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我心中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健康在我心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教授

博文

我是如何准备和讲授一场健康科普演讲的?

已有 14367 次阅读 2009-3-13 00:0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这是我2008年12月为北京社区医生开展的健康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培训班就如何准备/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讲课的录音整理稿,请各位朋友指正。

大家早上好!
感谢组织者将大家的相关情况和大家就健康科普传播能力最关心的问题告诉我。大家都是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第一线的同仁,经验很丰富,沟通起来就容易了。我看了一下,您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四个:
一、大家关心的健康科普人际传播问题
? 如何克服第一次讲课时的紧张情绪?
? 如何提高演讲技巧?
? 如何提高表达能力?
? 如何增加自己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一) 如何克服第一次讲课时的紧张情绪?
如何克服紧张情绪?我用个最简单的词来说:皮厚,一定要学会皮厚。
为什么要克服紧张情绪?
因为人一旦紧张起来,你就没自信了。没有自信,人家就不听你讲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有些推销员,明明知道自己讲的那些东西是错的,还可以讲的天花乱坠。你要琢磨一下,他们这些人是怎么做的。克服紧张情绪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信。为什么要提高自信?提高了自信,听的人就能相信你。就能获得大家的信任,这个信任非常重要。你不相信我,你就听不下去,这最关键。

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呢?第一点你要不怕说你不懂,但是你要准备几招。还是有一些技巧的。什么技巧呢?你一定要提醒自己,每次讲课前都要提醒自己,我来讲这个东西,我一定对这个课题是最懂的。每个人都有不懂的地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要有自信。

   其实,自信心的树立有一个过程。我从小就是小乖乖,一直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中国的教育系统,你想讲也不让你讲。什么时候才开始讲的?一直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到美国读研究生,上课不是最重要的,考试也不是最重要的,做presention最重要,做课堂报告最重要。每一门课,你不管听什么课,听完了一般都要讲。我本来就是不好意思讲话的人,再加上我的英语那个时候是半桶水,结结巴巴,你想想,是不是很惨。但是有个好处,没有一个人我认识,所以我讲的再不好,我也不怕丢脸。上研究生的时候讲了不知多少次。
在加拿大,第一次站讲台给大学生讲课。我英语不那么好,怎么办呢?我就把它全写下来,把三个小时讲的内容,全背下来,中国人就有这个本事,都能背。结果三个小时的课一个小时就背完了。那很狼狈。狼狈在什么地方呢?大家都学过英文,英文有一个特点,你自己讲感觉很好。你听人家讲,发音标准的好听懂,但是人家稍微不标准一点你就傻了。我当老师最早就是听不懂人家讲的,那个学生提问听不懂,那很狼狈。还好,我碰到一个高人教了我一招,教我怎么讲。高人就是原来北医的马校长。学生提问我听不懂,听不懂他讲什么。不像咱们中国人英语讲的都比较标准。在美国,加拿大,很多人的英语有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口音,什么都有。那个印度人的英语讲的非常流利,但是你一句也听不懂,但是美国人全都能听的懂。这个好象北京人要听广东人讲普通话,你听着难受,广东人听起来很舒服。所以人家教了我一招,什么招呢?这一招做科普用不着,但是在其他地方用的上的,就是说如果他提的问题你听不懂,你就说,这是个好问题,再重复一遍。面对人家听不懂的问题,要想办法。要有几手准备。最关键的要有实力,这是第一。
    我刚才讲的第一皮厚,要自信,不要怕犯错误。上去讲没什么,我就是讲的好的。第二要想一下有可能你下不了台的东西,然后去解决,没有的话更好。第三你一定要有准备,讲你知道的内容。给人一杯水,你要有六杯水。张老师对今天这个题目也能讲,但是他只有三杯水,我多花了两天时间,多花了四天时间,我把另外三杯水加进去了,所以我一定是讲的最好的。你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说我什么都不准备了。比如说尽管这个课,我在学校给青年老师也讲过多次,但张老师给我这个题目稍微不同,我就必须准备。我是从昨天晚上10点钟开始准备,准备到今天早上两点钟才睡觉的。因为我觉得我只有这样子我才对的起大家。
除了有实力、皮厚、充分准备、自我暗示我自己行以外,还有一个具体怎么来克服紧张的技巧。上台之前深呼吸,提醒自己我是最好的,然后走上去就是我是最好的。大家都参加过第一次决定命运的高考或者什么考试吧?高考大家都特紧张的,就是那一套,就是按照那一套来应对。上来讲就是考试。
我在美国老是这样讲。因为换了八个大学,所以讲了很多,一次比一次讲的好。除了这些以后,我还琢磨人家怎么讲,这样的话,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五年前,应该是6年前,当时我要回国找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找我,说请我回来做个讲座。做讲座在美国其实就是找工作的面试。所以我把讲座当成面试来准备。
当时主要目的是要证明我的中文怎么样。我不需要证明我的英语怎么样,在美国和加拿大呆了将近17年。在政府机关工作,下面领导一帮子人,还曾经在七八个大学上过课,一天到晚讲英语。中文不行,而且关键是我学流行病学是在美国学的,回到中国流行病学的名词我都不会讲。2000年我与一个中国教授联系,他说这文件可以拿U盘来拷,我当时就不知道什么叫U盘。因为英语里没有这个词。当时我就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个月。准备一个PPT,为什么要准备一个月,第一我要认真把材料准备好,当然材料是最重要的,我要琢磨,选一个主题,大家感兴趣的。如果我讲出来,我来申请工作的单位老板不感兴趣,不知道,那么我讲课的东西他信吗?
我有一次亲耳听吴阶平教授说:“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我告诉他们,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医生是好医生。” 要克服紧张情绪,一定要琢磨、了解你的对象是什么?张老师请我讲这个课,我首先要问:来听的是什么人?什么背景?来多少人?我脑子里就会想这些人是什么人。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受众是什么人。如果是50个人,我就会想50个人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里面会是什么情况?都是有一个概率分布的。
第一次肯定紧张,第一次每个人都紧张。克服紧张情绪,第一,明白没有跨不过的门槛,你要有一些准备。第二,提醒你自己,确实经过分析你最好。第三,了解你的听众,第四,再深呼吸把你考试那套技巧用上去。面对紧张情绪,你是会适应的。关键是要多讲,一定要多讲。我的研究生在学术活动时规定要讲的。在我的课题组,不管你以前讲过课没有,一定要给我站上去讲。每个月给我讲一次,大家轮流。然后讲完了以后,我就在那里就评头论足。这样搞了几次,有的学生到美国去讲,也反馈讲的很好。为什么?这就是要练,没有诀窍,就是要反复练。练多了你自然好。我估计每个人讲过三次以后,大概就基本上就可以了。前两三次,你讲的很紧张也没有关系,谁第一次讲都是这样的,要明白这个道理。最好的演讲家都是这样子的。克服紧张有了这几条,加上多练,就行了。
(二) 如何提高演讲技巧?
后面要讲,就不在这里讲了。
(三) 如何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要靠积累的。万事开头难,开头不知道怎么表达怎么办?给你个三字经。你如果记住这三个字,你肯定起点就高。哪三个字。CLEAR、LOUD、SLOW。第一讲清楚,首先要讲清楚,你不讲清楚,没人听得清楚你讲什么。第二要大声,第三要慢。记住这三字经,保你表达没大的问题。有了这三个字,不管你讲的好坏,人家都能听的进去。讲清楚、讲大声、讲慢。我的研究生,开始有的讲的很清楚,但是讲的很快,有的人讲的很清楚,但讲的很轻,讲的很慢。有的开始讲的不清楚,慢慢就好了。所以把这三个字记住的话,60分是没有问题的。首先是雪中送炭。以后才是锦上添花。师傅带进门,功夫修炼靠自己。所以要记住这三个字。CLEAR、LOUD、SLOW,这是表达能力最基本的。
(四) 如何增加健康教育知识?
    大家都是学医的。基本的人体的构造、功能都清楚吧?都学过解剖,都学过生理、生化是不是?健康知识是什么东西呢?现在有的所谓专家讲的健康教育知识,很坦率地说,我要说其实不健康。后面要具体讲,上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先做个开场白,下面我开始讲我是如何准备/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的。
在我讲之前,除了刚刚说的那些问题,对我刚刚对你们关心问题的反馈,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建议?有没有?好,没有我就继续讲。
二、我是如何准备和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的?
    张老师给我出的题目如何准备和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我觉得我的火候还没有到那个水平,所以我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的情况下,在“如何准备/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的”的前面加了“我是”两个字。也就是说,我讲的是我个人的经验,不一定都对。这是我个人的经验,错误难免,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过,我还要声明一下,这个声明很重要。我不认为我自己是最好的健康科普老师,但是,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勇敢的健康科普学生。为什么我说我比较勇敢呢?因为我敢站在这里和大家来探讨、敢于在这里班门弄斧。你们都是在第一线,知道应该给老百姓讲什么,你们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讲座。我的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来切磋科普讲课的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科普。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总是要有人先拿出来,示示范、讲一讲,给人家点评,谁都不讲,没有点评的对象。我把我的一些经验体会拿出来大家看。行就接受,不行讨论一下也许会有前车之鉴。大家兴许就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也就是说,在座的都是评委,我是来答辩的,从这样的角度,希望你们能用挑剔的眼光来听这个课,这一点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我讲的课,你没心听,那白白浪费了你们的时间,我也在浪费时间。你们再挑剔一点,我这个讲的到底对不对?你就琢磨了,你琢磨了,你肯定是学到一些东西进去了,就不浪费你的时间了,这一小时的时间至少不浪费。而且你挑剔我就想,他这个讲的是有道理,我下次改改,我就进步了,所以这个对大家都好。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是在参与方面要做个勇敢的评委。
我要谢谢张老师,要谢谢各位老师给我学习和切磋的机会,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学生,你们是我的老师,你们在这里评论我讲的如何,评头品足,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地话,你们才能真正学到你们想学的东西,也能真正起到切磋的目的。
(一) 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
彼得?特鲁克,在座的有多少人听过这个名字?没听过?彼得?特鲁克,这个人,你如果问学过MBA的人,如果没听过这个人的话,你就要怀疑他这个MBA是假造的,是买的。为什么呢?彼得?特鲁克是世界上唯一的、公认的管理大师。
很多学科都有很多很多很厉害的人,像我们医学界你能讲出来一个人最厉害吗?你讲不出。你就知道一堆人厉害。这个管理学比医学还复杂,居然能够公认这个人最厉害,没有人比他厉害。到东单、西单新华书店管理那一栏里面,可以看到一系列的书是彼得?特鲁克写的。他写了一大堆管理学方面的书。
他有一本书叫《旁观者》,不是管理学著作,是讲他从幼儿园开始,老师教他怎么好好上课,写他一辈子生活经历,他个人认为他这本书写的是最好。假如你们有兴趣的话,建议你们买来看看,《旁观者》。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他讲的道理很深刻,他讲故事。他讲他幼儿园第一个老师怎么样,第二个老师怎么样。他里面讲了这么几句话,我觉得对于我们做科普也好,或者做老师也好,都是很有启发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 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去找出有效的方法,并寻求可以做到的人。
? 没有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 我们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
摘自DRUCKER《旁观者》

