhard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生产商,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官是Orim R.Smith,全公司员工6400人,公司共分以下五个部门:
环境技术部:以生产和销售汽车与发动机尾气处理催化剂、催化转化器为主;工艺技术部:以生产和销售FCC催化剂为主;专用色料和添加剂部:以生产和销售各种工业品、日用品、农用品专用色料和添加剂为主;纸用色料和添加剂部:生产和销售改进铜版纸和古版纸之光泽及印刷性能的专用涂料和颜料的纸用色料;金属材料经营部:经营各种贵金属、非贵金属和相关产品并提供技术服务。
2 营销状况
Engelhard公司1998年—1999年各部门的经营规模 亿美元
1998年销售额 经营收益 1999年销售额 经营收益
环境保护部
亿美元 5.496 0.890 5.848 1.204
年增长率% +6 +26 +6 +15
工艺技术部
亿美元 5.013 0.731 5.135 0.819
年增长率% +21 +56 +3 +12
专用色料和添加剂部
亿美元 3.490 0.420 3.627 0.589
年增长率% 0 -35 +4 +40
纸用色料和添加剂部
亿美元 2.394 0.385 2.361 0.280
年增长率% -1 +
金属材料经营部
亿美元 23.468 0.486 26.086 0.396
年增长率% +20 +8 +11 -18
Englehard公司1995年—1999年经营业绩 亿美元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总资产 29.040 28.663 25.863
净销售额 44.049 41.746 36.307
经营收益 3.158 3.094 2.909
利息前和税前收益 3.407 3.195 2.354
债务/资本/% 55 45 44
净收益 1.975 1.871 1.655
折旧、耗减和摊销 1.116 1.009 0.881
基建投资 1.020 1.165 1.369
研究和开发投资 0.779 0.698 0.614
每股稀释收益 1.47 1.29 1.15
股东权益回报率/% 23.7 22.2 19.1
每股现金红利/美元 0.40 0.40 0.38
3.1 不失时机推出换代产品,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
Englehard公司在世界上率先于70年代开发出汽车处理三效催化剂,目前,全球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Englehard公司的环境技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在催化转化器问世以后,又相继出现推出烟尘过滤器、消烟器,最新推出的烟雾转化器PremAir催化剂系统,能把地面有害的臭氧转化为氧气,在汽车尾气处理的三效催化剂方面,Englehard公司的新产品有PdPlus、Hi-Temp、TriMax催化剂三种。
3.2 联合、兼并、重组,强化竞争力
Englehard公司从1902年创立以来,实现多次联合、兼并、重组,以强化竞争力,1993年Englehard公司收购Katalistiks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厂,不仅使生产能力增加了2万t/a,而且还掌握了混合晶化生产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90年代中期Englehard公司推出Millenium、Ultrium系列催化剂。
3.3 瞄准市场需求,抓住商机
长期以来,Englehard公司以炼油催化剂中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重整催化剂而著称于世,然而,90年代以来,炼油催化剂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Englehard公司注意到聚丙烯市场需求看好,于是1998年5月收购Mallinckrodt公司的催化剂业务,1999年推出Lynx 1000聚丙烯催化剂,Englehard公司预测,市场对Lynx 1000聚丙烯的需求将以20——30%的速度增长。
4 对华关系
Engelhard公司早在80年代就开始与我国上海高桥石化、齐鲁石化、燕山石化、大庆石化总厂等企业有广泛的接触和技术交流关系,由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与Engelhard亚太公司共同投资150美元组建上海中国安格环保技术
5 联系方法
地址:Engelhard Corporation
电话:732-205-5000
email: info@engelhard.com
6 Englehard公司石油炼制催化剂
1955,Engelhard公司开发了白土基移动床裂化催化剂,自此,Engelhard公司与炼油催化剂密切相连,其裂化、加氢、重整、异构化工艺和催化剂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Engelhard公司的裂化催化剂形成了全球公认的技术优势,如微球催化剂生产的专有技术、“原位结晶”技术等。
FlexTec? 技术
以往,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原位法”或“合成法”,“原位法”在载体微球内形成沸石,其晶粒小且选择性好;“合成法”是将沸石、载体、粘结剂混合,其载体设计具有更好的灵活性。FlexTec? 技术结合这两种催化剂的制备优点,使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性能。
Ultrium FCC Catalyst
Engelhard公司采用FlexTec? 技术生产出的最新渣油裂化催化剂,将先进的催化剂技术和钒捕获剂结合,具有渣油裂化活性强、抗Ni、V性能好、焦炭干气选择性很好的优点。Ultrium系列催化剂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该催化剂既可具有高活性、高表面积,又具有好的抗磨性能;该催化剂还可具有高沸石/载体比,从而,增强裂化活性,减少金属沉积表面
Maxol FCC Catalyst
Maxol 催化剂技术用于炼厂生产清洁燃料油,且提高经济效益。该催化剂能显著增加C4烯烃的相对产率,而不增加液化气的产率,从而,解除了炼厂“瓶径”问题。
吸附剂和干燥剂
半个世纪以来,Engelhard公司在吸收剂和干燥剂的生产和服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Engelhard公司生产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吸附剂,Engelhard公司的Sorbead? 硅凝胶吸附剂是吸附剂技术的突破,当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相比于常规吸附剂,其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成本降低30%以上,而且,不会引起产品气体、液体中杂质增加。Engelhard公司的粘土和氧化硅基干燥剂可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
联系人:Bruce Lerner
电话:732-205-6980
Email地址:bruce.lerner@engelhard.com
自1980年以来,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迄今为止,催化剂的发展一直与环保要求同步,但随着排放标准的改变催化剂的关键技术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发动机的排量设计一种催化剂来满足要求已经远远不够。取而代之,气流处理的每个方面,从油箱到排气管,都要作为一个优化系统的相互依赖的组元来考虑。这种新的系统方法要求汽车制造商与其供货商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Engelhard 将继续开发如“超低排放汽车”之类的先进技术,满足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
E ngelhard 公司的“三通”催化剂的优点:
