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多天前野外考察经过郯城,顺便光顾了郯庐断裂带麦坡遗址。
这条巨大的地壳伤口记录了无数次激烈地震的撕裂和漫长的愈合过程:受伤了,慢慢愈合;再次受伤,再次愈合。就是这块伤痕累累的土地,却养育着难以计数的生灵。没有谁能禁止地震的发生,但必须敬佩大地面对灾难的顽强!
我们需要这种顽强!
刚刚从一次新的伤害中复苏,在讲述大自然的故事中也为自己疗伤!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向南西至少到达湖北境内的长江沿岸(有人认为经江西向南延伸至广东境内),向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潜山、巢湖、庐江,经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穿过渤海和东北三省而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断裂带整体呈一条缓S形状(即:在中段呈NNE向,而在南北两端呈NE向延伸),总体长度超过3500km,在中国境内逾2400km。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断裂带在西南端汇合成一个带,而向北北东逐渐分开成两条近平行的大断裂带,而且呈宽度加大趋势。郯庐断裂带的宽度从十几至上百千米不等,大断裂带本身又由一系列近乎平行的断裂组成,在地形上构成明显的地堑或不同岩性对接的地貌景观。
郯庐断裂带的深度超过100km,因此为深切岩石圈的深大断裂(万天丰,1996)。
郯庐断裂带总体上为一条典型的走滑断裂带,将中国南北两大板块之间的碰撞带(秦岭—大别造山带,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但在不同阶段,其活动性质和强度都有差别。
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历史悠久,有人认为起始于两亿多年的三叠纪(万天丰,1996),但也有人认为早到10多亿年前的中新元古代。其最主要的活跃期为中生代: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大规模左行走滑,而近现代则主要受到来自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
郯庐断裂带是长期活动的断裂带,而且今天仍在活动,而每次明显的活动都会引发强烈地震,对地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留下很多地震遗迹。其中1668年7月25日发生的郯城8.5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人类记载的最强烈的地震。
郯城麦坡遗址展示的是郯庐断裂带内的一条断裂,也是多次地震所留下的活动痕迹,断层面直立,走向为N15oE,表现为:东侧的深紫色砂岩与西侧的粉红色松散沉积层直接接触,宛若两块不同颜色的蛋糕贴在一起,极为壮观。
郯庐断裂带的历史非常复杂,人类还远没有认识清楚,即使是上述简单的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我在叙述中既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加入了自己近年来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而很多问题则需要在今后的不断探索中寻找答案了。
郯庐断裂带,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47.htm
万天丰. 1996. 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现代地质,10(4):518—525.
中华文明的自然杀手—郯庐断裂带: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43215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