第一,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去找出有效的方法,并寻求可以做到的人。
什么叫正确?正确就是有效。而且还要找到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第二,没有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大家都知道,好的老师有自己的授课方式。其实,不管好的差的,每个老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敢在这里讲,肯定我跟你们不一样,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我相信你们至少做了十年以上的学生,你们见过的老师至少有一百个、两百个以上的不止。你能想的出两个老师讲课完全一样吗?没有的。所以这是克服紧张情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讲的是我的风格,我这个东西没有对错的,只不过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就好像做人一样,你不能做和别人完全一样的人。你这样想的话,你就会在做事情时做的很舒服。
    第三,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这句话,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真的要好好地想想,今天中国教育制度糟糕就在糟糕在这里。一天到晚教我们的学生背。所以不少学生学出来就知道背,不知道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麻烦的事情。其实我们教学生怎么教?你想想,如果我给你们教运动,我光坐在那里讲,教的是运动吗?教运动就要像XXX那样去示范健身动作。来,大家站起来(做健身动作)。所以教学方式很重要。你教什么东西,你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搞清楚。然后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教,所以我个人感到现在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很成问题的。我后面会评论的。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这句话没有搞明白,教学方式的本身,就是教学的内容。我们搞健康教育的话,如果不是按健康教育的内容来实践的话,不行。
   就像我们协和医院一个看小儿肥胖的一个医生,跟我也是好朋友,我们叫他胖胖。他那天跟我讲个笑话,他那天在儿童肥胖门诊,妈妈带一个胖孩子进来,走到门口,孩子说:“妈妈,那个看肥胖的大夫比我还胖”。我们讲健康,自己一定要健康。你站在台上一定要给人家一个印象很健康。大声讲很重要。如果给人家讲课声音“软不拉及”,中气不足,给人家的印象就不健康,你怎么能讲好健康?讲健康的人,首先要有活力,你才能够让大家吸引过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式本身,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而且这一点是比教学内容本身还要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条。为什么?你们每个人都做过很多年学生。我做了二十几年的学生学校,当然,现在还是学生,不过没有在学校注册。你现在记得住哪个老师讲课讲的最好吗?你想想你这一辈子有没有讲的最好的老师,有的。你记得住他/她讲的好的那堂课讲的什么内容吗?恐怕很少有人能记住。你就记住他/她讲的好。
    就像我今天在这里讲,假如你觉得我讲的好的话,你就记住这老师讲的好,以后你是很难记住我讲的什么内容的。过不了半年你肯定回忆不起来了,你就知道我讲的好。所以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就在这里。他觉得你讲的好,当时就记住你讲的几句话,回去就做了,那你就发挥了作用。你讲课为了什么?为了影响人。是不是?传播的东西就是为了影响人。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 健康科普讲座备课和讲座应注意的问题
? 讲什么?
? 怎么讲?
? 用什么材料和方式?
? 怎么掌握课堂和时间?