热稳定性好,允许多种方式定位;
快速启动减少冷启动排放;
空气/燃料范围更宽,Nox更容易转化;
在加速时烃类/Nox转化率高,可执行STFP步骤;
减少H2S排放;
改善了实时监测性能。
TriMax? 三金属催化剂
独特的铂/铑/钯结构;
烃类和CO氧化和Nox还原效果理想;
无镍脱H2S
稳定的储氧功能满足OBD II要求;
低启动温度;
高温稳定性好,可靠近发动机安装;
良好的抗铅和硫污染性能。
高温催化剂
贵金属和热稳定器优化活性;
超高温稳定性达
硫污染承受能力高;
专利隔离Washcoat催化剂技术;
系统设计弹性大;
可在多装置转化器中用作第一个催化剂床层或单独使用;
减少因靠近发动机安装而造成的失活。
铂/铑催化剂
采用独特的制造工艺,结合贵金属和助剂,在较宽的操作条件范围内具有良好的Nox性能;
专利隔离Washcoat催化剂技术使启动性良好;
高储氧性导致可诊断性;
Nox、空气/燃料操作范围宽,便于校验控制的开发;
良好的抗尾气污染能力;
是未来市场的费用—效益技术。
亚太地区营业部联系方法:
地址:美芝路152号,新门广场,东楼#17-05/07,新加坡第189721邮区
电话:(65)297-6180
email:nicholas.tan@engelhard.com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
[ 点击数:92 | 更新时间:
1 公司概况:
1994年,Akzo 公司和Nobel Industries公司合并创立Akzo Nobel公司。Akzo 公司由创立于1792年的Sikkens公司(荷兰)和Bemberg公司(德国)及另外一些历史悠久的公司组成。Nobel Industries公司由创立于1871年的Kema Nnbel公司和1646年的Bofors公司合并而成。目前,Nobel Industries公司是在荷兰占有重要地位的国有公司。现任董事长Cees J.A.van Lede。
2 技术优势
Akzo Nobel公司在FCC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等领域开发了一些先进技术。
2. 1 FCC催化剂
FCC催化剂是Akzo Nobel公司的主要产品。于1953年在Amsterdam开始生产FCC催化剂,其商标名称为Ketjen催化剂。工厂有约10000吨/年的生产能力。通过1960、1980、1995年的扩建,Amsterdam厂的生产能力已达50000吨/年。
1985年,Akzo Nobel Houston厂建成,将全部生产能力扩展一倍。1988年,F.C.C.S.A厂投产,这是Akzo Nobel与Petrobras 和Oxiteno合资的生产厂。
1995年Akzo Nobel在全球的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以上。这个成就对其渣油裂化催化剂打入国际市场非常重要。
1995年新的state-of-art FCC Zeolites厂投产,为所有Akzo Nobel的制造商提供沸石。
下表是传统的FCC催化剂系列,采用了Akzo Nobel开发的沸石(ADZ)技术。
传统的Akzo Nobel FCC 催化剂
催化剂 应用
Octavision和Action 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烯烃产品
Vision和Horizon 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Advance和Access 渣油裂化活性高,并有优良的抗金属性能
1995年Akzo Nobel公司开发了新一代FCC催化剂,这些新催化剂扩展了Akzo Nobel的沸石(ADZ)技术,下表是五种FCC催化剂系列。
五种新FCC催化剂系列
催化剂 应用
Eclipse 增产丙烯、异丁烯、异戊烯
Cobra 在不牺牲汽油产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汽油辛烷值
Conquest 最大量地生产运汽油、柴油
Aztec 最大量地生产中间馏分产品
Centurion 渣油裂化活性强,焦炭选择性和抗金属性能优良
Akzo在FCC方面的一些其它优势技术:
Pt 助燃剂(KOC助剂)
短接触时间工艺
减少汽油硫含量
具有优越物理性质催化剂(抗磨性、孔径分布等)
硫转移剂
ZSM-5助剂
2.2 加氢催化剂
保护剂:Ketjenfine542、KetjenfineKAS-5B、KetjenfineKG-1、Ketjenfine647、Ketjenfine844。
石脑油、煤油、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 CoMo催化剂、NiMo催化剂
FCC预处理催化剂:Ketjenfine840、Ketjenfine841、Ketjenfine752 Ketjenfine756、Ketjenfine901H
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Ketjenfine843、Ketjenfine846、HC-J、HC-K、HC-P、HC-DM。
加氢裂化催化剂:沸石和非晶态的硅-铝提供裂化活性,负载的Mo、Ni、W以及贵金属提供加氢活性。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KG-1、KG-2;KFR-10、KFR-20、KFR-30、KFR-50、KFR-53、KFR-70
2.3 异构化催化剂:AT-2、AT
2.4 其他化工催化剂:氯氧化催化剂、氯代甲烷、甲胺、三聚氰胺
3 联系方法:
地址: Velperweg 76,PO Box 9300,NL-6800 SB Arnhem
电话: 0031-26-3664433
传真: 0031-26-3663250
因特网地址: http://www.akzo nobel.com
INTERCAT公司
[ 点击数:49 | 更新时间:
1 公司概况
1986年,Regis B. Lippert(现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长官)创立了INTERCAT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新泽西,下属分公司有INTERCAT-Savannah和Inc. INTERCAT Transportation, Inc.,并且在欧洲、非洲、中东、日本均有分公司。INTERCAT公司与一些世界著名炼油公司有紧密合作,在FCC添加剂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 技术优势
该公司的专有技术包括FCC添加剂和添加剂、催化剂的添加方法。
2.1 INTERCAT公司六种添加剂系列:
CO助燃剂;
SOXGETTER硫转移剂:除去FCC烟气中的SOx,相比于其它硫转移剂,获得相同的脱硫效果,可减少费用20—50%,其制备参见U.S. Patent 4,946,581;4,952,382; 4,866,019 和其它专利;
辛烷值助剂:INTERCAT公司提供大量的ZSM-5辛烷值助剂(Z-CAT PLUS、PENTA-CAT、Z-CAT HP、 ISOCAT等),用以提高汽油辛烷值和轻烯烃产率最初的Z-CAT Plus助剂是采用Mobil的ZSM-5技术,后来开发的辛烷值助剂采用了专利黏结剂,使ZSM-5助剂的应用效果更好;
塔底油裂化助剂BCA-105 ;
铋基钝镍剂:该公司与Chevron公司达成协议,有权经营Chevron公司的铋基钝镍剂;
钒捕获剂:该公司与Chevron公司达成协议,有权生产和经营Chevron公司的专利捕钒剂V-TRAP,V-TRAP的捕钒效果是以前捕钒剂的20倍。
2.2 INTERCAT公司助剂添加系统
INTERCAT公司对炼厂出售添加剂进料系统,目前,其助剂添加系统在全世的应用逾百套,被公认为最准确、可靠的助剂添加系统。INTERCAT管理系统IMS是对添加系统进行自动、程序控制系统,对反应器内助剂进行计量。该系统排除人工添加助剂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增强了INTERCAT公司助剂技术的竞争优势。
2.3 INTERCAT公司新鲜催化剂添加系统
新鲜催化剂添加系统是INTERCAT公司开发的最新硬件,对反应器内的主催化剂进行计量。
3 联系方法
地址:Intercat Inc.,
电话:(732) 223 4644
传真:(732) 223 3447
e-mail地址:info@intercatinc.com
Dow Chemical 公司
