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科学网博客有些读者近日对地震能量释放和积蓄概念有疑惑,这里根据自己的理解试作陈述,仅供参考。
对引起大灾的构造性地震,是因为震中地壳岩体已受力(变形能积蓄)过大而破坏(变形能释放)产生的。
震中释放的变形能,不可能被强震区塑性变形和以弹性地震波形式向外扩散等方式全部消耗;尚存的外力就得由附近尚未破坏的地壳岩体来承担(地应力重分布),这些地方就呈现了受力增加和变形能积蓄趋势,等其中某些局部岩石的应力达到其强度了,就会破坏(余震震中)并引起新的地震(余震)。岩体过大的变形能正是这种不断的释放、积蓄,地应力水平才能逐步降低到其强度之下,地震区的地下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逐步走向平静。
从近期学术期刊上GPS位移量及其方向资料外行地来看,本博觉得本次汶川地震主震岩体破坏似偏受压形式,而其后发展和目前余震则似偏剪切。岩石抗压强度远高于抗剪、抗拉强度,前者在破坏前积蓄能量比后者的更大(但位移更小,会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因而地震破坏力往往更强。
本人觉得,要从更大范围内考虑本次大震后紧邻地区地应力重分布的时空效应,除震中东北方向外,别疏忽了其西南方向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监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