1. 讲什么?
凡事都是纲举目张。首先要琢磨,备课是很重要的。备课不一定能保证讲好,不备课肯定讲不好。当然备课不一定非要坐在那里备,脑子里过一遍也行,因人而异。我老是讲,后面我还会强调:你要给人家一杯水,你自己肚子里至少有六杯水。这几年讲课讲多了,经常有人找我讲讲课。什么题目都有。物流也让我讲,销售也让我讲。我说我讲不了。你不是学了MBA了吗?是学了MBA,但我说我对物流的了解只有一杯水,或者半杯水,这是不能讲的。没有能力。你至少要有六杯水才可以去讲。但是,假如人家给我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我琢磨我有三杯水的话,可以考虑。三个月时间是可以再灌三杯水进去的。只有一杯水的东西,千万不要去讲。因为一个人信誉的建立需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毁灭信誉,一秒钟就够了,就毁灭了。所以不要去讲你半懂不懂的东西,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每个成人每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两个字,选择。
长大以后,每天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必须随时随地做出选择。但是,造物主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天24个小时。而且这24个小时至少有一半时间是你想偷工减料都做不到的。为什么?你总是要吃饭的,吃饭是不能省的。睡觉能省吗?也是不能省的。所以你真正的时间一天也就十来个小时。十几个小时,有人就想,是否可以现在牺牲一点,以后再补回来?我今天熬了夜,我明天必须要睡够。不睡够的话,我就不行的。生物钟摆在那里,所以你一定要选择。比如说我今天可能有十样事要做,我觉得在这里讲课交流,我还能学到东西,这是符合我的价值观,所以我愿意选择这个事情,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科普经验。我们每个人刚开始有讲课机会可能稀里糊涂去讲,但是讲过几次以后,就应该开始琢磨这个东西了。要有所选择。一杯水的时候不要去讲,要讲自己最熟悉的,这点非常重要。
讲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是讲什么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根据内容决定从那个角度来确定讲什么的重点。今天我们就从从科普的角度来讨论讲什么的重点?
什么是健康科普讲座讲什么的重点?我想了几天。大家说说健康科普讲座重点应该讲什么?
    【听众女:讲个人关心的问题。】
    还有呢?
    【听众男:健康,关心健康的问题。】
    还有什么?
    【听众女:讲点共性的普遍的东西。】
    还有呢?
    【听众女:居民关心的问题。】
好,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居民关心的问题。还有没有?
你们讲的都对,这里面应该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一样。
我觉得重点应该讲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第一,健康科普我们肯定要讲健康。第二呢我们要讲科学,第三我们要讲普及。
我很欣赏一句话,我也觉得很重要,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就是美军生存手册里的一句话,美国军人单独被派出去,每个人装一个包包,一本小册子,它叫做《美军生存手册》。比如说在越南飞机被打下来了,掉在丛林中,谁都不认识,他一个人也出不来,他怎么活下来,手册就教你怎么吃虫子,怎么喝自己的尿,活下来。它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我再说一遍,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我活了这么多年,我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是这样。所有搞的很复杂的事情,我听不懂,搞不明白,对我来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事情一定是简单的。比如说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吃饭。我们不吃就要饿死。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实现什么伟大理想,而是人生每天都必须做的无件事:吃、喝、拉、撒、睡。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我们讲健康科普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首先你要讲健康,不是健康的东西你不要去讲。有的人就犯了这个最基本的错误,讲的是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要钻牛角尖的话,其实现在许多人讲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科普讲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科普讲座,而是医学普及讲座。
    第二讲科学。在今天的中国,我尤其要强调讲科学。因为现在不少所谓讲健康科普讲座的人,讲不科学的东西太多了。包括今天市面上销售得最好的几本书。这几年讲的不科学的东西太多了。包括脑XX,XX核酸,感冒打吊针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东西,因为可以卖钱,就可以不顾良心去讲了。但是如果你要真正讲健康科普,你就一定要讲科学,你不讲科学的话,那就不是普及科学了,而是在普及“不科学”了,只能叫做“不健康”讲座,而不是健康讲座。
    第三你要讲普及。什么叫普及呢?也就是说你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并能明白的。光有老百姓关心还不行,还要老百姓能听得懂。我们观察到有的人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的,但讲出来老百姓听不懂。老百姓能不能听懂得这点非常重要。
大家有志搞科普,我觉得老百姓关心很重要,老百姓能不能听懂比老百姓关不关心更重要。这点我体会特别深刻。我也是我为什么走上科普这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说起来,我要感谢我的母亲。
很有意思,我走上医学科普这条路,或者健康科普这条路是被我妈妈“骂”出来的。怎么回事?当年,我妈妈肾有问题。经常腰不舒服,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我考上中山医科大学后,第一年回家过暑假,我妈很高兴,说,现在好了,我儿子是全国重点医科大学的学生了。我这个腰不舒服,医生说是肾有病。你给我讲讲怎么回事。这是我妈最关心的问题。从小我妈就最疼我,我也很爱我妈。我当然愿意将我知道的全告诉我妈了。吃完晚饭,从6点钟开始一口气讲到9点多钟。从肾小管,肾小球,讲到肾盂、输尿管,解剖、组胚,讲了一大堆,我讲的十分详细,非常科学。但是,我讲完之后,你知道我妈说什么?她说,完了,我这儿子没了。我说怎么没了?她说,你讲的话我都听不懂了!
我妈的话对我刺激实在太大了!当时我想了很多,很多。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学医到底为什么?帮助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有的时候可以治愈疾病,(治愈其实和治好并不完全相同。大伤口愈合了还会有疤痕),经常做的是帮助病人(通过科学信息和一些医疗手段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永远做的事安慰病人(通过科学信息和人文关怀使病人能恢复信心,战胜病魔,减少痛苦,走得愉快)。所有的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被帮助对象听得懂的基础上。如果最亲最爱的人都听不懂,那还有可能真正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吗?
9月份再回到学校里面我的学习就和原来不一样了。因为我原来做过赤脚医生,上医学课,当时读得比较轻松。所以老师在上面讲,我就在下面琢磨,尤其是碰到新的概念,我就琢磨这句话如果要讲给我妈听,怎么讲她才能听的懂。几年下来,开始见习和实习的时候,有时我居然比有的老师还受欢迎。为什么?我讲出来的话病人听得懂。我们都知道现在有的医生,做得时间越长,讲出来的话越没人听得懂。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他有他的道理,自己的专业,在专业内用术语便于提高交流效率。我在自己的专业内交流也可以讲一些其他专业的人听不懂的东西。但是我们做科普一定要记住,我们讲的东西一定要人听得懂,这点是很重要的。否则,讲得再科学也没有用。
我刚才讲了,讲健康科普最主要考虑三个问题:讲和健康相关的内容、讲正确的科学知识,没有科学根据的不讲,讲的时候不要忘了“普及”,普及就是要“下里巴人”喜闻乐见,普及不是做学术报告,不能脑子了只想到“阳春白雪”。
下面,现在我着重和大家讨论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因为凡是重要的都是简单的。基本概念很重要,也很简单。这几个概念是我们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但是,要完整准确地说出来,并不容易, 就像我们许多人在医疗卫生行业干了大半辈子,并不能讲清楚什么是医学一样。这个这几个基本概念是: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普及?普及我刚才谈了一下了。那么什么是健康?大家说什么是健康?
    回答:没有病就是健康。
    回答:心理和社会健康。
心理和社会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对了。看来大家都有很深厚的功底的。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的时候,在宪章中写明的一句话: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是三维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况。在座的不妨拿这个标准来对照一下自己的状况,哪位敢说自己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我看到摇头的。对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明白这一点,您就知道亚健康在科学上是站不住的。
现在市面上到处都讲在亚健康,其实就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我发现亚健康引用最多的一个数据是找不到出处的。那个数据我相信你们关心亚健康的人都知道,就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5%的人是健康的,75%的人属于亚健康,20%的人是有病的。好,到哪儿去找那5%的健康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如果它是用的张超老师的标准,它肯定是要注明的。没有注明用人家的健康标准,那么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肯定用的是自己的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自己的标准有完全健康的人吗?是没有的。没有的话就是所有的人就只有两类,亚健康的人或病人。也就是说,只要你没病。不管做什么努力,还是亚健康。只有一条路可以摘掉亚健康的“坏分子”帽子,就是病了。你说这能科学吗?把这个道理一搞清楚了你就知道这些貌似正确的东西其实是在糊人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现象,就是打着科学的名义,打着权威的名义来,打着世界卫生组织的名义来兜售假货。比如说,有人写文章说世界卫生组织在90年代修改了健康定义,加了一个“道德健康”,这也是不正确的,是拉大旗做虎皮。为什么呢?
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有192个国家是他的成员国。其中,成员国如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成员国如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可能一样吗?不可能的。在美国在怀孕早期打胎都是不道德的;在中国,中期终止妊娠有时也是一种必要的计划生育手段。这两个国家坐在一块能够就道德健康达成共识吗?你说张三的道德健康标准或李四的道德健康标准都是是可能的,但是你说世界卫生组织的道德健康标准,那就很不靠谱了。
第二, 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你可以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en/)上去看看,上面有这么一段话:“What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The bibliographic citation for this definition is: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 19 June - 22 July 1946; 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 2, p. 100)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The definition has not been amended since 1948.最后一句“This definition has not been amended since 1948” 翻成中文就是“这个定义从1948年以来从来没有修改过。”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和我们原来知识体系不一样的新提法,新概念,我建议大家动脑筋思考一下,符合不符合科学常识,后面有没有什么经济利益。不动脑筋拿来就说很危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意地中了人家的圈套了。
理解概念就是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理解了概念你就不会讲一些自己都搞不清的内容。往往自己都搞不清的内容会混淆视听,被人利用。比如说宣传亚健康谁最得利,某些所谓的“保健品“公司最得利。几个月可以卖出一亿多元钱的保健品。因为大家都是“亚健康”,又没有其他方法能摘掉“亚健康”的帽子,中国又有个“食补”的文化传统,自然是吃“保健品”最好了,既省事又省心。人家有目的,我们不要傻乎乎给人家拿去卖掉了,还要帮他数钱。你就抓住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否则,我们好心去讲科普,做的应该是好事情,却被人家利用了。
我现在还搞不清楚,还没有琢磨清楚,那些到处宣传道德健康标准的有什么商业利益在里面,或者有其他什么利益在里面,我不知道。但是亚健康一看就知道,我跟中国搞亚健康的顶尖专家在一块讨论,他们也承认亚健康被保健品公司利用的很厉害了。学术争论没问题,但是做健康科普一个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科学上有争议的东西,我们不能肯定地去宣传,要么不要讲,要讲的话一定要指出这是有争议的,这是一个做人的底线问题。
大家现在应该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是理想的,没有多少可操作性。那么有没有可操作的定义呢?有的。38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和世界上其他相关组织的专家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开了个首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这个大会发了个宣言,叫渥太华宣言。在渥太华宣言中给健康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我们知道,电是资源,有人管;水是资源,有人管;钱是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在管。健康是资源,所以健康也要管理。怎么管理?通过提供科学信息来帮助他,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找到它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科学的手段去除它。这就是健康管理。这也是我们做健康教育,做健康科普讲座的目的。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下面就很简单了。我个人认为健康科普讲座应该讲健康,不应该光讲疾病。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中国做健康科普的或者在书店里面放在健康科普那个栏里面的,我敢担保80%的内容是疾病科普,不是健康科普。而疾病科普要不要呢?要,但我个人认为比例太高了,引导方向有问题。为什么我讲比例太高了呢?因为人群中只有20%的人有病,80%的人是相对健康的,但身上有健康危险因素,不去除的话早晚要得病。为什么要等到病了再去处理,不在没病的时候去预防呢?原来我们不知道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近60年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了。我们应该大力向老百姓宣传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不能光讲疾病,更不应该专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医生的事,老百姓不需要知道诊断和治疗的具体细节。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去看医书,跟我们一样。我们把它拿过来再讲,讲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浪费。为什么?打个比方,讲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你讲一大堆,讲大三阳,小三阳,老百姓是很难理解的,也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老百姓应该知道是张医生好,还是李医生好,怎么来判断哪个医生好。至于大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让医生去和肝炎病人解释好了。(当然,如果是面对肝炎病人听众,讲讲也可以,但不需要讲具体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完全没有必要让不是肝炎病人的人去了解怎么诊断和治疗肝炎。不是肝炎病人的人要了解的是得肝炎的危险有多大,怎么预防。即使我们要讲疾病的话,也应该讲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管理。怎么来管理疾病,而不是诊断和治疗疾病。
打个比方说,糖尿病的科普,我认为不需要向普通老百姓讲一大堆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那些东西不要说老百姓,像我们这种学医的不是做那个专科的,也记不住,也经常搞糊涂了。你给他讲那些东西是没有多少用途的。应该给普通老百姓讲糖尿病应该怎么预防,应该怎么注意吃,讲糖尿病应该怎么管理,讲得了糖尿病以后,不但应该吃药,还应该注意生活方式,还要注意应该选什么样的鞋,什么样的袜子。因为病人如果是汗脚的话,袜子选的不好的话,容易烂脚,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我觉得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讲座太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应该多讲预防和控制。当然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初期阶段可以引起有病的老百姓注意,更容易调动有病的人的积极性,作为一个切入点是可以的。但是一直只讲疾病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是不对的? 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7-1.)  