[ 点击数:718 | 更新时间:
1 公司概况
Dow 化学公司创建于1897年,从事化学品生产。公司在世界30多个国家设有94家生产厂,生产并供应2400多种石化产品,现有职工3.95万人。公司主要生产氯碱系列产品、乙二醇、环氧乙烷、丙二醇、环氧丙烷、金属镁、烯烃、芳烃、苯乙烯、聚烯烃、各种工程塑料、功能性化学品等。
2 技术优势
Dow化学公司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技术有改良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高温氯化法制环氧氯丙烷工艺技术、乙烯氧氯化法制氯乙烯工艺技术、Udex法芳烃抽提技术、甲苯液相氧化制苯酚技术、甲醇生产技术、Insite茂金属催化剂制聚烯烃工艺技术、乙苯和苯乙烯生产技术、聚苯乙烯系列树脂生产技术等。
2 财务状况
1995年公司的资产总值达235.82亿美元,1996年销售额201.00亿美元,纯利润31.00亿美元。
3 对华关系
Dow化学公司与浙江化工厂对半合资成立了浙江太平洋化学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环氧丙烷。该公司将在中国建一个目前国内最大的聚苯乙烯厂,以强化其在亚太最大聚苯乙烯生产商地位。目前,Dow化学公司正与中国政府谈判,拟在天津建设烃进料加氢裂化装置和化学品、塑料厂。
5 联系方法
地址: 690 Building
电话: 001-517-832-1466
传真: 001-517-831-1465
因特网地址:http://www.dow.com
汽车催化转化器及催化剂的技术进展
[ 点击数:53 | 更新时间:
汽车排放污染的净化手段主要分为前处理技术、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前处理技术主要是寻找和研究清洁燃料和燃料油添加剂,提高燃油的质量和性能,从而降低排放;机内净化是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状况、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而机外净化则是通过安装热反应器、二次反应器、催化转化器、电晕处理器等装置,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二次处理或净化。人们经过在以上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认为机外净化即安装汽车排放后处理装置—催化转化器仍然是当今世界控制汽车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汽车排放催化剂主要由载体、涂层、助剂和贵金属四部分组成。目前载体基本采用具有纵向连续不受阻挡的气流通道的整体式蜂窝结构即蜂窝陶瓷载体。涂层用于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助剂多由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度金属氧化物组成,用于改善催化剂的性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寿命,减少贵金属的用量。活性组分以贵金属为代表,其作用是参与气、固反应,为反应提供特定的活性中心。
美国是研究和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最早的国家,日本和德国紧随其后。国外研究催化剂的历史长,研究面广,研究水平高。德国Degussa公司对小型汽车用纯Pd、Pd/Rh、和Pt/Rh型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尾气排放标准的主要措施是增加贵金属的用量。就Pt/Rh/Pd型三元催化剂而言,达到欧洲Ⅲ号标准的催化剂的贵金属含量为
国内汽车催化剂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水平比较落后。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催化剂和催化转化器主要依靠进口。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增长速度很快,年增长率近15%。1998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520辆,预计2002年将达到2000万~2100万辆,2010年将突破4000万~5000万辆。因此汽车排放的控制将成为我国今后的环保重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内汽车催化剂的前景广阔。在贵金属催化剂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价格低廉的催化剂,寻找其他的替代品或助剂部分取代贵金属,在保证催化剂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催化剂成本,是我国今后汽车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和趋势。研究非贵金属催化剂、含微量贵金属催化剂和含稀土的钙钛矿型车用催化剂技术的进展意义重大。
我国环保催化剂概况
[ 点击数:76 | 更新时间: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重,每年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都在千万t以上,氮氧化物百万t以上;废水约400亿t;工业固体废料6亿t以上。城市大气中汽车排放的CO、HC浓度为发达国家的3~5倍。将催化剂技术应用于是治理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内环保催化剂的研究从70年代开始,首先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当时我国汽车不多,但不少科技人员看到汽车排气净化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了多组分堇青石陶瓷蜂窝状催化剂、钙钛矿型金属载体催化剂和颗粒状稀土催化剂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的研制也有进展,8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化,逐渐走向实用化阶段。
70年代以来,我国根据化工生产装置出现的污染进行了大量的治理研究。例如,开展了对含有机化合物的废水、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及其催化剂的研究,氨催化还原法治理硝酸生产中NOX尾气的研究硫酸生产中SO2尾气的催化吸收净化,以及燃煤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催化治理等研究。
上述工作与我们的任务相距甚远。未来五年,国家将向环保投入7000多亿元。不论是治理现存的污染源和“三废”资源化,还是清洁生产的研究开发,都与催化剂有关。但环保催化剂尚未形
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 苏栋根
http://www.wtolaw.gov.cn 2003-02-19 09:22:18 WTO信息台
1 国外炼油催化剂制造业发展概况
催化剂的发展对促进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及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等都有极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炼油催化剂制造业从宏观的产业发展方面看,有如下特点。
(1)催化剂生产厂家合并、兼并、联合,以加强竞争地位
据美国《油气杂志》(OGT)1999年对世界炼油催化剂市场的品种调查,全球现有催化剂品种825种,生产厂商27家,而1997年分别为790种和31家。许多厂家扩大了产品种类,使其新增产品的数量超过了被淘汰的产品数量。
