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志愿填报后,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考生会陆陆续续收到各自被录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高兴与激动之余,相信所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和家人们都会有不少期待和憧憬,也有不少想法与打算。也正是这样的时刻,绝大多数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开始默许自己是大学生了,同样家人们也会认为他/她马上就是大学生了。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里,考生和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一个很有可能会被忽略的问题,即在准备去上大学这段时间里,没有真正地认真对待这个阶段,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做好准备,这会导致不少考生到了大学之后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或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最终延误了大学的学习进程和生活安排,甚至影响了整个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素养培养。当然,不同批次的志愿录取时间不同,通知书收到时间也有早有晚,这里是一种概说。但有个共性问题是,在正式报到前大家都在准备去上大学。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时间段不就是等着去上学不就行了吗?还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做什么特殊的准备吗?是的,答案是肯定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是“准大学生证”,不仅象征着从高中到大学的正式过渡,同样也是高大衔接的正式开始。在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正式报到上了大学这个时间段,考生最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一些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的任务在正式进入大学之前就要认真完成,以避免到了大学后不知所措、稀里糊涂。
从2016年从教以来,因我教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公共课,所以教的学生人数不仅比较多而且跨了大一到大三三个年级,接触了不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从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的大学生从大一到大二都还在摸索着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大学生比较迷茫与困惑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总结,我认为一些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活动和任务很有必要提前到正式报到之前就要开展和完成,相关活动开展得越早、任务完成得越好,进入大学后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也越快、也越好。
而完成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考生如何认识、认知、认同大学生这个角色和身份问题的过程。借鉴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这一术语,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正式报到后拿到学生证这个阶段是高中生“大学生化”的阶段或者说是准大学生的阶段,即这个阶段是大学生身份确认和角色逐渐生成的阶段,一直到正式报到拿到学生证后便标志着大学生的角色生成。简言之,是从准大学生到大学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准大学生们不仅会构想和规划(正式或非正式的)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学习,也会主动去了解自己的学校、院系和专业,而最为关心的可能就是到了大学之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会是怎样的,以及以后就业、找工作怎么样,等等。由此便会搜索相关信息、咨询一些人士或机构尤其是向学长学姐们讨教等。
不过,从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看,大部分准大学生准备去上大学阶段很少深入到专业学习尤其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趋势、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甚至革新;而与之相对的是,关注外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多,如宿舍条件、餐厅环境等。我不是说不让大家关心生活环境与条件,而是说应该把准备去上大学的重心放在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这样才可以避免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从高中到大学,大学的学习是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所以说,何谓“大学”?大学,就是长大了自己学;大学的学习同样是从严格、他律到宽松、自律的转变,可以说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是社会舆论、学校管理和自我期许的结果,尤其是大学生自己在自由度上较高极易给自己造成宽松的大学氛围乃至心理暗示,但越是宽松的学习环境越需要自律性的自我安排与执行行动;大学的学习也是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除特殊院校外,高校基本上不再是封闭式管理,而是高校宏观治理下的开放式管理,从学习到生活、从社交到娱乐等均是开放式的,这给很多准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困惑。
当然,从高中到底学的转变还不止这些,而所有的转变都需要准大学生们提前有所准备,如果什么都放到正式开学之后再去想、再去看、再去摸索,肯定会有一种“为时已晚”或“早知道这样我应该怎样怎样”的感觉或遗憾。
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和过程,但记住一点,这种适应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也不是按照别人家的大学生活与学习模式去复制、去套路,每一个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也最好是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以寻找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学习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把学业修好、把大学上好。
最后只强调一点,准大学生大学生化最为主要的还是集中在学习方式方法的更新和各种素养的养成上,这个问题可能枯燥乏味些,但能否把学业修好、把大学上好不在于生活得多好、娱乐得多好,最终还在于各种知识学习得好不好、各种素养养成得好不好,而这个问题应该在进入大学之前最好在进入大学之前多多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