人群中大多数是相对健康的人群。像我们在座的都是属于相对健康,低危险或中危险的状况。如果不注意的话,会进入中危险或高危险状况;再不注意的话就进入高危险或临床的状况;再不注意的话,就会出现临床或大病症状。那么,什么是低危险,中危险或高危险呢?按照国际学术界的惯例,一个人身上有零到两个健康危险因素,就是低危险状况;如果有三到四个危险因素,就是中危险状况;如果有五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就是高危险状况。那么,什么是健康危险因素呢?健康危险因素就是所有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不远动,压力,熬夜,年龄,性别,到医院看错病,吃错药,这几年吃了三鹿奶粉,等等。我们在座的每个人身上都至少有1个以上的健康危险因素。那拿我自己说,我昨天晚上2点睡觉,这就是一个健康危险因素。为什么熬夜是健康危险因素?大家知道脑X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晚上12点钟才分泌的,像我昨天晚上2点钟睡,我分泌少了,我今天内分泌就肯定有点失调。所以那就是危险因素,你怎么来去掉这个危险因素?就是想办法调整你的睡眠时间。那么两到四个就是中危险,什么叫两到四个,假如我经常熬夜,再加上抽烟,加上喝酒,我就是有三个危险因素了。那么高危险是什么呢?你有五个以上,除了熬夜、除了抽烟、喝酒之外,你还有高血脂,还有高血压,这就是高危险。像我至少就属于中危险。这些很简单。我们做科普讲座是应该讲这些东西。
真正在整个人群中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其实只占1%左右,但用了40%的卫生资源。患慢性病的人占19%左右,用了30%的卫生资源。剩下的80%的人是相对健康的,有时候有一点小毛病是可以恢复的。可是这80%的人只剩下30%的医疗卫生资源。我们如果只关关注有病的人,已经用掉70%的医疗卫生资源,其他80%的人怎么办?现在是要等他病了才开始关注,才告诉他怎么诊断、治疗,这不是很荒谬嘛?
所以,我个人认为,既然我们是做健康科普,对象就应该是所有的人。80%的时间应该花在80%相对健康的人群上面,20%的时间花在20%患病的人身上。病人还有医院和医护人员去帮助他们,而相对健康的人,如果我们不去帮助的话,就只好让脑X金,三鹿奶粉们乘虚而入去骗老百姓的钱,去将更多相对健康的人驱入有病的人的队伍了。如果我们主要在社区工作,我认为实际上主要并不是看病,主要的应该是和社区老百姓做朋友,做什么朋友呢?你凭什么跟人家做朋友呢?给老百姓提供健康信息,帮助老百姓确认和去除健康危险因素。维护和促进健康,让他不得病,少得病或得小病。老百姓会感谢我们的。等病发展到了大病我们在社区一般是很难处理的,最多把他转诊出去,这是我们能做的。小病的话你如果教他自己管理是可以的。更多的是怎么预防,怎么管理。我觉得这是很重要。
我们讲科普,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一听就懂。健康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这些都是新概念。所以一定要想办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去讲。比如说,老百姓去医院干什么?谁都知道就是两个字:看病。老百姓知道把病看好了就不痛苦了。至于看病时医生具体怎么诊断和治疗,那一般老百姓是不知道也不需要一开始都知道的。那么,老百姓找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干什么呢? 看健康危险因素,把健康危险因素找到,去除掉就保持健康了。至于怎么通过科学的手段,监测,评估干预那一般的老百姓是不知道也不需要一开始就知道的。看健康危险因素,可以帮助老百姓维护和促进健康,这是现在我们的医院没有提供的服务,在健康的价值链上是创造了价值的,老百姓会感谢我们的。短期也可能没感觉到,时间长了他一定能体会到增加的健康价值,会感谢我们的。我觉得讲健康科普课就应该就讲这些东西,这是对老百姓真正有用的。我们刚才讲了健康,下面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科学。
?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体系
? 科学是精神,思维方式;是手段,不是标准
? 科学-求真
? 宗教-求善
? 艺术-求美
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仅仅是很多种认识世界的体系中的一种。佛学是认知世界的一种体系,基督教是一种体系,马克思学说也是一种体系。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中不同的体系,科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体系。我们现在有的人其实已经不是在相信科学,而是在迷信科学。科学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精神。科学是不断怀疑,不断探索的一种精神。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你想问题的是这样想还是那样想。
现在打着科学旗号的东西很多其实都不符合科学思维的。很多人在讨论中医是不是科学,我觉得这是很愚蠢的问题。这是个伪问题,为什么?
科学不是标准。比如说,中医的出现比现代科学早了很长、很长时间。中医根本不属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有的人硬要把中医戴上现代科学的帽子。现代科学的出现才几百年。中医如果几千年前就是现代科学,那岂不是先知先觉? 所以,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拿现代科学来衡量中医。中医是一套认知世界的体系,有的符合现代科学原理,有的不符合,这很正常。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要求中医,顺者昌,逆者亡,我认为是不妥的,就好像用3岁孙子的标准来评价70岁的爷爷一样,是很可笑的。我个人认为中医和现代科学根本就不应该放在一块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当然我的看法也不一定都对,在这里说出来,就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们有的人在讲健康科普时,非要说中医是科学,说人体一条经通过上半身,于是男的就长胡子了,女的就乳房大了。这能是科学吗?将中医的一套理论牵强附会,没有根据地去想当然地套现代科学,除了误导听众和读者,引起混乱之外,我还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好处。有人说,那她讲的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管用呀。是的,部分符合科学并管用。但我可以告诉您这么一个故事:西部一个城市吃火锅很有名,很好吃。在激烈的竞争中,个别商家就在火锅中加罂粟壳,火锅不但更好吃,而且会上瘾。你愿意吃那中火锅。健康知识,人命关天,容不得错。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讲科普的话,就不应该讲没有科学根据的东西。老百姓其实是很聪明的,你如果讲得没有科学根据,也许可以短暂地赢得喝彩,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早晚要失去听众的。
科学的目的是求真。如果你讲的很多例子很虚、很假,人家就会觉得很好笑。真的东西是赤裸裸的。宗教是求善,很多内容可以不是真的。信则灵。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是故意把科学和宗教混为一谈。由于中国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就给了一些骗子们打着科学旗号行骗的空间了。我们做健康科学普及讲座,就要讲真的科学,假的东西或者我们没搞清楚的东西不要去讲。
艺术的目的是求美。现在我们中国有不少人把这三个东西混在一起了。混在一起,于是连崇高的院士队伍中也有造假的文章。就凭自己想象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有的所谓健康科普讲座就是这样。今天讲菠菜炒豆腐吃了好,明天说菠菜炒豆腐吃了不好。其实都没有科学根据。因为想求个完美,没有一点根据。但是求完美是艺术的事情。我经常跟我的研究生说,你要想这些数据好,你要想论文做的很漂亮,可以,真实是第一的。绝对不允许造假。如果要造假,就不应该来学医,学医学科学、做科研是求真。如果兴趣重点在追求完美,就应该去学艺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画随你怎么画 ,全是创作的。小说随你怎么写,全是创作的。但是,我们做健康科普绝多不能像写小说那样创作。健康科普也要创作,但健康科普的创作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的,绝对不能违反科学。有的人讲科普,像写小说那样来,明明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东西,就敢说出来。像林光常就敢讲红薯抗癌。这个很可悲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命关天,其他东西你可以犯一些错误,医学科学是不允许犯这类错误的。
当年邓颖超有一次生病,在协和医院住院。病好之后,周恩来总理请协和医院的几个领导和大夫到中南海总理家里做客。其中一位当年受邀去了总理家的协和领导跟我讲了下面的故事。当年协和医院很困惑,不知道应该以医疗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因为协和医院是协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当年建协和医院就是为培养医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基地而建的,教学任务很重。协和医院又是中国最好的医院之一,必须做科研。到底协和医院应该是以做科研为主,还是做医疗为主,还是教学为主呢?我们协和的老领导就乘机当面请教总理。总理说,你们做医生的恐怕还是以医疗质量为主吧。我想您们的医院为医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和清华大学校办工厂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是一样的。但是,清华的学生在校办工厂做产品,出了废品可以再做。你们就不行。人命关天,医院是不允许出废品的。所以我们讲医学科普、讲健康科普,和做数理化的科普是不应该一样的。医学和健康科普一定要讲最准确的、最正确的。不准确的不正确的没有把握的内容讲出来,万一听的人误解了,那可是人命关天呀。SARS危机期间,给每家发消毒液。因为有的地方没有讲清楚。北京郊区就出现过家里消完毒,顺便把胃肠也消下毒的笑话。消毒液喝下去,自然就出现了中毒死亡的悲剧。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讲不科学的东西,或者讲不完整的内容。医学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你讲物理错了点可能不会威胁生命和健康,下一次讲纠正就行了。废品做出来,汽车报废就报废,人可不能说报废。