90年代以来,Akzo兼并了Filtrol的催化裂化催化剂,Engelhard兼并了Harshaw的加氢催化剂。英国的ICI Katalco、Dycat国际,美国的Acreon催化剂和LaRoche工业公司已经不复存在。1998年9月,ICI集团将它5个同催化剂业务相关的公司(ICI Katalco,Unichema,HTC,Vertec和Tracerco)合并成立了Synetix。1999年,Synetix又收购了Dycat。去年CRI国际公司收购了Kataleune公司,并对产品进行了优化。CRI同时拥有Criterion和Zeolyst国际各50%的股份。与此同时,Kataleuna退出了石脑油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催化剂领域,进入烃类蒸汽转化和二甲苯异构化领域。
(2) 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业务
90年代初期,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能力在40 kt/a以上的公司共有6家,UOP下属的Kalisks公司和克罗斯费尔德(Crsfield)催化剂公司各有两家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厂,Katalistoks公司生产能力达到215 t/d,由于研究开发费用及制造成本费用较高,而催化剂价格偏低,加之市场前景一般,两家公司在90年代中期相继退出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业务,UOP公司扩展了重整和加氢类催化剂业务,并在石油炼制类的叠合、异构化、硫回收、脱臭、克劳斯装置尾气处理等方面开拓业务。
Grace Davison是世界上催化裂化催化剂第一大制造厂家,其他依次为Akzo-Nobel、Engelhard、催化剂和化学工业公司、Instituto Mexicano公司。Akzo-Nobel的业务范围很广,Engelhard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方面的业务扩展很快,其宣称占有世界市场份额的1/3。
(3) 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合作
国际上大的催化剂公司,已基本上没有地域的概念,他们采取兼并、合作或合资建新厂的方式,广泛扩展在世界各地的业务,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Akzo公司是1969年由AKU集团和Akzo集团组成的,1994年Akzo公司和EKA Nobel公司合并成立了Akzo-Nobel公司,这大大加强了该公司的战略地位。其年销售额达140亿美元,有7 000名雇员,其中有6 000多人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Akzo-Nobel公司的催化剂制造业务非常广泛,其生产的催化剂有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处理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化工过程催化剂等几大类。Akzo-Nobel除在其本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设有生产厂外,还在美国的休斯顿、洛杉机、巴西的Santacruy及新加坡等地建设生产厂,其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能力已达到180 kt/a,在阿姆斯特丹的生产能力为50 kt/a。
Akzo-Nobel积极开展和国际上同行之间的合作业务,如其加氢类催化剂生产,有与日本凯金公司(Nippon Ketjen)联合生产的产品,还与Mobil、MW、Kellog和Fina Resaach三家公司联盟,推出成套中压加氢裂化技术。
(4)依托母公司的强大技术后盾,进行一体化服务
美国OGJ世界炼油催化剂汇编中列入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家,催化裂化催化剂为5家,加氢裂化催化剂为11家,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为10家,加氢处理催化剂为12家,加氢精制催化剂为14家,催化重整催化剂为5家。这些催化剂生产厂家有的同时介入几类催化剂生产业务,实际纳入OGJ统计的为19家。19家催化剂制造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下属公司,其中典型的是埃克森(Exxon)研究与工程公司、UOP公司、BASF公司,它们的母公司是世界石化工业的巨头,母公司还开展炼油新工艺开发、工艺设计、成套设备提供等等业务。
相当部分的炼油催化剂是与新开发的炼油工艺一起推出的。如在柴油的脱硫、脱芳烃方面,许多加氢催化剂生产公司都有自己开发的工艺,如美国鲁姆斯公司(ABB Lummus Crest Inc.)和标准催化剂公司(Criterion Catalyst Co.LP)联合开发的Synshift/Synsat工艺、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的Hydrofuning工艺以及Akzo-Nobel公司、托普索公司(Topsee)等均开发了各有特色的工艺。
(5) 催化剂生产厂家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大的炼油催化剂公司都集中在欧美地区,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建有催化剂厂,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中东地区未见有催化剂生产厂投产的报道,亚洲的韩国、印度、新加坡都有合资建造的催化剂厂,印度催化剂生产的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但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日本的炼油及环保催化剂研究活跃,有关炼油催化剂生产主要集中在触媒化成株式会社一家,日本在炼油及环保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方面与欧美公司的合作比较多。
2 国内外炼油催化剂市场趋势
对于炼油催化剂21世纪前期的市场趋势,中国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如环保对炼油催化剂市场趋势的影响,中国近20年来工业发展中,环保欠帐较多,在加入WTO后的10年内,将对环境保护采取跳跃式的政策,如炼油行业有关的环保指标到2010年要基本与国际接轨,因此,未来10年,环保对国内炼油催化剂市场的影响将特别突出。
1999年7月号美国《烃加工》杂志刊登了Freedonia集团对美国催化剂市场趋势的预测数据,2000年,美国催化剂市场交易额将达到29亿美元,炼油催化剂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0.75亿美元,2005年将达到12.90亿美元,其中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烷基化将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世界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需求量1995年为493 kt,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需求量增长缓慢,北美的年增长率为1%~2%、欧州和中东年增长率为3%~4%;只有亚洲/太平洋地区增长势头较强,年增长率约为10%。
我国炼油工业年消耗催化裂化催化剂约70 kt。催化裂化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催化裂化在二次加工的比重大,加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原油加工量逐年上升,如2000年原油加工量将增加约10%,催化裂化催化剂需求的增长也较快,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90 kt。
