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深入推进及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委《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出台,2021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数量种类、出版规模、学术影响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本文主要从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学术影响力指标分析等方面,回顾2021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概况。
1 英文科技期刊CN号审批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情况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的公示,2021年共计批准了42种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相比2019年的24种和2020年的15种有大幅增加。在这42种获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中,有41种期刊为“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高起点新刊(2019年和2020年资助的分别为16种和25种),显示出高起点新刊项目在我国英文新刊创办中的绝对主导作用。
新批准CN号的4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主管单位依次为:教育部(17种,40.5%),中国科学院(12种,28.6%),工业和信息化部(5种,11.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种,11.9%),省市教育部门(2种,4.8%),产业部门(1种,2.4%)。主要主办单位依次为:大学(24种,57.1%),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12种,28.6%),学协会(5种,11.9%),产业公司(1种,2.4%)。显示出大学出版机构在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
为体现以补短板、填空白和促进优质出版资源集聚为原则,高起点新刊项目从2020年开始强化对优先建设领域创办新刊的支持。2020年申报新刊126项,其中49项属于优先建设领域,覆盖当年所设立39个优先建设领域中的18个;入选期刊中有13项属于优先建设领域,隶属10个优先建设领域学科。2021年申报新刊166项,其中140项属于优先建设领域,覆盖当年设立44个优先建设领域中的36个;入选期刊中有27项属于优先建设领域,隶属20个优先建设领域学科。显示出高起点新刊项目申报指南的引导作用日益显著。
2021年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类项目的30种期刊的主管单位依次为:教育部(12种,40.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种,20.0%),中国科学院(5种,16.7%)。主要主办单位依次为:大学及高等教育出版社(17种,56.7%),学协会(7种,23.3%),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5种,16.7%),其他机构(季华实验室,1种,3.3%)。同样显示出大学出版机构在高起点新刊中占据主导地位。
2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整体表现
2.1 SCI数据库新收录情况
2021年度SCI数据库新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16种,数量比2020年度的8种有所回升,与2019年度的27种相比仍相差较多,与2018年度的16 种和2017年度的18种基本持平。
SCI新收录16种期刊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1)出版周期总体较长;(2)在线连续出版模式初现;(3)近3年新创办的期刊被收录较多;(4)大学主办单位的办刊优势明显;(5)期刊学科覆盖领域持续突破。
2.2 Scopus数据库收录情况
2021年度Scopus数据库共计收录75种中国大陆出版的期刊,其中有23种为英文科技期刊,相比2020年度的32种有所减少。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海外独立或合作创办英文期刊,这类期刊没有CN号,以网刊形式为主(大多只有E-ISSN号),运营模式简单,发展很快。2021年共有37种该类期刊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如表5所示),其中医学类期刊18种,占总数的46.2%。拥有此类期刊较多的出版机构分别为AME Publishing Company(10种),Springer(9种),Elsevier(5种),Wolters Kluwer(4种),Oxford University Press(3种),Wiley-Blackwell(3种)。
2.3 基于JCR数据库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根据科睿唯安2021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统计,2020年JCR总收录科技期刊9 500种,相比2019年的9 370种增加130种,增幅为1.4%。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共计有252种期刊被收录(基于JCR中期刊所属地区China Mainland统计,其中有27种没有CN号),相比2019年的241种增加11种,增幅为4.6%。
从影响因子的学科分区来看,2020年中国大陆期刊位列Q1区的期刊数量相对2019年的73种上升至85种,占总数252种的33.7%;Q2区期刊76种,占总数252种的30.2%。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SCI收录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上升势头十分明显,且于2019年超过SCI收录全部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但我国SCI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如图2所示)和年均载文量与SCI收录全部期刊的相应平均值呈现差距加大的态势,尤其是年均载文量与SCI收录全部期刊的整体上升趋势正好相反,显示出我国SCI收录期刊整体出版规模相对较低的特点。
在首次获得SCI收录的19种期刊中,分别有12种和5种处于相应学科的Q1和Q2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SCI数据库新刊收录的要求相对较高。这19种期刊2020年的刊均载文量为56篇,载文量的中位数为36篇,远低于我国252种SCI期刊相应值的151和109,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拉低了中国SCI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这也提醒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应充分筹划,在强调学术质量“高起点”的同时也需重视出版规模的“高起点”,可采取“先强后大”的办刊策略,力争质和量同步提升。
3 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讨论与思考
在近年来持续出台的良好政策和资助项目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但我们也应关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与我国英文科技论文产出增长的差距仍在增大。基于SCI数据库的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被收录的论文55.26万篇,相比2019年度的51.62万篇增长了7.1%,其中在我国本土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只有2.51万篇,仅占总数55.26万的4.5%,与2019年的相应比例5.9%相比明显下降。另据SCI数据库统计,2020年我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数的25.9%,仅次于美国,但我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仅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5%,远低于美、英、德、荷等国家科技期刊的论文产出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国作者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被引用频次位居各学科的前1%)为7 920 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总数(21 264 篇)的37.3%,显著高于我国SCI论文总数占比的25.9%;同期我国本土SCI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为444篇,占同期全球高被引论文数的2.09%,明显高于我国期刊发表SCI论文总数占比的1.5%。这可能表明在良好政策引导和办刊团队努力下,我国SCI收录期刊对于高影响力论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有所加强,但总体出版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正如中国科学院学部2021年9月组织召开“新时代的科技出版”前沿论坛形成的共识所述,新时代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重视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①关注开放科学的发展趋势,融入开放科学的发展环境;②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发展;③创新科技出版服务理念,扩展出版新技术和新方式;④加强出版伦理规范建设,增强处理学术不端问题的能力;⑤加强科技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学传播者的科学素养;⑥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国际科学传播与交流重要平台的英文科技期刊尤其需要大力加强这6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文字来源:任胜利, 李响, 杨海燕, 宁笔, 陈哲. 2021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 科技与出版, 2022, 41(3): 73-8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