什么是科学?还有几个概念要区分。我们说科学,有自然科学,有社会科学。

? 自然科学解释现象
? 社会科学理解现象
? 科学家就是这样的人:当他不知道答案时,他会严谨律己毫无羞愧地公开承认。这是现代科学和原始迷信的区别。原始迷信无所不知,除了不知怎么说“我不知道。” 
Homer W. Smith (1895-1962)


自然科学是解释现象,社会科学是理解现象。理解就是根据你自己的背景,经验,知识等等去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很难保证客观。解释就必须有科学证据才能让人信服,必须客观。讲健康科普讲什么东西呢?有时候从自然科学出发,有时候又是从社会科学出发,有时候两者兼有。这就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说,有人喜欢拿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现象。我个人认为中医不完全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是在理解现象。中医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不能被部分老百姓接受呢?有的能被老百姓接受,但是不能被学者接受呢?因为今天大部分学者都是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比如说贫血?现代医学有一个客观的指标:血色素低于10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贫血可能是气血不足,也可能是其他。气血不足或其他实际上是在理解贫血这个现象,很受个人背景和经验的影响。现代医学就不能接受这种没有客观指标的解释,认为这是根据个体背景和经验作出的个人理解,不是客观地解释现象。中医觉得这个挺好。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现在麻烦在那里呢?学西医的朋友大部分不懂中医,学中医的朋友大部分也不太懂西医。而我们老是把这两个体系混在一块去看世界,我们学医的人混在一块儿问题不大,因为在实践中有整个体系可以基本保证不犯大的错误。问题是社会上还有像林光常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学医的,但是他们也来混淆视听,老百姓不知道你对还是他对。这些人比你会讲,最后真的就变成假的,假的就变成真的了。麻烦就麻烦在这儿。就好像大部分的国家科技进步奖都是好的,但现在出来个三鹿奶粉居然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那国家科技进步奖就有污点了?我觉得在现阶段,我们要努力不给林光常之流人提供误导老百姓的机会。如果我讲中医,我就专门讲中医;如果我讲西医,就专门讲西医。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到目前的观察和思考,不一定完全对,供大家参考。
科学强调客观性,强调可重复性,强调怀疑的精神。什么都可以怀疑,受过正规科学训练的人,说话一定会有科学根据。医学科学的根据是什么?医学科学的根据不是古典说什么,不是权威说什么,不是政治家说什么……,最可靠的医学科学的证据是随机双盲临床实验。这是金标准。动物实验不是金标准,因为人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有一次,我在协和给博士生讲课。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到任何一个保健品有我们医学科学金标准证明有效的证据。一位搞动物实验的博士生站起来问我,黄老师,我做了很多功能食品的研究,我发现那些保健品在实验中都能证明有用,这不是科学证据吗?我说,是科学证据,但不是目前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因为你的证据不是在人身上做出来的不是,是在动物身上做出来的。动物能跟人一样吗?前几年苏丹红致癌炒的很厉害。确实在动物身上,苏丹红是可以致癌的。有实验室证据。但是那个结论如果用在人身,根据陈院士的计算,你要每天吃一千个红心鸭蛋,吃很长时间才会致癌。除非疯了,谁会一天吃一千个鸭蛋?所以这样貌似准确的证据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
我们说话的根据是科学证据。没有证据的事儿我们不要说。或者不要说死。不是根据专家说的为准,也不是根据权威说的为准。根据科学证据为准。专家权威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证据是否科学。这点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讲科普,讲科学,科学证据是最硬的标准,最有说服力的医学科学证据来源于随机双盲临床实验。
未定论的东西,在科普讲座中不要作为定论来讲。这点非常重要。这几年相当部分的人没有根据就道听途说。没有根据。有时看了会哭笑不得,但老百姓不知道,都是大专家,都出书了。都挂在首都机场大厅上了。比如“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一点科学根据都没有。我们做科普的人,一定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且要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甚至否定自己的原来结论。我上次这句话说错了,我这次纠正,对不起,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点面子,把大家的时间,把大家的生命当儿戏。因为我们每个人干活儿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早晚都要退休的,早晚也是要走的,在走前,我们有没有遗憾的东西,那么关键是这个过程做的怎么样。
? 那么,什么叫普及呢?我昨天查了一下辞海,辞海说普及就是普遍地传播推广。你要普遍的传播推广,从总理到居民委员会的大妈都要包括进去。传播就包括传播者和接受者,要人接受,首先要人理解。因此老少皆宜很重要。赵仲龙教授,我很尊敬的一位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的副秘书长。他说今天科普写作已经进入:
? 策划时代:选题要贴近群众生活
? 包装时代:名人效应,生动活泼
? 读图时代:重视插图
? 读题时代:标题要能吸引眼球

我们搞科普演讲的人要记住。策划时代就是说你要讲什么,一定要贴近群众生活,第一是群众关心的;第二在内容上是群众能听懂的、科学的、健康的、普及的。包装时代指得是重视名人效应,要讲的生动活泼,引用一些名人的话还是很有用的。当然,引用名人话的基础是引用的话是不违反科学的;第三是要重视插图,插图非常重要,有时候效果非常好;插图其实是对内容的加强,是读后感;第四,标题一定要吸引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家都上过网吧?研究告诉我们,假如八秒钟网站打不开,下次就不去了。同样,假如在开头的八秒钟吸引不了人的注意力,标题不吸引人,很多人的脑子是要开小差的。
怎么才能做到既科学,有普及,能吸引人?主要靠平时积累,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我举几个不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是我自己的东西,应该说是丑媳妇拿出来见婆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你比如说,当我讲在今天健康要靠自己管自己的时候,我首先对目前健康市场混乱的现状作了一个具体的描述:光锻炼不行,专家也有假货,保健品市场到处都是陷阱。可以说,我们在追求健康时面对的是十面埋伏。这里,我就用了个名人效应,用的是电影“十面埋伏”的剧照。大家都熟悉,容易产生共鸣。这个标题打出来实践证明是蛮吸引眼球的,讲了一百六十多场,每次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图一出来,马上就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了。你要找健康,但是一天到晚都在埋伏中,必须靠自己。这个例子,用图,用策划,用标题,用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来自章子怡,刘德华。
图7-2:借用新闻和名人效应说明问题