目前中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完全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外催化剂供应商主要利用我国政府对其的优惠政策、产品的某些特性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打进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10%。
到2005年,世界加氢类催化剂需求量将在目前的80 kt/a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3 000 t左右,加氢催化剂需求量年增长率约为3.5%~4.0%。
Grace公司Davison化学分部为适应加氢生产装置能力不断增长的形势,于1998年初在美国的Lake Charles开工建设一个年产9.07 kt的加氢催化剂生产厂,在此之前,Davison已经扩建了位于Curti Bay的加氢催化剂生产厂,使该厂的生产能力达到13.6 kt/a。Akzo也新建和扩建了加氢催化剂生产厂。德国Degussa公司在Cavlvert市建设了一套加氢催化剂生产装置,生产能力2 kt/a。
由于渣油改质能力的扩大,在今后的3~4年中,沸腾床催化剂需求量将会有明显的增长。
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能力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加氢能力占原油蒸馏能力的比例,美国为73.8%,日本达89.1%,而中国目前仅为15.8%。
在限制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方面,重整汽油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重整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很少(最多也只有1%~2%),硫含量接近于零,掺入汽油中可大幅度降低汽油的烯烃和硫含量,因此它是清洁汽油燃料中非常重要的组分。重整汽油中苯和芳烃含量较高,并随反应苛刻度(辛烷值)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含苯5%~10%,含芳烃40%~80%,虽然这也是清洁汽车燃料中需要限制的组分,但由于目前我国汽油中重整汽油组分平均不到6%,而美国和欧洲的汽油中,重整汽油组分约占30%~50%,相比之下,我国汽油中苯和芳烃含量都较低,离限制量还有较大余地。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连续重整装置,到1998年底已建成12套装置,绝大部分采用UOP的第一代、第二代连续再生式重整,首次开工都采用UOP公司提供的催化剂。
80年代中期以来,炼油催化剂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开发出了大量催化剂新产品,国内所用催化剂的80%以上都可以自己生产。
国内从事炼油催化剂研究的单位主要是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RIPP)、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和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SRIPP)。其他实力较强的还有兰州炼化研究院、燕山石化研究院和齐鲁石化研究院。
我国炼油催化剂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厂家。
(1)长岭炼化公司催化剂厂
长岭炼化公司催化剂厂于1970年7月建成投产,经过30年的发展,现拥有10套生产装置。已与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三十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能生产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和化工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炼油化工催化剂产品,年生产能力超过20 kt,是目前国内产品销售额最大、产品覆盖面最广、生产品种最全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
(2)兰州炼油化工催化剂厂
兰州炼油化工催化剂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企业,自1964年建成投产以来,经过35年来的发展,产品已形成全合成、半合成和全白土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年综合能力达到20 kt以上。90年代中期以来,投巨资进行技术改造,使生产工艺和工装水平明显提高。
(3)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
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是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年生产能力达30 kt以上,共有催化剂品种20余个,分子筛品种10余种。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注意结合新的催化裂化工艺推出新产品,如结合DCC、MGG和MIO工艺都有与之配套的产品。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已出口DCC专用催化剂1 700 t,在泰国的DCC装置上应用。
(4)抚顺石油三厂催化剂厂
抚顺石油三厂催化剂厂目前与抚顺石化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生产了6大系列30多种催化剂产品,该厂已被国家指定为国内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专业厂家。抚顺石油三厂催化剂厂分子筛的生产水平不断增强,生产的β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多次出口美国,目前正在试生产的MUY和NTY两种分子筛达到国际同类分子筛的先进水平。
3 加入WTO对我国炼油催化剂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世界炼油催化剂市场可以说是被大公司所垄断。我国炼油催化剂已拥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和生产体系,各类炼油催化剂品种已形成系列化,技术含量与国外催化剂相差无几,有的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国外厂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益和价格两个方面,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总产量还不及国外一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进口完税价高10%左右,加氢、重整催化剂高30%左右。
目前,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国内炼油催化剂产业予以保护,对炼油催化剂的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入WTO后,对国内炼油催化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关税的下调,国外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竞争将更为激烈;二是随着外商投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外商独资或与石油、石化两大集团之外的地方企业合资建炼油催化剂生产装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三是随着环境保护对油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石油炼制对催化剂的性能要求更为苛刻,这样,进口“许可证”限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国内炼油催化剂生产企业如何在加入WTO后,与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求得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顺应炼油工业发展趋势,确定产业主攻方向。21世纪,含硫原油的加工和环境保护将对炼油工业以及炼油催化剂制造业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炼油工业呈现出装置结构合理化,产品燃料洁净化的趋势,2010年以前,我国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的加工能力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而催化裂化能力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上也有同样的情况。因此,在未来国内炼油催化剂生产能力的增加上,重点应放在加氢、重整类催化剂上。
(2)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多品种催化剂。今后催化裂化品种发展除提高本身的基本性能(如高抗磨损能力、高抗金属污染能力)外,还应根据用户需求(如用户下游装置的需求,降低烯烃含量和硫含量的需求)来开发新产品。
加氢类催化剂的种类,我们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较大。加氢催化剂的类别应扩展,应大力发展用于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原料预处理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发展加氢精制催化剂,在各类加氢催化剂的品种发展上,要生产适合不同原料性质、不同工艺、不同成品要求的产品,并加大深度脱硫、降低柴油密度、提高柴油十六烷值而不降低汽油辛烷值、沸腾床加氢精制等不同种类的产品开发。
未来重整催化剂新增的需求主要是连续重整催化剂,产品的发展上也应侧重于此。
(3)催化剂的研制属于高新技术产品中新材料的范畴,没有产品的技术创新,就谈不上发展。国内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家依托各科研院所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并努力使之商品化,并做好技术储备工作。
(4)提高工艺装备水平,走精细化生产道路。国外催化剂的发展,从微观的方面来看,制备技术精细化是显著特点之一,这已成为改进催化剂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如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技术进步中,Engelhard的FACT平台技术,Akzo-Nobel的催化剂组合技术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收率已达到92%~95%的水平,与国外公司相差不大,而加氢、重整催化剂的收率水平就相差甚远了,应下大力气在此方面进行攻关。
(5)在产品的营销中,国内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家已有许多成功的做法,还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借鉴国外新产品与新工艺同时推出的做法,利用各设计院、所推销产品;二是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应认真做好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别化的工作,如果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那将是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筹码;三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在产品开发、设计上引导客户参与,让客户去接受他们“自己的产品”。
辽阳石化与美国UOP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来源:辽阳市
日前,美国UOP公司高级管理层一行4人到辽阳石化分公司,就其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规划及生产装置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流,并达成了合作意向。这标志着辽阳石化公司在引进国外知名公司管理方式及经验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美国UOP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炼油化工技术转让与服务公司,与辽阳石化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建的45万吨PX装置就是引进了UOP吸附工艺专利技术,采用含铂的异构催化剂Ⅰ-300,将乙苯转化成苯。吸附旋转阀、吸附塔格栅、高通量的换热器管束均采用UOP专利设备,旋转阀采用UOP的ACCS系统控制。随着公司“十一五”规划中的关键项目——550万吨俄油加工项目的正式启动和按期投产,如何利用俄油资源推动公司加快发展成为公司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工作重点。
双方通过本次商谈,UOP公司将利用其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对辽阳石化未来发展规划和装置的能量管理与优化两个专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辽阳石化提供节能降耗的新思路和方法,提供生产优化方案。同时结合中油股份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定位,对辽阳石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逐步把辽阳石化建设成为以芳烃原料为特色大型石化基地。
在交流期间,双方还就合作的相关事宜及工作进度进行了讨论,通过此次多方面的合作,将建立辽阳石化与UOP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交流之后,UOP公司将在公司现场办公4个月,共绘辽阳石化宏伟发展蓝图。
未来石化工业技术发展七大热点(二)
--------------------------------------------------------------------------------
www.chirality.cn 来源: 中国氟化学工业网
罗姆斯SCC工艺:
该选择性组分裂化(SCC)工艺可使丙烯收率达到16%~17%,再采用石脑油选择性循环裂化技术还可增产丙烯2%~3%。SCC工艺反应系统采用Micro-Jet进料喷嘴、短接触时间提升管和直连式旋分器。催化剂含有高含量ZSM-5。
美孚公司Maxofin工艺:
1998年,KBR公司和美孚(现埃克森美孚)公司推出Maxofin FCC工艺,它将高ZSM-5含量的添加剂与改进的FCC技术相结合,可使以米纳斯VGO为原料的丙烯产率达到18%。使用Reusy催化剂加ZSM-5助剂,双提升管反应器,提升管温度538~
KBR公司Superflex工艺:
反应部分基于KBR公司FCC技术,可将轻质烃类(通常为C4~C8)转化成富丙烯物流。它从石脑油和C4原料可生产高达40%以上的丙烯。采用抽余C4(抽提丁二烯)进料,丙烯和乙烯产率分别为48.2%和22.5%。采用FCC轻石脑油进料,丙烯和乙烯产率分别为40.1%和20.0%。
(3) 丙烷脱氢技术
据测算,2002年采用丙烷脱氢和乙烯-丁烯易位转化技术生产丙烯的总量达到350万吨,将占丙烯总生产量的6%。