【插入十面埋伏图】

这也是一个用图,用策划,用标题来吸引听众的例子。民以食为天还是民以添为食?为了强调十面埋伏,我用了《东方瞭望》某期的内容。文章告诉我们,你吃面包,面包里面至少有二十种到一百种添加剂。大家一定很感兴趣,因为和大家密切相关。《东方瞭望》杂志是权威杂志,有名人效应。图中西红柿里上扎那么多注射器,很生动活泼。标题吸引人,“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来个“民以添为食”,反差大,印象深。
以上主要讨论“讲什么”。我刚才讲的比较大。宏观上要讲健康,讲科普,讲科学,讲普及。保证我们路走对。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光做正确的事是不够的。还要抱正确的事在细节上做正确。至善的事如果没有做好是有可能做成至恶的结果的。细节决定成败。
那么在具体细节上我们应该讲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要讲的东西,一定是要自己非常熟悉的,越熟悉讲的越好,不熟悉怎么办?学。但是没有六杯水以前,底线是不能在讲的时候肚子里四杯水都没有。我奉劝朋友们千万不要只有一杯水,两杯水就去讲。那个结果肯定是半瓶水当当响。
除了将自己熟悉的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要遵循二八法则。20%人干80%的事情,20%的内容是重点。80%的内容不是重点。要讲重点,要有取舍。应该讲自己喜欢的,自己最熟悉的20%。
首先要自己理解重点。
比如说讲运动,你觉得讲运动最重要是什么?
答:“持之以恒”。
对了,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持之以恒最重要。但也有人说,选择哪种方法运动是最重要的。其实,选择哪种方法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能够持之以恒。所以一定要讲,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就有许多可以讲的,可以讲的很细。
讲科普讲得多细?把“天大的小事”讲出来。说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去做体检,取尿,在厕所里面,有张提示条子贴在墙上,写的还算比较好的,“请取试管装半瓶尿”。这是写的好的。有的连条子都不贴。看看加拿大一个诊所厕所里墙上的提示是怎么写呢?第一行,标题:如何正确地留取检验用尿样本。标题下面,列了12点:1.请认真全面地洗手;2.洗完手后请从左手边纸巾盒取出准备好的纸巾把手擦干净;3.在右上方干净试管盒子里取出留尿试管;4.脱下外裤和内裤;5.从标明湿润纸巾的纸巾盒里取一张准备好的湿润手巾;6,用湿润手巾从前到后将外阴擦干净;6.先排尿一秒钟左右;7.将取尿试管置于尿流中取尿半试管后退出;8.将试管盖旋紧,旋盖时请注意手不要碰到盖子的里面;9.用注册时交个您的名字胶条贴在试管上;11.穿好裤子和衣服;12,将装有样本尿的试管送到厕所左边标有“实验室”房间里。
这就是“天大的小事”,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文章:“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你能够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讲的那么细的话,那你就真正能做到收放自如了。
2. 怎么讲?
第一是万事开头难:开讲的头8秒钟很重要,我把它叫做“8秒钟规律”。开头的目的是要引起兴趣,引出主题,预告和建立信誉。常见开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故事开头:二十多年了,我还记得学校病理学老师用孕妇爬楼后出现血栓的故事。(2)以提问开头:比如说问大家什么是健康?(3)以听众熟悉的事开头:SARS危机之后用SARS危机时拍的照片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4)以听众好奇的事开头:比如说公共卫生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万事开头难,我讲的八秒钟原则,要在开始八秒钟内抓住听众。今天很感谢张老师,给我准备了你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我赶紧把它打录入电脑。因为我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我就讲你们想要的内容。大家就有兴趣听了。重要的不只是那八秒钟抓住了,而是我抓住了这八秒钟,就为后面整个讲座打好了基础。抓不住前面八秒钟,后面你的注意力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掉,很难再吸引回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万事开头很难。开头就必须要引起兴趣,引出主题,预告和建立信誉。能做到这四个方面其实是要动脑筋的。怎么来引起兴趣?我刚刚上课时就把你们关心的问题放在第一张PPT上,肯定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因为这些问题是从您们那里来的,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这就很容易地引起兴趣了。
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地先把主题亮出来:我今天要讨论的是题目是:xxx。 然后,今天讨论的题目是: 1,2,3,…。两张PPT就达到了亮出主题和预告的目的。不管讲什么内容,开头这两张PPT必不可少,就像一本书的封面和目录一样重要。新手往往不知道在这两张PPT上下功夫,有的甚至把预告那张给省略了。这是一个错误。花时间做好这头两张PPT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建立信誉?如果开头没有能抓住听众的心,后面通常要花几倍于开头的努力才能把听众的心吸引回来。许多成功的讲演者都善于在开头通过一些技巧来获取听众的青睐,建立起自己的信誉。我在美国听过一个 关于癌症的讲座。一开始,演讲者就请大家站起来,然后说,癌症的生存者请坐下。有几个人坐下了。他又说,如果您的直系亲属有人得过癌的请坐下。有十几个人坐下了。演讲者又说,如果你有好朋友,同学得过癌的请坐下。有几十个人坐下了。他又说,如果你有现在或过去的同事,校友,邻居或其他认识的人得过癌的请坐下。一下子几百人坐下了。五百多人的课堂没有多少人站着了。演讲者又说,如果你听到过你的亲朋好友或同事谈论过有人得癌的请坐下。这时,所有的人都坐下了。你想想,这样的开头能不吸引人吗?大家自然就相信他并聚精会神地听他讲了。
可以以提问开头。今天讲健康科普。如果一开始我就问大家什么是健康?大家就会琢磨,什么是健康?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猛然之间不一定能具体地说出来。就像我曾经讲过一堂课,叫’什么是医学?”。大家都是搞医的,你能用一句话把什么叫医学讲出来吗?还真是很难。当时接到这个题目时,我也发现这看似容易的题目其实很难,琢磨了半个多月,看了不少文献,才琢磨出来应该怎么讲。后来我讲了两三个小时,医学生们的反应很好。以提问开头,如果问的是大家熟悉的又很难回答的问题,迫切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就容易立竿见影,很快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尤其是问大家都感兴趣的或者大家都觉得很简单的,但是要说又都说不出来的问题。
还可以以听众熟悉的事开头。比如说我们讲为什么健康很重要的时候,先打出一系列关于SARS的镜头,对中国听众来说,2003年的SARS危机记忆犹新,很容易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中国人的健康意识,真正全面唤起就是SARS危机,所以把那些图打出来,自然引起听众对健康重要性的共鸣,你还怕听众对下面的内容不听吗?
当然,以听众好奇的词开头也是一种吸引听众注意力的好招。比如说讲公共卫生,我们可以开门见山地问大家,什么是公共卫生?紧接着,引用一位公共卫生老前辈的说法,公共卫生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话一说出来你能感觉到课堂气氛马上不一样。大家的兴趣都来了,公共卫生怎么和我脑子里想的完全不一样啊?听听他是怎么讲的。你就抓住了大家感兴趣的东西。

开头之后,自然是正文。正文很重要,关于正文的组织,逻辑很重要。准备讲演稿或PPT,就像建房子先要把房架搭起来。这个架子就是提纲。一个好的提纲能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听众能有一条清晰的思路。现在不少健康讲座,为什么吸引不起人的注意,就是逻辑性不强。为什么我们愿意看小说,因为小说里面有故事,评价很高的电影,假如没故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看。有故事,大家都愿意看。集结号为什么大家愿意看?它有故事,从头到尾,逻辑很清晰,有条线索,所以假如我们能够在这方面下工夫,我相信我们的健康讲座会更吸引人。不少朋友讲得很好,从题目到内容都吸引人,当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一讲完大家就不知道倒地讲了些什么。也是因为整个演讲逻辑性不强,演讲者没有在逻辑框架上下功夫。逻辑清晰有条理,讲得不是非常有技巧也能给听众带去您想让听众了解的内容。所以,我建议新手要在逻辑上下功夫。这个比学技巧要见效快,也更容易做到。演讲技巧必须在长期的演讲实践中慢慢积累,不可能一顿饭吃成一个胖子。其实,要逻辑清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证预告的主要内容逻辑清楚,条理分明,前后连贯,有机整合。然后,在后续内容中就根据预告PPT的提纲去展开。当然,结尾的时候与预告PPT呼应一下则效果更佳。
现在听众许多时候不是因为你讲的好才来听,是因为单位组织的,本人也需要健康方面的知识,没有地方去,是冲着你的内容来的。很多人在那里听的蛮枯燥的。另外,最好在开始就介绍你的主要内容,今天讲什么,这个讲清楚,大家愿意听下去,不愿意听的就走了,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高兴,有人走是正常的,一百个人里面,只要有七十个人愿意听,你就很成功了。很多健康讲座,我观察大概一百个人有三十个人愿意听就很不错了。真正愿意听的,是因为你讲的好,来的时候可能是你的名气,或者你的单位,但听了5分钟,能继续认真听下去就要靠你的真功夫了。
正文的框架定了之后就是内容。内容无非就是讲知识,讲概念,讲道理,讲方法。
在正文中,如果主要是讲知识,讲概念,最好从故事开始,比如我讲一个知识点:养成健康习惯需要自制力。我就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讲完故事,大家在开心笑过之后就会明白自制力是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朋友有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有一次,妈妈开车上带他去城里办事。小男孩的眼睛很尖,车一开到闹市区他就看到“M”大字了:麦当劳,小男孩开口了,“妈妈,我要吃麦当劳。”妈妈是个健康意识非常强的女性,回答说:“这是垃圾食品”。小男孩的脸拉下来了,不吭声。车子继续往前开。凡是有麦当劳的地方一定有KFC。所以,小男孩又看到了。小男孩开口说,“妈妈,我要吃肯德基炸鸡。”妈妈回答说,“这是垃圾食品!不该吃。”小男孩的眼泪滚到眼眶里了,车子继续往前开。一秒钟过去了,两秒钟过去了,三秒钟过去了,…, 三十秒钟过去了,小男孩又开口了:“妈妈,我要吃垃圾。”这个故事说的是小孩子没有自制力。可是笑过之后认真一想,我们大人中又有多少人有很强的自制力呢?所以我们健康投资一定要高度重视,才能培养健康的好习惯。通过故事,我就把这个知识点,这个概念在笑声中融入听众的脑子里去了。要健康是要努力的,是要有自制力的。我讲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一起,一定会引起大家共鸣。大家都知道这个现象,但是没有人注意。有麦当劳肯定有肯德基,这是他们在中国的商业策略。在美国是什么呢?凡是有麦当劳的地方一定有汉包堡,因为选一个地址很难,要花许多时间和其他资源。首先要研究人的饮食习惯,还有周围的条件,等等。中国现在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一起,我不知道是先有肯德基还是先有麦当劳,反正你自己观察,这两个店一定在一起。因为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一点大家就觉得是这个道理,和听众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自然就能吸引大家继续听下去。
在正文中,如果主要是讲道理,那么,一定要有数据和事实支持。比如讲烟草的危害,我们不应该吸烟。我如果光讲这个病那个病,恐怕不行。我想了个方法,我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因为吸烟死亡的人数。我举了个例子,和烟草有关的例子。烟草大家都讲烂了,吸烟危害谁都知道。怎么讲才能吸引人呢?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从青蛙的故事入手。青蛙的故事讲得是:
美国有个著名的大学,有个著名的教授,做了个著名的研究,什么研究呢?教授找来一个干干净净的大铁锅,在铁锅中装满油。然后,下面加热,把油烧沸腾了。教授选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往油锅的边上扔,不是往中间扔。扔中间青蛙肯定死了。活蹦乱跳的青蛙的脚碰到沸腾的油锅边什么反应?垂死挣扎,蹦的一下跳走了。尽管青蛙的脚皮给沸腾的油锅边给粘住了,但是小命是保住了。教授再选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大铁锅,装满一锅温凉的清水。再另外选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往锅边扔。青蛙是亲水性很强的动物。所以,当青蛙的脚碰到装满温凉清水的铁锅,就顺着水游到锅中间,舒舒服服地蹲在水中。教授开始在锅下加热。10度,蛮舒服的;20度,还可以;30度,青蛙有点受不了了。想动,但是懒洋洋地,动不了了。水温升到40度,50度,60度…,青蛙就命归黄泉了。
再举一个例子,这是前几年美国发表的一个研究成果,见图7-3.这个图告诉我们,2000年谁杀死了美国人。红的部分是抽烟,占18%;蓝的部分是不健康的饮食和缺少锻炼,占17%。这个图告诉我们:美国每100个死掉的人中间,有18个是给抽烟杀死的。我们知道美国每四个成年男人中间有一个抽烟,每100个死掉的人中间有18个是被抽烟杀死的。中国每三个成年男人当中有两个抽烟,中国每100个死掉的人中间有多少是被抽烟杀死的呢?的(到这里,听众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很想知道中国的情况-作者)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的公共卫生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惊人的数字:中国和美国制造的烟草将杀死三分之一现在抽烟的中国男人和百分之一现在抽烟的中国女人,加起来等于1亿中国人。一亿中国人是个什么概念?我们知道,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个原子弹。一个原子弹当场杀死7万日本人。要杀死1亿人,要1429颗原子弹!(讲到这里,许多听众已经对吸烟危害的内容很感兴趣了,和原来讲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作者)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么多原子弹,但是我知道:如果原子弹等于沸腾的油锅,抽烟等于慢加热的锅,我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和青蛙这种低级动物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图7-3:2000年杀死美国人的主要凶手