全世界现有8套丙烷脱氢装置,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据预测,到2010年将再建10套新装置,以增产丙烯400万吨/年。现有几套丙烷脱氢装置正在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卡塔尔建设。卡塔尔的丙烷脱氢装置将后继2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沙特阿拉伯的丙烷脱氢装置也将后继4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埃及也将建设35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以便为二套聚丙烯装置(已有一套为12万吨/年)提供原料,投资2.3亿美元,拟采用UOP Oleflex技术,于2004年建或。
丙烷脱氢技术主要有UOP公司Oleflex工艺、罗姆斯公司Catofin工艺、菲利浦斯公司Star工艺、林德公司PDH工艺。其中,Oleflex工艺和Catofin工艺业已工业化应用。
Oleflex工艺采用催化剂连续再生技术,采用铂催化剂(DeH-12)的径流式反应器使丙烷加速脱氢。丙烯产率为85%,氢气产率为3.6%
未来石化工业技术发展七大热点(二)
--------------------------------------------------------------------------------
www.chirality.cn 来源: 中国氟化学工业网
Catofin工艺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按烃类/热空气循环方式操作。工艺操作温度593~
(4)易位反应技术
易位反应技术可将乙烯与2-丁烯反应生成二个分子的丙烯。当易位反应与蒸汽裂解相结合时,可将丙烯/乙烯比由蒸汽裂解0.6提高到1.0~1.25。
鲁姆斯公司的Triolefin易位转化工艺在330~
IFP的Meta-4工艺采用移动床反应器,催化剂连续再生。在30~
(5)烯烃相互转化工艺
美孚公司开发的烯烃相互转化(MOI)工艺采用选择性二次转化技术,在单一的流化床反应器中操作,催化剂连续再生。该工艺使用美孚ZSM-5催化剂,它使酸活性与择形选择性很好组合,促进了烯烃低聚、裂解和歧化,可将蒸汽裂解C4和热解轻汽油转化成丙烯和乙烯,FCC催化轻石脑油也是潜在的原料。
(6)固定床催化裂化工艺
鲁齐公司和南方(Sud)化学公司推出新的固定床催化增产丙烯技术-Propylu工艺。该工艺可采用不同原料,如来自FCC装置的轻石脑油或汽油,或来自蒸汽裂解或FCC装置的选择性加氢C4/C5馏分。未转化的化合物通过系统,典型的为石蜡烃、芳烃和环烷烃。近85%的转化率可生成30%丁烯、10%乙烯和40~45%丙烯。这一直接转化途径取决于沸石催化剂,同时,该工艺催化剂可将甲醇转化为丙烯和乙烯。操作条件为
未来石化工业技术发展七大热点(二)
--------------------------------------------------------------------------------
www.chirality.cn 来源: 中国氟化学工业网
(7)甲醇制丙烯工艺
UOP/诺斯克-海德罗公司开发了甲醇制烯烃(MTO)工艺,鲁奇公司也开发了甲醇制丙烯(MTP)工艺。
UOP/诺斯克-海德罗公司开发的甲醇制烯烃(MTO)工艺在高丙烯工况下,丙烯产率可达45%,乙烯为34%,丁烯为13%,其余为副产品。该工艺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和再生器设计,乙烷、丙烷、二烯烃和炔烃生成少。埃及将在苏伊士建设一套MTO工业化联合装置,该联合装置将采用天然气作原料,生产甲醇,再用以转化成烯烃,生产32万吨/年聚烯烃。MTO工艺将甲醇与聚合物装置组合一起,形成完整的天然气-聚烯烃装置生产线。尼日利亚的天然气化工联合企业也将采用甲醇制烯烃(MTO)工艺,建设7500吨/天甲醇装置,甲醇用作MTO装置进料,MTO装置设计生产40万吨/年乙烯和40万吨/年丙烯,乙烯和丙烯再用于生产40万吨/年HDPE和40万吨/年PP。该联合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鲁齐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工艺,使甲醇从预反应器进入内冷的绝热反应器,转化成烃类和水,对丙烯则有高的选择性。该工艺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0.13~0.16MPa压力和380~
【企业名称】:巴斯夫(BASF)
【所在国家】:德国
【涉及产品】:塑料,涂料,功能性聚合物,农用产品及营养品
【企业网站】:http://www.corporate.basf.com/en/?id=V00-C8qhw9SGWbcp.hO
巴斯夫集团
巴斯夫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The Chemical Company。公司的产品范围包括化学品、塑料、特性化学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学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作为各行各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巴斯夫的智能解决方案和高价值产品帮助客户取得更大成功。公司开发并利用新技术开拓更多的市场商机,同时有机结合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大支柱,实现和谐美好的未来。巴斯夫在全球有约95,000名员工,2005年销售额超过427亿欧元(约500.4亿美元)。
巴斯夫大中华
http://www.greater-china.basf.com/
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业务
巴斯夫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始于1885年。今天,巴斯夫已成为中国化工业领先的外国投资者之一,雇员超过5,500人。目前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拥有30个全资子公司和8个合资公司。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公司还设有6个办事处和2个分公司。2005年,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约28亿欧元。 巴斯夫1982年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在香港和中国内地销售、推广及分销进口及本地生产的产品。1996年,巴斯夫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名为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统一负责巴斯夫在中国的所有业务,作为各合资企业的销售代理、经销商以及企业服务供应者。 巴斯夫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进入台湾市场,并于1969年成立分公司——台湾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一家动物饲料预混营养添加剂加工厂。 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聚合物分散体、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工程塑料、涂料、用于纺织和皮革业的终饰产品、中间体、维生素、农作物保护产品和电子化学产品。
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分公司或合资公司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BACC)
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BAPS)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BACH)
巴斯夫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BAPC)
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BVC)
巴斯夫聚氨酯(台湾)有限公司(BAPT)
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BEMC)
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BEMT)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BYC)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SBPC)及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SLIC)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YBS)
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SGBD)
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BSC)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BJNC)
巴斯夫台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BTCC)
巴斯夫催化剂公司
http://www2.basf.de/en/catalysts/?id=V00-ZxeVzA3Cxbw2.Zs
2006年之前,催化剂行业中的老大是安格公司(Engelhard),但
格雷斯(GARCE)也于6月初收购巴塞尔美国公司的定制催化剂生产资产及催化剂组分业务,将其业务拓展到聚合物塑料领域。
The BASF Catalysts division is the world’s leading supplier of environmental and process catalysts. BASF Catalysts offers unsurpassed experti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that protect the air we breathe, produce the fuels that power our world, and ensur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chemicals and plastics:
Temperature Sensing Technologies
环保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安格公司
随着新的环保规定2007年~2009年间在全球陆续生效,催化剂市场将成为“必定增长”的领域之一,其中仅汽车催化剂市场就有着25亿美元的规模,最近5年内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这个市场正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收购安格是个完美的战略契合。”巴斯夫CEO哈姆布雷克特说。
本人目前研究的课题即为环保催化剂的开发,而且我现在的结果非常好,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毕业后如果能进入巴斯夫就好了,哈哈。
高分子催化剂(聚氨酯催化剂)——巴斯夫公司
巴斯夫在它的产品范围中,有20多种聚氨酯催化剂,在这个领域中巴斯夫同样是世界上主要供应商之一。巴斯夫在在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德国,美国路易斯安娜Geismar地区都有它的聚氨酯催化剂生产厂。
巴斯夫专题
http://info.coatings.hc360.com/zt/basf/
【企业名称】:德固赛(Degussa)
【所在国家】:德国
【涉及产品】:精细化学品碳黑、橡胶级硅烷偶、氨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剂、涂料聚酯、颜料浆、色浆、高性能聚合物以及塑料制品生产引发剂等。
【企业网站】:http://www.degussa.com/degussa/en/
德固赛(Degussa)集团公司
德固赛公司2001年2月由德固赛-赫斯(Degussa - Huels)和斯卡维(SKW Trostberg)两家股份公司合并组成,是一家结构全新、以高附加值的特种化工产品为业务重点的跨国企业。2002年,47,623名员工实现了117.65亿欧元的年销售额。
德固赛-赫斯股份公司的历史根基可以追溯到它的前身-成立于1 8 7 3年的德意志金银分解研究所(Deutsche Gold- und Silber Scheideanstalt)。斯卡维股份公司于1 9 0 8年成立,那时公司的名称是巴伐利亚氮气工厂。
德固赛从1988年起就开始在中国生产特种化工产品。至今,德固赛在中国已有15个公司,生产基地分别设在北京、广州、南宁、青岛、上海和香港等地。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炭黑、氨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剂、高效水处理化学品、化学建材以及用于塑料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客户遍及中国和亚洲。
德固赛在中国已有1000多名员工。2002年业务年度德固赛集团在中国的销售总额约为2亿4千万欧元。德固赛视中国为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以这一战略为指针,为开展在中国的业务,德固赛于
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不仅与中国合作伙伴而且与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共同开发一系列新的投资项目。德固赛在中国的全部公司将成为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作于特种化工企业,创新精神与市场定向的紧密结合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2003年1月德固赛研发中心-上海工程动工了。这里将建成高度现代化的实验室,市场营销、应用技术培训、客户技术服务设施,以便将来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千万欧元,计划2003年底投入使用。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005财年,德固赛中国的2200名员工为公司创造了2亿7千5百多万欧元的销售总额(持续经营业务部分)。
中国总部
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北京100026
朝阳区麦子店街37号
盛福大厦16层
100026北京
电话:(+86) 10 8527 6400传真:(+86) 10 8527 5986
活跃于中国的业务部门
|
特种技术 |
|
客户解决方案 |
特种材料 |
德固赛定制合成与催化剂专长在加工和催化剂领域。通过与德固赛同质催化剂部门(dhc)整合,定制合成与催化剂部门已成为世界唯一能够同时生产同质、异质以及生物催化剂的生产商。
定制合成业务线主要针对活性医药成分以及高级中间体市场开发合成体。2006年生物催化剂中心正式纳入该业务线。在中国,它拥有南宁德固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用氨基酸。
催 化剂业务线生产范围广泛的催化剂,为生命科学、精细和工业化学品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发剂业务线于2006年1月1日并入该部门。德固赛引发剂是世界领先的 有机过氧化物生产商,三年前,它收购了爱建-德固赛(上海)引发剂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过硫酸盐供应商。引发剂亚洲第一家生产基地就坐落在上海化 学工业园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