抽烟的害处谁都明白,没有人不明白,所以,内容要讲,因为太重要。但形式和角度要变。讲道理不等于炒冷饭。你一定要选对角度,有事实和数据支持。1000多颗原子弹,大家知道原子弹的威力是很大的。这么一讲,不少人也许会想,没想到我们人类会这么笨。我会不会也和青蛙一样笨呀?
在正文中,如果是讲方法,最好能有参与机会。赵之心教授讲运动,就很注重大家一起试。大家都跟着一起做,课堂活跃了,内容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3. 用什么材料和方法
? 最基本的定义和概念
? 最关键的内容
? 最新材料
? 图和画
? PPT
? 教风
刚才讲了,讲什么,怎么讲。现在我们讨论用什么材料和方法。最基本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讲。这就是我为什么今天特别强调一定要讲健康,一定要讲科学,一定要讲普及。比如说有人讲糖尿病预防,讲来讲去,从头讲到尾,听完了,还不知道什么叫糖尿病。这些东西你以为大家都知道,其实不然。往往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一认真起来就不行了。许多人不讲基本定义,基本概念,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受中国“差不多”文化的影响,认为基本概念不重要,是虚的,老百姓不感兴趣。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如果不把基本概念讲清楚,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混水摸鱼。我们协和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三基三严”。“三基”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就是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做临床,做科研需要三基三严。做健康科普更需要三基三严。为什么?因为每一次健康科普活动都比一次临床实践或基础研究对老百姓群体健康的影响大。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基本的定义,基本的概念讲清楚。那么,什么是定义呢?定义就是对一个事实,对一个概念界定的范围。你界定了范围,你讲的是什么东西就清楚了。最关键的内容要讲,不能所有的都讲,面面俱到是讲不好的。我相信,关键的内容讲清楚了,一定可以帮助听众改变不健康的坏习惯,养成健康的好习惯。有一场健康讲座,我已经讲了160多次了,就讲六个字,“健康在我心中”。我不同的场合讲过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就讲这六个字。你们听了一个小时也好,听了四个小时也好。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记住这六个字就达到目标了。不用讲多,一定要讲最关键,能记得住,用得上的东西。“健康在我心中”讲的就是一个“选择”,你把健康放在什么位置。也许当时听了没有多少触动,但记住了这六个字。这对改变习惯很重要。当时不一定能改变听众不健康的坏习惯,但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听众有很高的几率会碰到一次或几次对他/她内心触动很大的负面健康事件,如自己或亲朋好友,同事或者熟悉的人,或者关注,喜欢的名人得了癌,死于心肌梗塞等。这时候,如果他/她还记得“健康在我心中”的话,就会引起他/她的深思和重新选择,选择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除了讲最基本的概念之外,要用新材料。“健康在我心中”讲座,已经讲了快5年了。有的人跟着我听了5年,发现我每次都有新的东西。为什么?我每次注意到新的材料就加进去,旧的过时的材料就去掉,这样就能一直比较吸引人。医学科学日新月异,健康科普只有介绍最新的医学科学进展才有生命力。
另外,要用图和画,要做PPT。一定要做PPT。为什么,我后面解释。最后,教风十分重要。
做PPT在技术层面上要注意什么呢?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下面几点自己摸索出来的体会,不一定都对,供大家参考。
? 框架-空间
? 色彩-兰,红
? 字体
? 每张片最好5-6行,不要超过10行
? 每行最好在10-15字,不要超过20字
? 加图是读后感
? 学会用white space
    框架很重要,用什么样的框架空间,反映了你的风格和口味,也反映了你对听众的需求的了解和尊重程度。我经常发现有人的PPT做的密密麻麻,一张片上面一大堆东西,看了很不舒服。有的干脆把文章贴上去,贴得满满的,根本没想过坐在下面的听众是否能看清楚上面的字。如果能为听众着想的话,内容很多完全可以放在两张甚至三张片子上,为什么非要挤在一张片子上呢?多做一张片又不会多花很多力气,也不会多花一分钱。我觉得每个想做一个好的健康科普演讲的人一定要学会怎么样做一个来看的很舒服框架。凡是重要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框架简洁明了是最好的。
使用什么色彩很有学问。现在电脑可以让你用很多种色彩。有的人不知道怎么用,以为越多越好,结果一张片中五颜六色,很多时候让人看了哭笑不得,好像是存心不让你看清楚。我想许多人都有这种经验,看到PPT片子上白的背景浅蓝色的字,或者是黑的背景深蓝色的字。或者一张片子上有三四中不同的字体,很难看。色彩其实是不能多用的,多了就滥了。背景和字体的色彩最好不要超过两种颜色。我个人认为蓝色北京配红字比较养眼。最好是看一个PPT没有感觉到色彩,感觉不到就是很舒服了。你感觉到PPT的色彩,就很麻烦了,就喧宾夺主了。
    字体的选择和每张片字数行数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一张片最后不要超过两种字体。多了的话,又是喧宾夺主了,听众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片子上去了。另外,每张片子最好五到六行字,一般不要超过10行字。超过10行,就会显得密密麻麻,没有几个人愿意看。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医学教科书,就是太密了,既没有太多的空间,又没有多少插图,看了都害怕。国外好的教科书会把很多图放进去,还很技巧地使用白色空间,让人看了很舒服,喜欢看。要注意,每行不要超过10到15个字。我曾在美国参加过一个如何排版的学习班。其中有一个内容专门讲插图。插图一定要和内容有关,没有关系的图,加进去是很糟糕的,至少不和谐。有人说,插图是读后感,一定要和片子上的内容相呼应。总之,做PPT时,我们要注意讲究空间、色彩、字体。这些东西,不是讲给人家听的,是在幕后准备的,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做PPT不但要注意插图的技巧,还有善于用白色空间。白色空间的布局很重要,白色空间用的好的图片摆在这里看着很舒服。
另外,我要强调教风是很重要。老师或演讲者的教风反映的是敬业问题。第一次讲课前一定要预讲。哪怕是自己一个人,也要过一遍。同时,一定要提前一点到演讲地点,接电脑,试投影仪。现在电脑发达了,但出毛病的几率还是很高。常见的错误是自己的电脑和投影仪不匹配。所以一定要带一个有课件的U盘,不行就换电脑。在去讲课前,如果自己带电脑的话,要告诉组织者你需要的设备条件。每次有人邀我讲课。我都提三个要求。第一,我要一个PPT投影仪和屏幕;第二,我希望有一个移动的话筒,因为我讲课是站着讲,有时还要走来走去的。为什么?我后面要讲。你听了这堂课,如果同意我下面的观察,你肯定再也不会坐着讲了。第三,我希望给我准备一杯水或者一瓶水,都可以。有时候不喝水,课就讲不下去,嗓子不行。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了。临场再准备,有时就来不及。我还真碰过,就忘记给水。 
4. 怎么掌握课堂和时间 ?
? 授课是一个动态的智力交流过程
? 即时反馈十分重要
? 一张片一到二分钟(多媒体/投影)
? 提问准备
    美国有一个彼得原理,就是你得想多糟,多糟就会发生。我就碰过这种事情,我提前5分钟到,我原来的笔记本和投影仪不匹配,很糟糕。或者我这个笔记本电源线长度不够,线拉不到电源处。当场又没有插线板,只好临时去找,耽误了时间。还碰过就是拷U盘里的课件。这个课件在我的U盘上很好,一复制到其他电脑,字体就变了,行数也变了。我还遇到过一次将课件从我的U盘复制到其他电脑,课件就变成自动放映了。固定每隔几秒就走一张片。因为没有核查,结果演讲是,这张PPT还没有讲完,就自动换到下一张。在会场上搞的非常狼狈。因此,一定要先做好准备。这个准备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当你开始讲的时候,一出现自动转换的情况,你就分心了。有可能前面讲的很好,但是后面讲的就不好,结果前功尽弃。
另外,千万不要拖堂。我们都做过学生。学生是最恨拖堂。你讲的再好,时间到了他就不听了,除非你提前几分钟征求听众的意见,并公开声明不介意要走的人走。
衣着也很重要。不一定要穿的很时髦,但一定要穿的干净、整洁,给人家一个清新的印象。我喜欢半开玩笑地跟我的学生说,爹妈给我长的怎么样我没有办法。但是你要让这么多人在这里看你60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至少要让听众看的顺眼,不讨厌吧,做人还是厚道些好。所以,我建议我们每次讲课,最好要穿正装。我就是给学生讲课,也都要穿上西装,戴好领带。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这是对听众的起码尊重。衣着一定要注意,你穿的很随便,有的听众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你讲的内容也很随便。在沟通过程当中,有60%到7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形式沟通的。我们站在这里,穿得干干净净,很严肃认真,至少给人一个很专业的初步印象。听众能接受你,内容也自然能初步接受了。有的人喜欢穿着白大褂讲。好处是体现你是医生。但是,也有人认为,在医院穿白大褂是防止交叉感染。从医院穿出来的白大褂,细菌一定比普通衣服多,反而造成一种演讲者没有医学基本知识的印象。英国现在医生在医院也开始不穿白大褂了。所以,我认为,讲课一般还是不穿白大褂讲好,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在病房里或现场。在正规场合讲课穿着还是保守一点好,毕竟我们还是在有“师道尊严”遗风的大环境下嘛。具体怎么保守?男的很简单,西装革履就行,但头发一定要梳理好;女的穿的稍微正装一点,但建议不要太多首饰。穿着整洁与否给听众的印象,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的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我一定要求他们,一定要穿正装。养成了习惯,以后出去出席正规活动,就给人家一种很专业的感觉。衣着不是大事,但其实文明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提问准备不可缺。你自己心里要有一个提问准备。提问准备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家问你,一个是你看到谁打瞌睡,你可以提一个问题出来,提给大家,或者提给某个人,这样的话,就把大家调动起来了。千万不要轻视课堂里有人打瞌睡或开小差,说悄悄话。这是会传染的。一旦蔓延开了,你就控制不了课堂的局面了。
5. 掌握主动权的策略
? PPT
? 能站不要坐
? Eye contact
? 手势
? 走动
? 每10-15分钟有明显变化,45分钟休息或做较刺激的活动
? 提问
    能站不要坐,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能站不要坐?讲课过程中,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一个好的演讲者是能够看到整个课堂每个人的,但是他/她不会盯住一个人。演讲的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什么?因为我刚刚讲过,走神开小差是传染病,只要有一个人走神了,或者打瞌睡了,不控制的话,很快就会传染给大家。所以, 好的演讲者从头至尾都会认真地把握课堂的局面,牢牢地将控制课堂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不断地用眼睛扫描课堂,看到哪个分心了,就要想办法提醒,讲故事,说笑话,提问题,把大家的精神提就来。几十个人,百个人的课堂有人走神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策略,想办法把走神的人拉回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火星阶段就要把它消灭掉。当然,个别情况下吸引不回来也不要紧,把该讲的正常讲下去是最重要的,不要为几个人分太多的心。有人说,我内容要讲全有时都不容易,还要从头至尾观察所有人的情况,那不很累吗?是的。一场成功的演讲下来,演讲者是很疲劳的,因为要全神贯注,要聚精会神。
最好,讲完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或在PPT最后一张片上以显著的形式打出谢谢两字。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大家都是24小时一天。人家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听我们讲,这是看得起我们,这是给我们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所以,一定要真诚地感谢听众。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教风之一。我每次讲课后都是从心里感谢大家给我时间,让我和大家交流的。退一步说,我也的确从每次认真的讲课中学到许多交流的技巧,专业的知识和人生的道理。细节决定成败,言传身教。在讲健康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这个,言传身教。至少要让人家感觉到你是健康的。自己都病歪歪的,能讲什么健康啊。所以在做讲健康科普讲座时,一定要情绪饱满,心态健康,展现自己最健康形象。
最后讲讲怎么掌握课堂上的时间。掌握一个课堂,调动听众的兴趣,实际上像在战场上指挥一个军队一样。要保证每个人思路都跟着你走,做到步调一致,并不容易。讲课的过程是一个交流过程,是两个人思想交流过程,是一个人和大家交流的过程。理解这点非常重要。不注意动态交流的讲座一定是失败的讲座。在这里,动态交流不一定是语言交流。小范围,时间允许,可以有语言交流。几百人,上千人,主要是通过眼神,体态和课堂气氛来交流。授课是动态的交流过程,及时反馈十分重要。眼睛交流就能提供很及时的反馈,能够随时了解听众的想法。动态交流本身就是掌握时间的手段。在技术上有掌握时间的诀窍吗?有。一张PPT幻灯片通常可以讲一分钟到两分钟时间。假如讲一个小时课,准备60张PPT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准备多了,讲不完,要知道拖堂是讲演的大忌。
    要强调的是:授课的动态交流其实主要是一个动态的智力交流过程。什么叫动态的智力交流过程?就是交流的双方必须聚精会神,有智力参与。因为是智力交流,要求聚精会神,就会和现实有冲突。保持15分钟以上的智力交流对任何人都是挑战,因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子,集中力很少能保持15分钟以上。过了15分钟,就开始走神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坐在那里干巴巴地听人家枯燥地读15分钟平铺直叙的材料不打瞌睡的,不去想其他东西的。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两个耳朵,因此,演讲者一句话讲到一半听众就听完了。比如,说这一句话要花5秒钟,听众一般在两秒钟就完了,其他的三秒钟是没事干的。没事干怎么办?就会不耐烦,就会想他/她感兴趣的事。年轻人,一般最容易想的感兴趣的事是异性。有文章说,如果人的脑子闲了,一般每15分钟到30分钟一定会想一次异性。年轻的时候老想异性是人的本能,不足为奇。关键是,想异性是很愉快的事,一想起来就会像野马脱缰一样,拉不回来了。下面的内容就听不进去了。因此,要掌握主动权,就要想办法不让听众有那三秒钟的空闲时间。要占领听众的三秒钟,有好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做PPT,你做一个吸引人的PPT,就把听众空闲的3秒钟给占住了。记住,我们演讲时的每一句话都要和空闲的3秒钟做斗争,因为讲得在快还是远远落后于听的速度。现在应该明白做PPT的重要性了吧。当然,做PPT还可以提示自己讲演的进度,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发挥口头语言不能表达的意思。第二种方法,能站不要坐。人通常坐在那里老听一个声音,如果变化不大的话,很容易打瞌睡的,尤其是大多数现代人都本来就睡眠不足。 如果演讲者站在那里经常活动,一个动态的目标就会不断地刺激听众。这种视觉刺激也可以帮助占领听众空闲的3秒钟。另外,演讲者站着,容易和听众有眼神交流,也能防止一些走神现象。第三种方法,打  手势。好的演讲者是善于利用手势来加强语气,传递更多的信息,吸引注意力的。人都喜欢看动的东西,静的东西容易是气氛变沉重,利于打瞌睡。走动还能传递积极、动态、健康的信息,能产生每几分钟有一个变化的效果,就有效地防止因为人集中力不能超过15分钟所带来的问题。所以,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有明显的变化,45分钟休息一次,做做运动,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用一个吸引眼球的插图,等等,听众就不会觉得枯燥,也不会走神了,课堂的主动权也就牢牢地掌握在演讲者的手中了。
    掌握课堂主动权的最后一招是提问,立竿见影。如果实在不行就拿出提问的杀手锏来。及时反馈是很重要的。演讲者要随时了解课堂情况及时反馈。就像一个好的指挥官一样,演讲者是在指挥课程;也像交响乐团的指挥一样,演讲者是在指挥一场健康科普讲座交响乐。
(三) 小结
最后小结一下:
要给一杯水,需要六杯水,没有六杯水最好不要讲;
讲重点,教学方式本身也就是教学内容;
开头三分钟,决定整堂课,决定你能不能吸引听众,脱缰的野马很难拉回来;
逻辑是纲,故事事实是目;
结尾是点睛成龙。
教风很重要,技术少不了。

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82-219961.html

上一篇:《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现状调查报告:2007-2008》3月底出版
下一篇:如果病看不好怎么办?
收藏 IP: .*| 热度|

5 李玉华 王建设 鲍博 张焱 ydli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